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可以問你WFH過得如何嗎?」「可以啊!我現在就躺在床上滑手機耶!哈哈哈哈哈」。自從5月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不少企業紛紛開始實行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簡稱WFH),以減少通勤帶來的染疫風險。

但人雖然窩在家,上班可不能軟爛度日。想知道創意人都是如何度過他們WFH的生活?不妨跟著MOT TIMES的腳步,瞧瞧曾四度為金曲操刀視覺設計,以自製Podcast 節目《Before Midnight》深受聽眾喜愛的三頁文設計總監顏伯駿(暱稱小光),分享他的WFH工作儀式感。
小光說他從學生時代便開始接案、做過freelancer很長一段時間,因此面對WFH他根本怡然自得,「我是很chill的人,在家工作只穿吊嘎、也不穿鞋,完全沒束縛。」
 
不過穿著輕便並不代表態度隨便!骨子裡是工作狂的他,每天都超過12小時投身工作,但他卻透露自己非常討厭同一件事做太久,最愛一心多用。比如一個案子需要花四小時處理,中間他會跑去洗碗、打掃、澆花,「因為一直做相同的事情腦袋反而會打結, 但邊洗碗、邊想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會多了很多思考的餘地,也較不容易煩躁。」
 
特別是以前他經常被迫要前往外地開會,六點起床、七點搭車,只為了趕赴十點半的會議。但WFH後,就算在線上視訊會議前,還是有很多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我現在每天可以連開8到10個會議,中間還能有10分鐘空檔躺在床上看漫畫、滑手機。」
 
小光笑說,他很習慣WFH,超怕自己之後會回不去。

顏伯駿喜歡一心多用,工作到一半最好去洗個碗、拖個地,再回來處理事情,效率更佳。(Photo Credit:顏伯駿)
 
居家工作的第一步先打開To-Do List
 
居家工作他習慣以冰美式咖啡醒腦,但真正的儀式感是從打開當日「To-Do List」(待辦清單)一天才算真正開始。因為身為一個課表控,睡前他務必會把隔天行事曆打開全部順一遍,熟知各種環節,才能安然入睡,隔天也是從待辦事項去一一梳理工作脈絡。
 
通常第一個會議是早上10點半,全公司都要上線打招呼say hi,接下來各部門會用Slack(團隊溝通平台)進行不同專案的小組會議。但他自己習慣白天早點起來做需要靠邏輯思考的事,下午多半偏執行層面或溝通部份,比如填表格、做圖等,然後睡前他就會做資料匯整與brainstorming。
 
工作時他喜歡聽自己偏好的播放清單,因為他認為音樂可以決定情緒,比如在思考文案時,他便傾向聽純音樂、古典樂,甚至連Jazz都不行。但如果在做無聊、機械式的工作,他就會想聽一些偏電子樂、相對躁動的曲風。
 
「我都是靠音樂調劑我在做的事。」
(他也特別分享了他的Spotify歌單:https://spoti.fi/3iLOCHY
 
而且他一直有個獨門心法,就是把在做的事情當成遊戲,也很像在拍電影;比如遇到挑戰時,就需要來些重節奏,而純粹畫圖時,便會搭配相對藝術感的曲風,讓他回到比較個人的狀態。
 
那什麼時候算下班?小光說,開始煮飯時,就是下班了。

顏伯駿特別分享了他的音樂播放清單,陪伴大家一起用音樂度過這段WFH時光。(Photo Credit:顏伯駿)
 
沒規則的生活很可怕!把身體跟大腦分開就能事半功倍
 
但事實上,不少人剛開始居家工作,因為根本不用出門,索性連澡也不洗。小光說,他大三就在兼職打工,大四便獨立接案;確實剛接案的前三年,洗澡經常要洗不洗,或是工作到凌晨六點,隔天又睡到下午三點。後來吃到苦頭才發現,沒有規則的生活很可怕,也深刻明白即使在家,也要有明確的工作狀況。
 
特別是如果在家工作沒靈感,他建議就要換件事情來做。「 因為我習慣把身體跟大腦分開,腦袋負責思考,身體則是勞動。 如果大腦跟身體連不起來時,強逼自己,但身體卻沒有接收到任何指令,就會跟大腦說需要靈感。但此時,如果跑去洗碗、拖地放空一下,讓身體勞動,就會有想法可以落實。因為身體跟大腦都是需要活絡的。」
 
畢竟居家工作可不能一直使喚大腦,別忘了身體也需要被刺激!如此一來才能有自己的flow,而不至於被惰性拉到深淵。


小光說在家工作每天都要來杯大冰美醒腦一下。(Photo Credit:顏伯駿)

三頁文設計總監 顏伯駿
 
1985年出生,畢業於輔大應用美術系、實踐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
曾連續三年(2017、2018、2019年)操刀金曲獎視覺設計,
設計範疇包含展覽視覺統籌、包裝設計、書籍與唱片裝幀設計等。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