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不只有豆乾、機場、老街,或石板烤肉的原住民風味餐,即將於10月31日,在桃園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開展的「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以下簡稱桃文博),由格式設計展策規劃,以代表桃園的市花「桃花」做為設計意象,全展以三大主題區塊佈局敘事,透過「走桃花」文化展區、「結桃子」議題展區,與「大桃林」體驗展區,深入挖掘桃園不為人知的文化底蘊。


本次桃園文創博覽會以代表桃園的市花「桃花」意象做為視覺上的主軸核心元素,並以三張具有展區識別功能的海報可再次連結成一完整畫面。(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主視覺以「桃花」作視覺核心意象,基底襯以墨綠調網格,呼應眷村歷史紋理,而自由形變的紋樣則是將枝幹數位符碼化,最終於觀者眼前開出夭夭桃花。(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文宣品紙張經過計算,折起後可變成一黑銀雙色小外封,收納「走桃花」、「結桃子」、「大桃林」三張展區特殊色DM,翻轉主視覺前後對應關係,而小外封展開後可當小海報張貼使用。(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總策展人王耀邦(格子)說,「桃園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山林腹地,我們從田野的考察中看到山林是論述桃園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拼圖。因此我們的策展企圖是藉由採集來回應地方,在桃園既有的土壤中給予新的養份與推力,以設計擾動產業、鏈結產業,並用創意打造新的文化推動方式!」

另外,有別以往在城市策展的場地,這次桃文博走進有「桃園將軍村」稱號的馬祖新村,這是桃園市保存最完整的三大眷村之一,但也正因如此,策展團隊在無法任意建構內部空間的前提下,索性挪移眷村立面的斜頂與立面印象,使用桃園在地溫室農業的鍍鋅管料,塑造出一架新的眷村外骨骼,並用光線來描繪立面層次,讓人無論白天、夜晚都能感受到一股輕盈且充滿想像力的視覺美感。

策展團隊以桃園在地溫室農業的鍍鋅管料,塑造出一架新的眷村外骨骼,並以光線來描繪立面層次,讓白天夜晚都充滿獨特的視覺美感。(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展區1:「走桃花 —— 文化展區」
 
此區主要藉由地理地貌(空間)、人文的演變(時間)的梳理,建構出一種內觀的城市演化秩序;現場將由格子、黃偉倫及方序中等人,以自然山林、人文記憶、族群魅力等主題策展,進而爬梳桃園從土地而生的文化內涵。其中「一種高度|三分之一」,由攀登桃園那結山為引子,從土壤、樹葉、森林到山峰,一層層自社會走向一棵樹,再走向山,讓身體重回創造性的視野。而「一種頻率|多元的桃園之聲」則透過採集各族群⽗⺟親對孩⼦吟唱的搖籃曲或童謠,梳理象徵桃園長久以來多元文化融合之下的⽣活樣貌。「一種共生|桃園的記憶 」則以分解城市的方式重構屬於桃園的群體記憶。 


在「一種高度|三分之一」次展區中,透過梳理那結山的文化體驗,讓大眾瞭解到桃園這座擁有1/3自然山林腹地的山林之城魅力。(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Photography by陳敏佳)

「一種高度」從桃園山林裡的自然出發,嘗試從此為起點,開始認識地方的土地。(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Photography by陳敏佳)

在「一種高度」中,參與展覽的包括探險家呂忠翰、山岳攝影師陳敏佳,以及花藝生活美學家凌宗湧等人,透過他們不同視角下的詮釋,能讓觀者看見更多桃園不為人知的美好。(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Photography by陳敏佳)
「一種頻率|多元的桃園之聲」次展區透過採集各族群⽗⺟親對孩⼦吟唱的搖籃曲或童謠,梳理象徵桃園長久以來多元文化融合之下的⽣活樣貌。(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展區2:「結桃子 —— 議題展區」
 
文創要如何深入日常?議題展區瞄準桃園地方的客家、教育、農業、原民四大區塊,由格子、劉正堃、徐景亭及郭庭瑋等人將面山教育、客家花布、農業生態及原民菜餚等重新轉譯展示,透過設計結合在地產業進行創新提案,讓有力的地方政府、深入在地的產業,以及具有想像力的設計界能進行一場實驗性的探問。


「一種回歸|翻轉客家新花布」次展區,將邀請曾與國際品牌NIKE合作的跨領域插畫設計品牌 ELEBBIT 設計師劉正堃&張芝菁),與擁有時尚品牌實體經營與設計經驗的「WISDOM®」主理人齊振涵。藉由實地田野調研,採集海客元素進行設計創作。此為新屋石滬田調照。(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一種探索|如果山是一所學校」次展區以實際的山林課程探索,帶領桃園八德大忠國小的師生一同在3天2夜的行程中走訪桃園那結山,推動國小學生「面山教育」。(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一種創新|新芽浪潮」次展區,將豐富的桃園土地形態與農業發展,帶入展覽之中,讓大眾透過產地作物連結到農民,因而更貼近桃園土地。 (Photo Credit: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另外,「一種在地|發現!最野桃原味」次展區,則邀請擁有原民餐飲文化及食材研究經驗的 EMBERS 主廚郭庭瑋 (Wes)聯手策劃,直接深入復興山林部落進行田野勘查,透過探究泰雅族狩獵、漁獵、野菜採集與農耕文化,從「風、水、火、土」四大軸線出發,以一種在地的「野」味翻轉原民風味,進行飲食文化的脈絡梳理。

為了發想「一種在地|發現!最野桃原味」次展區題材,主廚Wes特別深入泰雅部落,透過身體力行體會原民就地取材的飲食脈絡。(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因此Wes將「風」化做「露水」讓人能飲下一口森林氣息;而代表「水」的發酵米糠醃魚則展現了泰雅文化裡日常魚獵及與人分享的生活慣性;由龍眼木熱燻的山豬肉,則是「火」烤下極具煙燻層次的美味代表;而從「土」地裡長出的竹子不再只屬於竹筒飯,也能華麗轉身變成甜點蒙布朗。一如Wes所說的,「我們面對料理除了品嘗之外,能知道食材背後的事,將會打開更多對土地的認知。」

 
左圖為「風」由文旦柚與青檸搭配上馬告糖漿與少許薄荷橄欖油,以蛋白搖盪乳化後的細膩的泡沫張揚風味,並噴上柳杉純露,以森林的風味表現原民世代族人生命的氣息。右圖為「土」,將小米煮熟以豬油揉製成麻糬,取麻竹筍的筍尾跟鮮奶油混合,再將竹筍奶油放置青竹筒中隔夜,最後用青竹筒製作的擠花筒將筍子奶油擠上小米麻糬之上,製造出外觀有如經典甜點法式蒙布朗般的竹子風味甜點。(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展區3:「大桃林 —— 體驗展區」
 
此展區有集結在地文化、產業與創意的「大桃林市集」,還有光看到工作坊內容就想全部都參加的「桃林工作坊」,以及臺灣各方好手雲集的「桃林講堂」,從地方到世界、創意到經濟、人文到山林,都將透過對談形式展開交流思辨。

另外,展覽期間還有由中壢火車站周邊壢警町、壢小故事森林、中平路故事館等館設組合而成的「城市筆記本」衛星展區,邀請觀者一同感受桃園厚植的文創能量,以及其如桃花綻放般的多元城市魅力!

「桃林工作坊」以超過18場工作坊,讓大家感受桃園魅力,從海廢漁網包編織工作坊、原民狩獵陷阱製作工作坊、原民織紋收納袋製作工作坊,到森林苔球工作坊(野草系)等,每一堂都超級有趣,記得提前報名。(Photo Credit:格式設計展策)

《2020桃園文創博覽會》
展覽期間|2020/10/31(六)-11/8(日)
展覽時間|09:00-18:00
展覽地點|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桃園市中壢區龍吉二街155號)
走桃花系列活動報名中 www.runningtaoyuan.com

編輯/ 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