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的「積木建築」,讀者們應該第一個會想到樂高建築,但你一定很難想像,早在 60 年代之際,就已有疊疊樂似的前衛積木建築現世了!而這座揚名立萬的經典作品,就是出自於加拿大建築大師──Moshe Safdie 之手。


Moshe Safdie 在 1967 年完成的「Habitat 67」集合公寓住宅。乍看是不是頗像一堆瓦楞紙箱堆疊在一塊呢?(Photo credit:Laboratorio de la vivienda)
 
月前剛出爐、由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以下簡稱 AIA)所公布的 2015 年度金獎(AIA Gold Medal)名單,頒給了這位如同積木建築開山始祖的大師級人物,以肯定他在建築上的傑出貢獻。Moshe Safdie 也成為 AIA 第 71 位榮獲此最高殊榮的得主。
 
1938 年出生於以色列的 Moshe Safdie,年輕時即舉家搬遷至加拿大蒙特婁,並在當地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就讀;畢業後還曾在同樣是 AIA 金獎得主一員的路易斯‧康(Louis Kahn)事務所工作,對他的建築生涯產生重大啟蒙與影響。之後,便開始了他未來豐富的建築設計及教學之路。

看似平凡的建築歷練,就在 1967 年蒙特婁舉辦世博時,Moshe Safdie 瞬間聲名大噪,除了擔綱與監督設計規劃外,Safdie 最重要的經典作品「Habitat 67」也由此而生,這在當時不但是既大膽又前衛的設計,更一度掀起建築圈內廣泛的討論和興趣。而蒙特婁世博也被喻為 20 世紀最成功的世博。


1967 年蒙特婁世博主題「人類與世界」(Man and His World),靈感取經於《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撰寫的知名小說《人類的土地》(Wind, Sand and Stars)。Habitat 67 便是以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團結、生命的意義、以及對未來的夢想來作為設計主軸。(Photo credit:Architizer)



Habitat 67 大膽特殊的立方體單元設計背後,是來自於 Moshe Safdie 對社會福利住宅的理想。他將 354 個方形空間以錯綜複雜的形式串連在一起,並打造了 158 間(現今為 146 間)公寓住所。Habitat 67 也是目前唯一僅存的蒙特婁世博建築。(Photo credit:Archdaily)



有趣的是,Moshe Safdie 原想讓 Habitat 67 成為未來中低收入族群都能安心居住的理想住所型態,但這樣的美意,在隨著居民的遷移與閒置一段日子後,逐漸轉變成「識貨」高階族群用來「收藏」的設計住宅。也許 Habitat 67 所衍生的「前衛」及「珍貴」現象,大概是他從未想到過的事。(Photo credit:Flickr、James Brittain)

說了這麼多,或許大家仍有些好奇,Moshe Safdie 的設計到底有何魅力之處?不過,Moshe Safdie 的建築上,不光只靠著美與否來取勝,而是如同普立茲克獎得主 Richard Rogers 推薦信函上所提:「Moshe 給了大多數建築明確的柏拉圖立體形式:金字塔、三角形、矩形、立方體等。」如此不斷挑戰幾何與曲線架構的鮮明設計,才是 Moshe Safdie 創造出不凡建築的最大關鍵。



Moshe Safdie 的另一項經典作品──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希伯來語),外型是以三角稜柱體型態打造,而內部則展現出另一層錐型結構。其建築在 2005 年完成,取代原 1953 年的舊博物館建築,以紀念二戰時遭受殘害的 6 百萬名無辜猶太人等族群。(Photo credit:Yad Vashem、Timothy Hursley)


位在美國堪薩斯城的考夫曼表演藝術中心(Kauffma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2011 年落成。(Photo credit:Timothy Hursley)


2011 年於新加坡正式開幕的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是 Moshe Safdie 在亞洲最知名的建築作品,以度假村形式構畫,打造一個結合飯店、空中花園、購物中心、賭場及博物館等全方位的觀光景點。(Photo credit:Found The World)


而 Moshe Safdie 最近一項備受矚目的建築,就是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寶石計劃」擴建工程。目前已開始動工,預計 2018 年落成啟用。(Photo credit:Safdie Architects)

Moshe Safdie 至今仍繼續為建築的熱情與理想,在他的教學研究和設計領域努力著;不一味追求潮流或藝術的風格,亦引導現代建築邁向最純粹的真理。相信他的獲獎,不僅是對自身的榮耀,也為往後建築概念樹立了良好的風範。

編輯/黃心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