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迷與設計迷們,最近是不是趕場很忙碌呢?不僅要去文博會(而且還要跑好多個點!),北美館最近也很精采!先是台灣前輩藝術家于彭的重量級回顧展「行者‧天上‧人間」在三月底開幕,接著是與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合作的音像展覽「聲動:光與音的詩」,最近則是來自盧森堡的藝術家謝素梅(Su-Mei Tse)的個展「安棲」開幕!


「謝素梅:安棲」北美館展覽現場,作品由左至右依序為:《許多說過的話》、《樹與根》、《鳥籠》。(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TFAM)

「謝素梅:安棲」展覽從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Mudam Luxembourg – Musée d’Art Moderne Grand-Duc Jean)開始巡迴,經歷瑞士阿爾高爾美術館(Aargauer Kunsthaus)和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後,最後一站來到台北市立美術館,這也是北美館首次邀請國際女性藝術家的個展。策展人 Christophe Gallois 因應不同美術館的空間,為謝素梅的作品進行獨特的編排,打造出因地制宜、兼具詩意與深意的觀展體驗。

謝素梅出身於有華裔背景的音樂家庭,音樂家父母將她培養成優秀的大提琴手,在她轉向成為視覺藝術家後,音樂也是她作品中的重要探索主題之一。謝素梅的創作靈活地在不同領域中游移,創作形式包括雕塑、影像、攝影或裝置,亞歐混血的學養也讓東西方的文化經典交匯於她的藝術創作之中。

 
謝素梅《許多說過的話》(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TFAM)

「謝素梅:安棲」在北美館的展覽由《許多說過的話》(Many Spoken Words)迎接大家,《許多說過的話》是一座路易十六風格的雕像噴泉,其中流動的卻是藍墨水。對謝素梅來說,墨水是「思想」的隱喻,思想宛如泉水般在展場中不停流動,預示了即將為觀眾帶來的思想洗禮。

這次特別為北美館製作的《藏石 III》,靈感來自中國傳統「供石」,過去中國文人將奇石置於書桌、用來沉思觀想或尋找靈感,謝素梅的《藏石》則超越了書桌擺飾的規模,放大了每一石頭獨特的形狀與紋理。




謝素梅《藏石 III》(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TFAM)

中國文化之外,謝素梅創作中也常見日本文化影響痕跡,尤其諾貝爾獎文豪川端康成更是她反覆致敬的對象。錄像作品《雪國》(Pays de neige / Snow Country)直接以川端康成的名作來命名,卻並不直接呈現日本的形象,而是她 2014 至 2015 年在羅馬駐村時於梅第奇莊園所拍攝。謝素梅分享說,當她來到羅馬這座充滿歷史的絕美之城中,她原先滿懷於心中的創作思緒彷彿被按下暫停鍵,必須先以儀式象徵性地抹去前人的痕跡。影片中,謝素梅像在莊園裡耙著碎石鋪面,彷彿在整理日式庭園;但對她來說,也許更像是在整平畫布,為自己的創造力釋出喘息的空間。

 
翻攝自謝素梅的錄像作品《雪國》(Pays de neige / Snow Country)(Photo Credit:台北市立美術館 TFAM)

她對羅馬的喜愛也展現在三頻道錄像作品《某種結構 3》中,三件錄像分別是在柏林的舊博物館(Altes Museum)、羅馬的法爾內西納莊園(Villa Farnesina)和義大利 Tivoli 的哈德良別墅(Villa Adriana),這些建築各自代表了歐洲文化進程上的不同時期。作品中,謝素梅和水晶球的雜耍表演者合作,在人手中轉動的水晶球映射著周圍輝煌的文化遺產,以簡單的手法造就迷人的效果。


謝素梅《某種結構 3》(Photo Credit:謝素梅)


謝素梅《安棲》(Photo Credit:Art Front Gallery)

展覽尾聲的同名系列作《安棲》,同樣來自「供石」傳統,可見謝素梅對各種石頭的偏愛。《安棲》不同於《藏石》的是,充滿孔洞的石灰岩成為了各種彩色礦石球的棲所,每件《安棲》外表相似、卻又各自獨特,呼應了人的生命與存在也是如此。

謝素梅作品的形式簡潔,卻充滿觸發想像力的空間。在「謝素梅:安棲」展覽結束的 7 月 21 日前,找個時間親自體會一下吧!

▌「謝素梅:安棲」
展期:2019.4.20 至 7.21,週一休館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官網:
www.tfam.museum

編輯/王若堯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