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調永續的當代,除了木構建築,只需4年就可以快速成材利用的竹建築有哪些可能性?

《2021 構竹林鐵新銳展》邀請王喆、王銘顯、方新樵、陳鈺雯、彭文苑、葉育鑫六位新鋭及中生代建築師與設計師,於阿里山林業鐵路所經的嘉義製材廠、竹崎車站展出他們所設計的絕美竹構築! 這些竹構空間或如蝴蝶翩翩飛舞、或轉化日本茶室的陰翳美學、或將當代建築的自由曲線表現於竹建築中。竹構築不僅僅只是我們印象中的竹編家具、也絕非鄉土建築的附庸,而能融合傳統走入當代。
當我們欽羨的看著峇里島上,由IBUKU為Green School Bali所設計的運動活動場「弧(The Arc)」,那片跨距長達19公尺的巨大竹拱屋頂,卻以極為輕柔詩意的方式貼近大地。你知道在19世紀時,以竹材為主的「竹管厝」曾是台灣傳統住宅的形式之一嗎?其實我們也有著專屬於台灣竹建築的歷史與工法。可惜的是,在20世紀磚造、水泥建築興起後,竹管厝逐漸消逝於台灣歷史中,相關工藝也逐漸沒落。

在強調永續的當代,除了木構建築,我們更該將目光轉向本在台灣就有豐沛材料的竹材。相較於台灣木料多需依賴進口、碳足跡高,台灣竹類本身就有超過50種;且因相較木料約40至50年的長成時間,竹材生長速度快,只需4年即可成材利用。林務局長林華慶認為竹與木在未來的建築趨勢中,都將扮演重要角色。

為拓展竹材於未來城市中的應用與想像,由林務局指導,長期投入竹建築設計的臺灣竹會理事長甘銘源建築師、李綠枝建築師策畫,並由原型結構工程顧問陳冠帆擔任策展人的「2021構竹林鐵新銳展」,邀請王喆、王銘顯、方新樵、陳鈺雯、彭文苑、葉育鑫六位建築師與設計師,運用孟宗竹或桂竹,打造出與嘉義林鐵週邊紋理相呼應的地景裝置,於2021年10月22日正式開展! 

【延伸閱讀】發現竹構造的無限可能!IBUKU為峇里島學校Green School Bali,打造前所未有的大型竹拱設計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曾運用竹材設計雲林農博公園及台中華德福學校的建築師甘銘源分享:「竹子只要四年就可以長成。如何讓竹子回到我們的生活,是這次策展的重點」。

「過去CLT木構(Cross Laminated Timber,縱橫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我們都落後歐美國家至少20-30年,如今歐美已經可以做到20-30層的高樓。我們得有自己的論述、自己的技術,去面對這樣的議題」。甘銘源希望在台灣,竹建築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例如國外多是以硼酸或是化學藥物處理竹材,但他認為既然標榜自然建材,就不該採化學加工,而應採物理方式,才能真正回應自然建築的本質。如此次展出使用的竹材是運用「高溫乾燥」的物理製程,蒸散原竹內的水份,讓竹子加強硬度,尺寸不會再收縮;部分澱粉質分解後,避免蟲蛀。
 
此次展覽其實是一個起點,邀請建築師與設計師們嘗試運用原竹,就原竹的不規則性、耐候性、耐久性等多方面實驗各種不同的結構與形式,並藉此提出更多對於未來竹建築的想像,未來的長程目標是希望能讓竹建材的製程工業化。策展人陳冠帆分享:「這次六位建築師利用六種不同的系統與結構,去呈現竹的可能性,如類薄殼、懸臂張力環的系統、單元板片等不同系統。」更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創造一座「構竹城市」。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拾光隧道—陳鈺雯設計師
結構:雙重拱結構
地點:嘉義製材所
陳鈺雯以穿越光影交錯的隧道,回應過往嘉義製材所以鐵道運送木頭的歷史。她採雙重拱系統,運用三種不同曲率的竹拱製作如時光隧道般的空間。她笑著說,即便是多年經驗的師傅,在彎竹時仍然常失敗,因為部分結構曲率較大,往往在加熱彎折時,竹子容易碎裂,可能光是彎好一根竹就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相當不容易。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翩翩—王喆建築師
結構:三鉸拱系統
地點:嘉義製材所
作品一向詩意的王喆,以阿里山豐富的蝶類資源為靈感,將蝴蝶翩翩飛舞的意象轉化為空間,輕輕地停留在一片大草原上。他以三向的三鉸拱系統,運用三種不同的竹構片狀單元,形成具有多個天井的棚架,營造步移景易的視覺體驗;站在二側觀看作品,風景截然不同,一側望去看見的是仿若片片蝴蝶翅膀,而從另一側看去,則可看見隱藏於翅羽下的三角結構。

蝴蝶翅膀是由透明的壓克力中空板與竹構網格組成,並以木釘串接固定。透明的中空板反射出晨昏晴雨的天際色彩,或是白日中的淡淡碧藍,又或是傍晚時的金霞滿天。中空板不僅具有裝飾性,更具有防水的實用性,王喆將中空板以雨淋板的方式覆蓋於竹構上,並以收水條收邊,避免竹子受潮腐蝕。甘銘源認為王喆用最輕盈的結構詮釋竹材的輕盈特質,也是六件作品中,裝置藝術性最強的一件。

【延伸閱讀】【專訪】十分建築X本事空間製作所首度合作!兩位細節控聯手改造勤美誠品,創造讓人們相聚停留的新商場空間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竹粼—葉育鑫建築師
結構:三鉸拱及可動結構
地點:嘉義製材所
葉育鑫的《竹粼》位於昔日嘉義製材所的貯木池池畔的小丘上。曾經浮沉著阿里山檜木的貯木池,時過境遷,如今已被填平為大片草原。過往這裡曾有一座橋,是當時人們休憩的空間。葉育鑫運用「雙向拱圈」打造充滿彈性的竹板地面,以轉化後的竹拱橋結構回應這段歷史,邀請大家走入這大尺度的竹拱中,晃啊晃的宛如漫步於橋上般,遙憶昔日的生活風景。


圖片提供:構築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築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精靈之境.竹構芒果茶屋—方新樵設計師

結構:交叉拱及橢圓構架
地點:嘉義製材所
方新樵在嘉義製材所的這片芒果林小丘上,讓小茶屋若隱若現的藏於林中,彷彿一顆台灣土芒果墜落在大地的懷裡。屋頂以採取「亂編工法」的竹片裝飾,呈現著自然有機的樸實之美。

在太陽高照的製材所廣場中,歡迎大家入座樹蔭間竹構構成的芒果小茶屋中,吹著微風的涼爽愜意,遠望前方經過的火車,閒適地泡上一杯嘉義山烏龍茶,自然就存在於內外之間的精靈之境。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竹軒.天井—王銘顯建築師
結構:懸臂系統及拉力環
地點:竹崎車站
甫榮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的王銘顯所設計的《竹軒.天井》,以日本茶室的陰翳美學為靈感,營造豐富的視覺與身體經驗。傳統日本茶室入口往往尺度較小且低矮,顯現對於茶道的尊崇。《竹軒.天井》亦然,邀請每一位旅人低頭彎身進入空間,再穿入如日本建築「坪庭」氛圍般的天井。在這裡,我們可以或是靜靜地坐下沉思,或是站起身,從不同高度的視角觀看竹崎車站的鐵道風景及遠方山景,小小一室竹軒,卻有多層次的體驗。

王銘顯選擇了挑戰性高的懸臂系統做為結構搭配鋼構內環,每根柱子都是三分岔的彎竹。「因為竹子容易變形,屋頂竹瓦一多重量一壓,竹柱就會變形,所以你要預先估計它的變形。」《竹軒.天井》的屋頂也大有學問,薄薄一片竹屋頂是由3,000片竹管剖半的竹瓦鋪設而成,每次加上竹瓦,重量加重後,屋簷外側就會開始變形,王銘顯笑著說:「原來工期預計三天,最後總共花了10天才完成。」在甘銘原眼中,王銘顯挑戰許多高難度的竹工藝技術,例如「竹包管」。竹包管技術的困難點在於要巧妙掌握竹子的切削部分,才能與另一個竹子完全密合,本身就有精密度的問題。王銘顯與團隊面對這些挑戰,都一一嘗試且回應。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共生—彭文苑建築師
結構:薄殼結構及斜交格子樑
地點:竹崎車站
「竹子對我來說,是最有生命力的材料,像是freehand的手稿線條,因為每一根竹子的直徑不會一樣。」彭文苑分享。竹崎站曾是林鐵登山路段的終點和起點站,機車需調頭轉向,形成有特色的「三角線」。

彭文苑的《共生》坐落於鐵路動線節點,空間的三個開口分別對應鐵道的三個軸線,交織出過去與未來,人為與自然。曾在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工作多年的他,這次也運用他擅長的自由曲線的三維曲面設計薄殼構造,搭配內圈鋼環,全構造無樑,只有三點落地支撐。相較於傳統的竹拱構造有採固定曲率,三維曲面因為弧線曲率不一致,因此在彎竹時特別困難。

「如果建築專業者能面對竹子這樣桀驁不馴的材料,希望未來能擴大既成竹材使用的可能性,那時才能真正對產業有所幫助」這是甘銘源的初心,也是他始終堅持的理想,而這路,現在有更多人與他一起走。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圖片提供:構竹林鐵(原間攝影 朱逸文)

總編輯/彭永翔 joshpeng@motstyle.com.tw

2021構竹林鐵新銳展
地點:嘉義製材廠、竹崎車站
時間:2021.10.22開始,六件地景作品預計會設置5年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承億文旅集團
策展單位: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參展單位:
王喆 / 十分建築
王銘顯 / 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
方新樵 / 方尹萍建築設計
陳鈺雯 / 陳鈺雯建築工作室
彭文苑 / 行一建築
葉育鑫 / 初樸建築師事務所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