「當畫面的結構組成(景觀的、靜態的)與對象的動作姿顏(內在的、動態的)融合成最能夠訴說,也是最能顯露場面配置之精華的一瞬間,就是『決定性瞬間』。」——布列松

北美館最新大展《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6/20-11/01 展出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於國共內戰末期政權更迭的影像記錄,與1958年再訪問中國的見聞。這些作品在當時舉世轟動,使西方國家第一次全面性認識中國,影像一出即受各大國際雜誌爭先報導。
 
此次不僅展出布列松生前沖洗的 150 多張獨一無二的原件作品、原版雜誌,當時他在中國寄給家人的書信、電報、印樣等檔案文件更是首度亮相。
 
布列松曾說:「拍照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你也證明不了什麼,因為影像自己會說話。」策展人此次順著歷史時間流策畫,讓我們跟著布列松在中國的腳步,重新觀看這段歷史。對台灣人而言則彷如重新補述了這段烙印於心上,卻如何也不曾清晰的記憶。
最重要的是人!跨越20世紀報導攝影藩籬的攝影師——布列松
 
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布列松,為了心中的畫面可以等待良久,也能在人群中快步穿梭,毫不遲疑地按下快門。他總是在別具意義的剎那,利用影像具體化由生活百態中發現的人性,在每個畫面恰如其分展現構圖張力與攝影師意識的「決定性的瞬間」,留下意味深長的永恆。
 
受到早年的繪畫訓練,與成長過程中超現實主義興起影響,布列松特別喜歡觀察人與社會的改變,每件作品構圖嚴謹、著重於以人物神情引導觀者視線流動,呈現人獨立的個體性,打破過去人們對於報導攝影的想像。
 
比如,今日閱聽者已習慣於午睡、用餐、平凡的街景等日常攝影元素,然而這樣的作品當時其實會令報社編輯詫異不已:「這種照片有什麼好報導?」,因為當時的主流媒體仍習慣以 picture story 的方式闡釋新聞、攝影重視事件本身帶來的影響。然而布列松卻強調「人」的個體性,「對其他攝影報導者來說,他們不可能拍攝這樣的照片,但對布列松而言,他重視的向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策展人蘇盈龍解釋。


在北平不足半月的日子裡,布列松共拍攝了26捲底片、超過900張的照片,這一系列照片隨後在《生活》雜誌1949年首刊號以〈北平的最後一眼〉為名刊登專題,在國際間廣為流傳。
圖為《坐在食肆窗內的跑堂或店主,苦力在簷下用餐,北平,1948年12月》(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颱風天,上海,1949年7月底》(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亮點 1:跟著布列松兩度造訪中國的足跡,回顧這段異地歷史
 
在此次展覽中,策展人特別以相當敘述性的方式,以布列松的行腳時序排列 8 個展區,除了陳列一系列精選影像,也佐以文字敘述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展出該時期各大國際媒體的紙本報導,看完展覽宛如與布列松一起墊著腳尖、快步行走,觀覽一輪我們眼界未曾到達的城市。
 
1. 1948-1949 見證政權移轉的關鍵時刻
 
1947 年,是布列松人生中相當特別的一年,他與好友羅伯特卡帕、大衛西蒙創立專事報導攝影的「馬格蘭通訊社」,同時因為關注當時亞洲殖民、去殖民的議題,決定與妻子哈娜(Ratna Mohini)前往亞洲旅行。不料於 1948 年11月突然接到馬格蘭通訊社轉來美國《Life》雜誌的緊急電報,他們預期國民黨即將潰敗,希望委託布列松前往中國拍攝〈北平最後的日子〉專題報導,紀錄政權易主的關鍵時刻。
 
隨後布列松並沒有馬上離開中國,反而因應《Life》雜誌請求,行經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城市,停留將近十個月,見證了上海金圓券風暴、國共兩黨南京協商破裂後國民政府自南京撤退、解放軍進駐南京等歷史事件。


1948年12月3日布列松初抵已遭人民解放軍包圍的北平,隨著圍城情勢日益險峻而在12月15日離開、轉往上海。
圖為《紫禁城中,一萬個新招募的國民黨新兵正在列隊,北平,1948年12月》(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日將盡,排隊的人們仍抱著希望能買到黃金,上海,1948年12月23日》(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南市區的一間肖像畫舖子,作品不是實際寫真就是從相片臨摹,上海,1949年8月》。
如果細看展覽,會發布列松於1948年12月亦曾造訪這間畫鋪,當時檯面上掛著蔣介石的肖像,1949年則隨著局勢而轉為毛澤東肖像。(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鬃(棕)刷小販,上海,1949年9月》(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 1958 再訪中國,捕捉大躍進的華而不實
 
在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宣布成立新中國前幾日,布列松離開了中國。當時他一直希望將來能重返中國,觀看新的政權。1958年,念念不忘中國的他再訪北京與上海,時逢「大躍進」發起之時,全程在依照中共當局的安排與陪同下,4個月內布列松走過各地多項象徵進步的大型工程興建,也側拍了如建國慶祝遊行、學生參與挖建游泳池等畫面,然而布列松的影像中仍然充沛的展現他對於「人」的關注。
 
面對劇變的時代,鏡頭下掌握複雜的人物與社會情境,系列紀實照片相互獨立,展現布列松著名的「反紀錄式」的攝影特色(anti-documentary style),冷靜而中性地捕捉歷史瞬間的人物形色。


《孩童正從一幅寫著「…媽媽們都是上學去…」宣傳標語的看板前經過,北京,1958年7月》(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亮點 2:百張原件相片,皆由攝影大師布列松親自沖洗!
 
此次展覽源自法國攝影史研究權威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台灣策展人蘇盈龍,發現布列松1954年出版的攝影集《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D'une Chine a l'autre)相當吸引人,而出版 60 多年來卻不曾有人再次彙整、展覽這些作品,因而與布列松基金會提議,重新策劃展出基金會珍藏的影像。

由於基金會遵照布列松遺志,不再沖洗複製,此次展出照片皆為當年布列松親自沖洗的原件!


展品展出皆為布列松親自沖洗的原版作品。(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布列松在1958年再訪中國前,即受到媒體矚目,隨後作品亦刊登於多間國際報章雜誌。(Photo Credit:MOT TIMES)

亮點 3:看見布列松鏡頭後的生活切片,首次展出多件書信與印樣
 
台灣是繼巴黎布列松基金會展出後,全球巡迴第一站!由於這一批相片對臺灣歷史具有特殊意義,策展人特別針對北美館重新策劃內容,相較巴黎展新增約40件的原版相片;並首度展出當年布列松接收的電報、與家人往來的書信、印樣(contact print,將沖洗好的底片印出一卷 36 張的縮圖)、原版雜誌,完整呈現當年布列松的所見所聞。


印樣與電報,上方還有當年註記的筆跡。(Photo Credit:MOT TIMES)

另外,展覽還有關於布列松紀錄片,及妻子瑪蒂娜·弗蘭克(Martine Franck)為不愛露面的他拍攝的珍貴照片。

1970年代布列松決定退出攝影工作,以繪畫為重心。妻子弗蘭克捕捉到手拿著畫筆的布列松,策展人將此作安排在展覽最後,發現布列松不同於攝影師的一面。(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為此次展覽錄製專題講座,介紹布列松至中國的拍攝背景。(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編輯/林沛伶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Henri Cartier-Bresson: 1948-1949|1958)
展期:2020.06.20-11.0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區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年生於法國,自1930年代起從事攝影,曾經拍攝的代表作品包含1930年代西班牙大選及英國喬治六世登基加冕典禮等。1947年與好友創立紀實攝影的指標—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1948年更在印度因緣際會拍下甘地(Ghandi)遇刺前的最後身影與葬禮,隨後布列松兩度造訪中國大陸,拍攝中國政權更迭的紀實影像。他的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見證時代的攝影作品,奠定了他報導攝影大師地位。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