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耿禎的剪紙是神話、也是文學,能奪下LV路易威登藝術首獎,和愛馬仕Hermès合作,同時也能與現代舞《毛月亮》融合;既傳統,也當代,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憑藉著一股身體性的直覺不斷地創作,並持續顛覆大眾對剪紙的刻板印象。因為,他不只是一名剪紙藝術家。
 
從近期在台北TKG+《穿牆術》展覽中,以四頻幕錄像裝置所演繹的獨特影像,到透過編織梳理南島文化的創作脈絡,他的剪紙正透過解構與重組,詮釋出另一種極為當代的模樣。一如這場甫接獲2021年台新藝術獎第一季提名,在池上穀倉藝術館的個展《泛靈腹語 》,便是以吳耿禎2019年在台東池上駐村時對土地的凝視做為序幕,爬梳了他的藝術歷程與脈絡。
 
從最傳統的剪紙形象,一路行經光影投射下的虛實與共,再來到以南島文化為靈感所發展的全新「篝火-編織」輪廓,以及重返「一千零一夜」系列部份作品與手稿的童趣,與最後巧妙運用挑高展廳,以布為材,藉由大尺幅作品形式與場域對話,並將廊道變身為池上在四季流轉下的節氣色彩;這是吳耿禎所施展的巫術,讓人一步步走進他所構築的故事之中。
2019年他陸陸續續造訪了池上三四趟,耿禎說自己每一段待在池上的時節及住宿的地點都不一樣,駐村時,除了每天到處晃晃走走外,當時他手邊還在忙著與鄭宗龍合作的《毛月亮》,但他卻說,那段時間即使在忙,心情也是鬆馳的。正因為這樣難得的獨處時光,讓他暫時遠離了城市的擁擠,也在池上這個與節氣、天地一同生息的地方,感受到靜謐的美好,並將這樣的美透過作品傳達。


作品「花人05」礦物顏料、絹布,2020。(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剪紙如何在傳統與當代間尋找創作的光?

剪紙離不開人,特別是傳統剪紙裡根深柢固的巫術觀念,從中國陝西驅邪、防病氣的守護者「抓髻娃娃」,到各種辟邪、止雨、求子的圖騰符號;它們既是人性裡的念想,也是某種儀式性的力量與祈願。

然而面對當代,剪紙藝術該如何著眼當下,同時又回溯太古,則是一個巨大的提問。耿禎說,「剛開始接觸剪紙創作的前五、六年時,對這個脈絡並不了解,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盲剪。這種憑空去剪,很像爵士樂裡的即興感,有技術,但每次剪都不一樣,也不是刻意而為,就是很直覺的、很身體性的去剪。但我在做的過程中,卻一直在變,而且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那種感覺會不見。」 
 
因此他不斷在自己建立的過程中跟剪紙搏鬥,「因為剪紙有一定的文化性跟刻板印象,我既要顛覆,也必須以一種當代藝術的思考方式,保留它做為文化載體的歷史意義。」也正是這樣的信念,讓他的作品在一點一滴的旁敲、側擊,以及與其它媒介的跨文化實驗中,持續進化成長。
 

作品「花人01」(左)「花人02」(右),礦物顏料、絹布,2020。(Photo Credit:吳耿禎)

空間給他的感覺是決定作品擺設的關鍵
 
在耿禎的展覽中,空間佈局也是體現創作非常重要的一環。
 
因為他在實踐大學建築系畢業前,即獲得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獎助,前往中國北方高原,探索民間藝術,並誤打誤撞成為藝術創作者。然而他不曾荒廢的建築涵養,曾在劇場界擔任過一年舞台設計的經驗,依舊將空間美感紮根在骨子裡,一如創作,總有他自己的想像。耿禎說:「池上穀倉藝術館的空間跟光線都不好駕馭,既有天光、又有類暗室,如何讓環境與作品對話,這跟一般在白盒子裡的展覽是截然不同的挑戰。」
 

作品「篝火-石頭-06-1」,壓克力顏料、人造纖維、玻璃、紋石,2018 。牆上為「大剪紙」,尺寸依照展示空間而定,2020。(Photo Credit:吳耿禎)

作品「篝火-石頭-01-2」,紙、玻璃、紋石,2018。(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南島文化的編織脈絡讓作品開始生根

因此,一踏入展場,他便先以「花人」系列讓大家一睹他過去對剪紙的定義,耿禎說:「我想讓觀眾看看我十幾年前的樣子,也就是大家印象中剪紙的紋路跟感覺。」

旋即眼前迎來的是一間較為昏暗的展間,在這裡耿禎巧妙地使用了投射光影去表現「篝火-石頭」系列作品。「這是以南島文化的神話及歷史故事為發想的創作,牆上張貼著,以拆解的書所剪成的房子、衣服、器物與家屋輪廓,而投影的部份則以神話及口述歷史做為內容,再去剪裁出來。」展間的氛圍則呈現出一種被歷史召喚而來的錯覺,非常迷人。
 
牆面上以拆解的書所剪成的房子、衣服、器物、家屋輪廓,張貼而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走進大展間,兩側牆面以全新「篝火—編織」系列鋪設而成。耿禎說:「進入到編織系列是另一個次元。」因為台灣沒有自己地方性的剪紙文化,早期他是在中國尋求剪紙的脈絡,而紅色剪紙又一向給人一種很東方的中國意象。但最近他開始以台灣南島解構中國文化,讓剪紙不再專注細節,而以大輪廓的概念呈現。

「因為編織是一件很母性、很原始的事,透過南島文化我感覺自己找到了台灣的根,我的創作終於落地了。這也是近期讓我最有靈感的系列作品。」  


牆面上所懸掛的作品都是以南島原民文化為靈感發想的「篝火—編織」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作品「篝火-編織28及29」(由左至右),右為「篝火-編織-31」(上) ,作品「篝火-編織-30」(下),皆為紙、丙烯顏料 ,2020。(Photo Credit:吳耿禎)

篝火-編織」系列作品背後的文件,皆為中研院早期研究書籍的文字史料,這些文獻給予了耿禎很多的創作靈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但為了讓空間更有呼吸感,他在中間的長桌上擺放了部份「一千零一夜」系列作品,使展覽在觀看上產生一種變化性。耿禎說,「當時這個系列我做了一千零一張,很個人化、很龐大的數量,而且創作上也完全沒有依據任何東西,都是很直覺、隨興的剪。那是我最像『巫』的狀態,是用作品來當鴉片的創作方式,非常身體性。」
 

中間的長桌以「一千零一夜」系列作品的陳列,讓視覺在觀看上能產生出更多的變化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透過桌面上「一千零一夜」系列作品與牆上篝火-編織」系列作品的對照,更能看出耿禎在作品發展上的脈絡及變化。(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一千零一夜」系列作品中,「無題」共21件大小不一,壓克力、絹布,2016。(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但如何讓作品也能從框架中被解放出來,跟空間產生更多的關聯美學?耿禎看中池上穀倉藝術館的挑高,在展場的最後,以布料代替紙材,將原先用來修復藝術品的薄葉麻紙染色後做為剪紙材料,貼於布料之上,讓高達3米的大尺幅作品「篝火-編織-45、46、47,成為場域中醒目的焦點。


展場空間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作品「篝火-編織-45、46、47」,布、紙、丙烯顏料,2020。(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是民俗,也是文化,同時也更在地

但面對繞行而出的廊道,他則打破一般將作品懸掛在牆上的作法,以一種非常直覺的聯想力,援引池上最接地氣的二十節氣,打造出現地創作「節氣」,並以繽紛的色彩為場域帶來一種別出心裁的鮮活感。因為過去建築的背景讓他學會換位思考,也讓他更懂得擅用空間與跨文化概念,去滾動自己的創作。

於是我們在編織與剪紙的意象裡與池上穀倉藝術館進行對話,從裁切細條的原民史料文獻背景中,感受文本與圖像間互通有無的敘事氛圍,並透過時而隱、時而顯的曖眛地帶,感受一種在地常民樣態之外,最迷人的文化軌跡。
 

「節氣」為現地創作,耿禎改變了一般會掛在水泥牆上的作品形式,而選擇了池上四季分明的節氣表現,後面放了一張霧面的紙,掛在天花上,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藝術家吳耿禎。(Photo Credit:吳耿禎)

池上穀倉藝術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羅正傑)

《泛靈腹語 ─ 吳耿禎個展》
日期:即日起~2021年5月2日
時間:10:30 – 17:30,週一、二休館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藝術家吳耿禎簡介:
 
吳耿禎,1979年生於台南。畢業於建築系,喜愛詩歌,時常跨足劇場合作,並曾執行多項藝術社群計畫,現生活於台北。曾獲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誠品書店首位Young Talent Artist計畫藝術家。法國Louis Vuitton 藝術首獎。作品典藏於Facebook、德意志銀行、Hermes、驕陽基金會、國立台灣美術館等。

直觀吳耿禎的創作,帶著神秘與原始氣息,古樸與靈巧俱在。紙的裁剪,如同一種召喚術,鏈結著太古與未來。藉由手的勞作,傳遞人間的溫度,靈魅與母性。
 
關於台灣好基金會 &池上穀倉藝術館:
 
「池上」是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推動「鄉鎮文化扎根」及「地方創生」的起點,並獲得好友復華投信杜俊雄董事長承諾長期贊助「池上藝術村」計劃。由美學大師蔣勳擔任「池上藝術村」總顧問及首位駐村藝術家。
 
「池上穀倉藝術館」原為池上多力米公司梁正賢先生的祖父梁火照先生於1958年興建的老穀倉。梁正賢先生提供此閒置老穀倉並自費改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陳冠華老師及大直設計受邀進行設計施工,2019年曾獲「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首獎及業主獎。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