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記憶裡或輕或重,都有段消失的風景、遺落的關係。對於世代居住在花蓮新城山(Dgaiyag Uking)腳下太魯閣族聚落居民而言,那便是在數十年的歲月裡,一點一點被礦業挖去的山林和與土地的情感。
 
由「山腳下雙影工作室」策劃的《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以太魯閣族與新城山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的關係改變,向觀眾拋出一個連枝:「你心中消失的半座山是什麼?」
台灣近年策展方式趨向強調「在地性」,策劃前往往傾向花一段時間走入地方、親身參與認識當地,不過長期耕耘紀實報導的策展人杜逸帆(Talum Isbabanal)、協同策展人李玲玲(Yaway Maya),自 2017 年經濟部展延亞泥 20 年採礦權事件之初,便持續走入現場、紀錄當地發展狀況。
 
「報導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財團、政府、居民三方的攻防戰,其實大家都重視環保,只是不同立場讓大家看到的事有所不同」策展團隊分享,數十年來各方的狀態也不斷在改變,然而整個事件對於大眾來說似乎僅被歸納為「原住民的事」,即使理解卻難以真正的感同身受。
 
 
把環境看待成我們身體,策展人杜逸帆「消失的半座山」
 
但就如同本身是都市原住民的策展人杜逸帆,從小在台北三重長大,看著周遭的環境從農田、小型工廠變成一棟一棟的住宅、公園、高樓大廈,原本承載著回憶的空間都已經變形不復存在。「消失的半座山」對他而言也成為一種遺憾、回憶、文化的斷層,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
 
「我們希望用藝術策展的方式,讓大家感受這不只是亞泥礦場下居民的事,策展主軸『心中消失的那半座山』,雖然是以新城山為例,但也試圖讓大家發現,其實環境改變持續在我們生活周遭發生。」玲玲說。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

獵人、農夫、回歸傳統生活的族人、礦場工作者、地景風貌,走進五大展覽主題看見太魯閣族人的生活
 
從新城山太魯閣族人的視角出發,展覽空間以五個窗口的形式,透過族人日常使用的物件構成的裝置藝術,與策展人杜逸帆拍攝紀錄的影片,一探富世村太魯閣族人的生活樣貌。
 
其中「獵人」、「農夫」、「回歸傳統生活的族人」、「礦場工作者」,分別呈現四位族人面對礦場挖掘的心境,以及原住民敬畏自然山林、與自然共存的生活;而「地景風貌」則記錄下此處的地景,美麗的清水斷崖、立霧山(也就是目前亞泥礦場、太魯閣國家公園所在之處)正是當初葡萄牙人對著台灣讚嘆「福爾摩沙」的視野。



主題「地景風貌」記錄下花蓮太魯閣的大地風景。(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農夫」主題。(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走進這五個裝置藝術中,雙眼高度恰好直視影像,感受族人生活、換位思考時,由外面看來人的身體彷彿被截去一半,不完整的意象也是策展團隊呼應「消失的半座山」的設計巧思。


「回歸傳統生活的族人」紀錄一位希望過傳統原住民生活的長輩。(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獵人」主題。(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礦場工作者」主題,裝置外貼著亞泥事件以來的影像紀錄,影片則撥放著當地礦工的故事。(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展覽最後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白色長廊,給予觀眾一段獨自沈潛的時光,從自身生命經驗中思考,心中消失的半座山是什麼?(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把當代與傳統族人生活搬進展場!設計師 Yukan Yulaw 呈現傳統太魯閣族家屋的樣貌
 
展場意圖呈現仿若曾經有人生活於此、但又消失無蹤,若似「消失的半座山」的「遺構」意象。從取材自部落的廢棄床墊,到大自然的植物都是建築材料,都呼應著當代原住民的建築特色。
 
而負責展場空間規劃的設計師 Yukan Yulaw,更使用象徵手法呈現傳統太魯閣族家屋的樣貌。其中特別搭建「三石灶」,是族人傳統用以擺放食物、烘乾肉類的吊架(gigan),由部落族人 Saysang Ukaw 手工製作,建材取用自秀林鄉富世村大同部落山上,使用傳統藤編技法固定孟宗竹(lxi ubai),營造族人生活的足跡。


呼應原住民永續的生活態度,裝置物件接取自於部落與自然,讓展覽結束後這些用品也能回歸日常生活、減少資源浪費。(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你願意直視與面對消失的山嗎?花蓮藝術家劉曉蕙的 6 部錄影與行為藝術《山不見山》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除了太魯閣族人的視角,也特別邀請 20 多年前就投身環境議題,花蓮在地藝術家劉曉蕙製作錄像、行為藝術。
 
劉曉蕙本身是名登山愛好者,經常至花蓮的大同部落登山,此處恰好可望見亞泥位在新城山的礦坑,她卻發現遊客留影紀念時總刻意迴避礦坑地景,是消極的不願面對地景衰敗,抑或視而不見?因此此次製作《山不見山》一系列 6 部錄影藝術,每個錄像都特別安排不同身分的人物出場,與水泥工業的環境拍攝留影。

劉曉蕙透過將自己的臉梳妝粉白,面具般的臉龐象徵著眾人之臉,正視自己與環境的關係。(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影片中,創作者在臉部化上白色如面具般的粉妝,象徵「去除面孔的私有性」而成眾人皆有的面孔。此時面具般的臉,是山林的臉、是良知的臉、是鏡面的臉。「面孔」隔著螢幕與觀眾「面對面」,強迫觀看者與山林環境、礦山的居民、不可逆的挖礦工業「面對面」,即時即刻的問與答自在觀者的內心深處。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杜逸帆獨角戲《流浪在他鄉》特別演出,思考每個人心中「消失的半座山」
 
展覽之外,策展人杜逸帆同時也演出戲劇《流浪在他鄉》,選址於礦場山腳下的姬望教會旁一處天然洞穴演出,在幽暗的環境之下訴說深層的哀愁與反思。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我和策展人都是都市原住民,某種程度很難回到自己的部落,我們也都不是太魯閣族人,但因為關注、了解議題而走進部落、感同身受。」玲玲說,《流浪在他鄉》循著這樣的概念,藉由一個外來者來到一處神祕山洞部落、逐漸挖掘部落故事的情節,討論現代人之於環境的「疏離」,以及面對「消失的半座山」的內在狀態,看似虛構的故事,其實不斷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


(Photo Credit:山腳下雙影工作室、Photography by 林政億)
 
「即使我們不是在地的原住民,但是從展覽中可以看到這群太魯閣族在當代的處境,以及如何在這個巨大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策展人杜逸帆說。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從影片、物件裝置、故事牆,最後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白色長廊,給予觀眾一段獨自沈潛的時光,從自身生命經驗中思考,心中消失的半座山是什麼?展覽特別設計新城山樣貌的留言牆面,參觀者可以寫下自己心中的感動,而此設計也將在今年帶到臺北接續展出。
 
■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展覽
展覽時間: 110年2月27日至110年3月28日
展覽地點: 松園別館(花蓮市松園街65號)
開放時間:09:00-17:30
服務電話:03-8356510
 
■ 展覽延伸相關活動:
 
1. 戲劇演出
搭配展覽主題,特別安排兩場「流浪在他鄉」 戲劇演出。故事關於一個從遠方來的旅人,流落到一個神秘的山洞,老人告訴他,這裏以前有一個部落,漸漸的每個人都搬出去了。他踩著前人的腳步,一邊揭開部落的神秘面紗,一邊對照自己的成長背景。老天爺跟他開了一個玩笑,這一切超乎他的預期。失去也是獲得,經歷了這一趟旅程,他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老人說:爬山,要按照心跳來走路,這樣才不會跌倒。 
 
表演者杜逸帆透過肢體、物件表演,訴說著遠方部落的故事,結合創作者的成長背景與十多年接觸部落的採訪經驗,看似虛構的故事,其實不斷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
 
演出地點:花蓮秀林鄉富世村姬望教會(花蓮縣秀林鄉富世182-1號)
演出時間:110/3/20(六)(免費演出,採網路報名:)
 
2. 跟著藝術家上山創作去
透過兩天一夜的行程,我們要跟隨族人的腳步前進大同部落,跟著當地人過著簡單的生活。過程中除了體驗自然生活,也會利用這兩天在山上尋找到的物件,透過篩選,為自己的物件舉辦一場小小發表會。讓簡單生活的感動,用物件來表達自己吧。
 
時間:110/3/12(五)、13(六)兩天
地點:花蓮秀林鄉富世村大同部落

編輯/林沛伶

■ 策展團隊
策展人|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協同策展人|李玲玲 Yaway Maya
製作人|曾瓊慧
邀展藝術家|劉曉蕙
展場空間設計|Yukan Yulaw
平面設計|洪立達
行政協力|虞淮
 
策展人|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高雄桃源勤和布農族。生活在都市,出沒在部落。從事原住民議題採訪工作十多年,曾經憑藉石版屋三部曲拍攝榮獲卓越新聞獎。近年,更將自己的故事背景寫成劇本,參與臺北藝穗節演出,頗受好評,獲得演出節目佳作。 目前致力於原住民議題採訪及舞台創作,期許這中間找到相互流轉的空間。
 
協同策展人|李玲玲 Yaway Maya
一半泰雅族一半閩南的血統,擔任記者超過十年,歷經中國時報、NOWnews今日新聞網、原住民族電視台、MOT TIMES明日誌等媒體。2016年曾以「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系列報導獲得第十五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專題新聞獎,近年來深耕原住民議題報導,用平均一年五萬公里的里程,前進部落,持續為原住民族發聲。
 
邀展藝術家|劉曉蕙
出生於台北移居花蓮。早年曾居住宜蘭南澳鄉,當年因為政府產業東移政策,積極參與環境抗爭,環境運動雖未成功,但對其生命和藝術創作有所啟發,常以藝術叩問人與自然的深層關係鏈結,讓生活環境中的山林河川海洋作為創作場,發展獨特的地景/行動/錄像結合的藝術呈現。目前從事藝術創作、策展和環境議題參與。
 
展場空間設計|Yukan Yulaw
新北烏來部落(Mstranan Ulay)泰雅族人。主業為國小教師,目前任教於新北市鶯歌國小。2020年7月發表了首次個人創作展「B•A•T•U|Yukan•Yulaw創作展」,以小人物的生命經驗取代大論述,談原住民青年對於認同的深層思考。同時這兩年也試著藉由佈展工作,思考如何透過物件選擇,來開啟當代泰雅說故事的思路。 
 
目前致力於學校教育,但企圖從展覽進行跨領域合作以討論與回應當代原民對於土地、經濟、文化、教育等根本的社會構造,並創造原民與非原民間更多的對話,以共同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