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步履行至花蓮,水平延展的太平洋,宛若脊梁的中央山脈,在自然中人們不蠻橫對抗,你看見獵人由日常微小蹤跡中,直覺地譜出一座山的生態,部落耆老善用山海唾手可得的資源,創造令人驚豔的手工,古老智慧流傳至今彷彿有著重量,扎實的感動追尋自由的人。
 
關於花蓮的藝術創作、展覽論述,近年我們看了不少,但光是知道並不足矣,有些物件不再被使用、有些人不再被記得,並非因為失去價值,而是在時代的速度裡脫離了日常。隨著「花蓮設計中心」成立,在第一年溯源田調、梳理土地之後,更進一步要讓「屬於花蓮」的原生設計/工藝走進日常被使用。
 
本次我們專訪於花蓮設計中心主持《花蓮人拾花蓮材——取色於土壤的創造計畫》的蔡昇達(阿達),看一座城市如何用全新的「方法論」,讓文化持續在日常中發酵。
「很多生活文化逐漸消失,不是因為本質不好,而是沒有人關注或使用時就會被淘汰。」蔡昇達說。
 
《花蓮人拾花蓮材——取色於土壤的創造計畫》
 
2009 年移居花蓮生活,蔡昇達從在深山經營一座友善自然、被譽為 Airbnb 全球十大最美民宿的「梯田山民宿」,到成立「森深試務所」並一手辦起體現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生活態度的《Pangcah 生活節》,這些年來持續嘗試帶領更多人深入這座含容生命之城,他是在地人口中那個做了很多事的「阿達」。

【延伸閱讀】夜宿花東縱谷!2022 PANGCAH生活節以音樂、野營、市集、工作坊四大主題深入體驗部落文化


花蓮設計中心年度計畫《花蓮人拾花蓮材——取色於土壤的創造計畫》,圖為採集土壤時空拍秀姑巒溪出海口畫面。(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然而生活在地方,阿達漸漸察覺,近年花東雖不乏深度田調的地方作為,卻鮮少有機會再進一步走進「日常」;因此,當花蓮設計中心提出地方生活計畫時,他以「花蓮人拾花蓮材」為題,從人類發展聚落文明的開端之一「土」下手。
 
計畫邀請到陶藝家吳嘉倍、植物染職人峇岦嵐偲.旮札涅灆(Iyas)用「5 種花蓮的土壤」進行各種「陶工藝」、「泥染」實驗,萃取出土壤的顏色,並與 10 間以花蓮風土為特色的店家討論日常中所需器具,由藝術家范承宗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物件,希望用嶄新的觀點,讓古老的智慧真正走入生活。

森深試務所主理人蔡昇達,這次策劃整體計畫外,也是身體力行的土壤採集者。(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萃取日常記憶場景中,花蓮土的顏色
 
在花蓮人的記憶裡,土壤尋常無奇,卻有多種顏色。這次計畫阿達從朋友與耆老們的生活經驗中,親眼所見的特殊質地與色彩礦土印象出發採集。比如人們慕名而至的「瑞穗溫泉」,排溫泉廢水的溝道經常有溫泉泥積累的問題,在地孩子幾乎有清理管線的土黃淤泥,來賺零用錢的回憶;又或像港口部落秀姑巒溪出海口,人們在此捕捉鰻苗,身上經常沾染黏質高的灰藍色泥土。



由伊祐・安查、呂建達領路,採集秀姑巒溪出海口港口部落「灰藍泥」。(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這次計畫邀請了生活於部落的當地人領路,從海拔 1,200 公尺的深山到平地出海口,費時四個月,最終選定了五種別具特色的原土材料:萬榮深山蛇紋岩礦區灰綠泥、瑞穗溫泉黃泥、卓溪中正部落紅泥、清水溪上游大理石礦區的銀白色泥,以及秀姑巒溪出海口的灰藍泥,記錄下採集過程中的土壤特質、當地故事後,這些「原土」則交給陶藝師吳嘉倍、天然植物染職人峇岦嵐偲.旮札涅灆(Iyas)進行「陶燒」與「泥染」實驗。


林志鵬與江俊傑在瑞穗的紅葉部落附近找尋溫泉泥的蹤影。(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與卓溪鄉中正部落帶路人 Vilian 一同走進他兒時記憶裡田埂的紅土。(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在卓溪鄉卓清村的清水部落,尋找當地七八十歲老人家口中年輕時上山打獵或修水管時就存在的銀白泥。(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馬遠部落布農族人 Tulbus 運用獵人知識於深山尋路,探進萬榮鄉的瑞欣石礦場採集綠泥。(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不從結果論的地方思考!用最「土」的方式實驗,再來看看我們可以做什麼
 
特別的是,阿達提到「這個計畫最有趣的是,我們從頭到尾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還不知道土壤的材料特性可以到哪裡,一開始並沒有定位要做什麼(產品),它是一個經過完整探索過程,經過實驗、確定可以產生的效果,最後設計思考才發生。」
 
「陶燒」與「泥染」雖然是古老的技藝,運用在地採集而來的土製作卻並非易事。陶藝師吳嘉倍著手前就曾聽聞花蓮的土壤不易燒製,在沒有前例的狀態下,除了必須先不添加任何材料,以還原燒評估原土溫域,為了不改變原土色澤,只以「三角座標試驗法」加入不同數量的礦物穩定陶結構,記錄下每次燒製散裂的可能因素,一次次實驗摸索土質特性。


陶藝師吳嘉倍此次實驗以花蓮土進行燒陶。(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處理燒陶原土(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將原土製成釉色(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而泥染方面,要使土壤色素染於布料纖維上,除了要考量土質,不同布料材質的染色的效果也有所差異,需要透過「媒染劑」(植物作為介質)讓布吸收染料。Iyas 也因此請益部落長者過去的經驗,為 7 種布料實驗了 5 種土質與多樣天然植物製成的 3 種媒染劑相互配對。


植物染職人峇岦嵐偲.旮札涅灆(Iyas)以花蓮土壤進行泥染(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加入植物熱煮,製作泥染成功附著於布料重要的元素「媒染劑」。(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泥染過程(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在太陽下晾曬(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由於實驗的不確定性高,不僅僅是摸索的過程變動因素多而繁複,團隊在計畫開始不久便因原土用盡需要重返現場採集,阿達笑說這每個環節都非常辛苦,但也因此製作出上百組陶與織品色片樣式,同時試驗數據也可供未來延續應用,得到相當意想不到的成果。在這樣的基礎下,范承宗才又近一步以陶燒和泥染,展開在地 10 個店家客製設計的生活器物。



「梯田山民宿」一體設計盆栽與接水盤兩件組的植栽盆器,材料選用了與植物對比大、帶有金屬光澤的秀姑巒溪灰藍泥土壤來製作。(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小和山谷」販售著比一般肉桂捲近二倍大的雪山肉桂捲,本次特別為該品項設計以蛇紋岩綠泥燒製、帶有晶體集結而成的盤器,外型呈現不規則、有機而自然的氣質。(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好茶咖啡工作室」以清水溪上游銀白泥製成的盤器,隨機手捏出自由造型呼應店主的隨性態度,茶盤溝槽設計則方便分區點心與茶飲擺設。(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魚刺人雞蛋糕咖啡館-花蓮七星潭店」從蒸氣造成雞蛋糕體軟化進行思考,為內用盤器單獨製作底部充滿孩子樸拙手感的魚、雞立體造型物件。(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全魚蔬私廚料理「TIPI HOUSE」大尺度的地墊讓酒足飯飽的饕客們可以隨興坐躺。(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流流社原住民風味餐廳」由多個大小不一的卵石形布墊隨意車縫而成的餐桌布。(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足健能量足體養生館」經常有外出服務需求,可以依據身形或床鋪軟硬度自由調整的靠枕方便在不同場域使用。
(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定置漁場三代目」以七星潭的鵝卵石發想設計不規則卵型的泥染餐墊,將海岸邊深淺不一的石頭海灘意象帶到餐桌。(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阿達認為,對地方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怎麼思考這件事」,當土壤層積著花蓮人的記憶、以花蓮質樸的手感推進工藝,「設計」擺到了最後面,只是一種方法而非主體。在擁有更多快速與便利選擇的時代,物件背後更重要的,是它如何由土地來到手中,也讓我們記得自己最初究竟如何被這座城市感動。


「Oliy’s Garden」花藝工作圍裙設計了不同口袋大小放置多樣園藝工具,更自由垂墜的剪裁及色澤則融入花草則融入花草的自然顏色中。(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P.Seven台灣茶香水」應用紅土創造出磨砂質地的香氛蠟燭容器,蠟燭燃燒殆盡後還可作為室內陳列物件,延續工藝精神。(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打造洞穴般的移動城市文化容器!踏查風景、工藝實驗匯集成展
 
10 個物件除了進入店家日常,整個計畫過程中創造出的上百種色彩樣式,以及參與店家的故事、設計物件,搭配著採集的故事與空拍攝影,收納入一座可拆解移動的微型展場。藝術家范承宗垂掛層層弧形卓溪中正部落的紅土泥染布,勾勒出仿若洞穴的空間,布幔之間灑落光線,未來行動展場將可能旅行出現於不同的場域,帶領觀者輕鬆悠閒的看見花蓮。(有興趣的讀者可至 花蓮設計中心 facebook 觀看各店家的背景介紹與物件設計理念;也可持續追蹤展覽新訊,未來親自造訪!)


藝術家范承宗設計運用泥染布幔,設計仿若洞穴般具有包覆感與原始性的展場。(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十間在地店家的設計物件一次呈現於中島。(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展覽透過攝影與文字,記錄下珍貴的採集和陶燒及泥染實驗過程。(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以花蓮土壤製作的多樣釉色。(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展中也詳細列出土壤的經緯度座標、土質展示。(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花蓮人拾花蓮材——取色於土壤的創造計畫》藝術總監范承宗(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花蓮設計中心」作為當代風土實驗的催化平台
 
整個計畫的實踐過程,背後是阿達為「花蓮設計中心」作為根植在地風土、運用設計詮釋的定位上,收攏出的一套「應用方法論」,以「起、承、轉、合」為軸線,希望從田調累積地方知識(起)走向為古老工藝融入當代企劃與設計思維(承),接著近一步成為可複製的地方提案示範(轉),甚至媒合資源,將設計中心資源導入花蓮各局處單位、團體與個人(合)。
 
因此關於「土壤」的計畫,未來還可能持續應用,接受更多有興趣的風格店家、個人提案訂製,成為可持續複製、運轉的地方特色。而這只是《花蓮人拾花蓮材》的第一部曲,接下來還可能以植物、動物為題,繼續運用當代思維連結古老工藝,「要談『原始材料』同時就和環境地理有關,環境又跟生活的人有關,那麼以前的人怎麼使用(土壤/植物/動物),現在可以變成什麼?透過這種方式是可以閱讀一座城市的。」阿達的聲音中充滿期待。

一次又一次的地方大型風土實驗,從最源頭以雙手觸摸、嘗試,讓速度不得不緩慢,也總需要面對失敗,然而由嶄新的角度觀看花蓮一直都在的美,山與海古老的靈魂因此深切地體現於現代每一天的生活。


《花蓮人拾花蓮材——取色於土壤的創造計畫》主持人蔡昇達(右)與藝術總監范承宗(左)。(Photo Credit:花蓮設計中心)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