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身處同一個場景,偏偏每個人看到的卻截然不同,一下有彩虹,轉身到了另一面卻什麼都看不透;這次何理互動設計不玩光影,不插電,只專注一種材料層層包覆下所創造的「膜」,也讓人見識到多重空間維度的奇幻本事。

臺北市立美術館「X-site計畫」自2014年起每年以戶外廣場為基地,公開徵選空間提案,並鼓勵跨域與實驗性的創作型態。今年北美館以「多重真實」(X-Reality)為題,在42件參與作品中,最後由跨領域團隊「何理互動設計」以作品《膜》脫穎而出,獲得2020年第7屆首獎。
 

何理互動設計,《膜》,2020。(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何理互動設計 :當你的看見不是你的看見,我們自身的行為與感知模糊了真實的界線

美國戰後藝術家法蘭克.史特拉(Frank Stella)曾說過:「你看到的即是你看到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但何理互動設計卻讓你看見的不是你看見的。因為在作品《膜》的世界裡,即便站在相同場域中,每個人的感知依舊大相逕庭。
 
何理這次選擇偏光片(polarizer)作為媒材運用的主體,不只改變以往此材料多以小尺寸應用的方式,轉而以67片大尺幅偏光片圍塑出一個重重包覆的環形空間,並在材料與光線變化的相互加乘下,創造出具有特殊光學效果的空間場域,進而挑戰超乎尋常的感官經驗。
 
什麼是偏光片?
 
偏光片是一種光學元件,可過濾凌亂漫射的光源,使單一方向振動的光波穿過,並阻擋其它方向的光。平常觀看3D電影時配戴的偏光眼鏡,便能使平面影像達到立體效果。
 
因此,當觀者戴上特製偏光眼鏡(可至禮品店購買),或是現場提供可租借的偏光片穿梭其中時,穿透的光線將產生強弱變化,人們會因行走、移動、搖晃身體而產生感官錯覺,達到最暗狀態時,甚至會形成看似黑色實體牆面的錯覺。因此忽明忽暗、似有若無,有人被隱匿,有人穿梭於層層的膜之間;但沒有人可以斷定虛實,因為沒有一種標準狀態,每次都可能被自己再次推翻。



雖然看起來很像普通透明的隔層,但當你實際穿梭其間時,會感受到一種非常奇特的感官經驗。(Photo Credit:Chris Chen)

何理互動設計難得嘗試「不插電」作品曝光

一開始面對「多重真實」這個命題,何理本來打算使用綠幕,後來經由各方討論、丟意見,最終才決定使用跟過往光影手法差異較大的偏光片。何理互動設計共同創辦人之一的葉彥伯也開玩笑說,這是何理難得的不插電作品。而同樣是共同創辦人之一的莊杰霖則表示,團隊中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但都喜歡嘗試使用新媒材,平常收集到的當下未必會用,但會放在心坎裡,等待對的時機出手。不過材料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就像生物,它們有各自的行為,會透過作品自己發展出另一種生命感。


何理互動設計,《膜》,2020。(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膜》的空間維度跟外面世界截然不同

葉彥伯亦強調,真實是記憶的累加,如何透過真實體現虛擬,或是藉由看似不存在的物件,描繪存在的意義,這些都是團隊在面對「多重真實」這個命題時所思考的方向。「因為我們將光學材料(偏光片)放進建築尺度之中,用不同的單位去計算它,並透過分子結構讓光進來的方向變得不同,如此一來,在整流好的光線下,我們創造的空間維度也會跟外面世界截然不同。比如你認知的黑牆會變透明,而持續搖晃走動時,則會感受到黑暗的籠罩如影隨行,無法擺脫。」 但葉彥伯強調,這個作品非常注重人在裡面的行為,唯有身歷其境,才能感受到在真實與虛擬互相參照交疊下,極為特別的超感體驗,也才會發現空間維度在物理上的遠近,以及場域設計中巧妙且感性的留白。
 
「何理互動設計」(Whyixd)
 
台灣跨領域的裝置創作團隊,成員背景跨足藝術、建築、設計、工程、機械,合作對象更來自戲劇舞蹈、建築空間、流行音樂、當代藝術等各種領域。何理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驚喜,透過新媒體跳脫二維視覺界線,以錯置時間和空間的電子地景建造出真實的幻象,如在熱帶中下一場大雪、在平靜中撒一把花叢,企圖透過科技化生新的身體經驗,擷取其他維度的心靈片刻。


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與何理互動設計團隊合影 。(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0 X-site《膜》─ 多重真實
日期:即日起 - 2020年8月9日
地點:北美館戶外廣場(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