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所有人都坐立難安,在疫情嚴峻的印度醫療資源更嚴重超載,沒有人知道這場戰役何時會結束,但即使在這樣的時刻,仍有人不放棄解決當地社會問題!
 
今年初,非營利組織 CITTA 捎來暖心的訊息,他們在印度北部鄉村齋沙默爾(Jaisalmer)打造的女子學校建築「Rajkumari Ratnavati Girls School」正式落成!建築由美國建築團隊 Diana Kellogg Architects 操刀,他們不僅不收取設計費用,其建築更是運用當地的砂岩、設計,大幅降低建造成本,希望女孩們開心的穿著制服在校園中學習,透過教育反轉女性無法經濟自主的惡性循環。
根據 CITTA 統計,位在印度北部的拉賈斯坦邦(Rajasthan)雖為印度第三大邦,然而女性識字率卻相當低落,在村落齋沙默爾(Jaisalmer)甚至只有32% ,女性多因為童婚、從事家庭勞動而失去上學的機會,村落甚至頻傳殺害女嬰消息。即使當地政府也試圖透過政策鼓勵女子就學,然而英國衛報指出,當地五歲以上的女性,仍有一半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


「GYAAN Center」中第一座完成的建築「Rajkumari Ratnavati Girls School」。(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GYAAN Center 結合經濟與教育,讓家人真正願意讓女孩上學
 
為了解決社區惡性循環,CITTA 創辦人 Daube 決定為當地家境貧窮的女孩開辦一所學校 Rajkumari Ratnavati Girls School,招收 400 位學生,年齡自幼兒園到 10 年級。
 
然而從他過去的觀察看來,使女孩入學還不夠,她們還是可能因為需要幫忙家務、照顧年幼的孩子而無法安心上學。因此他將整個計畫整合成支持當地婦女經濟與生活的複合型園區「GYAAN Center」,並邀請 Diana Kellogg Architects 做整體設計。
 
未來除了學校,也將包含圖書館與表演展覽空間 The Medha;及以經濟、工藝為導向的 The Women’s Cooperative,將由工藝家教授當地即將失傳的傳統編織、刺繡工藝,讓學生的母親、阿姨們從中習得一技之長,並在園區內設置市集,銷售成品給遊客,希望透過正向循環,讓當地家庭都能感同身受教育的重要性。
 


打造的橢圓形女子學校,表達女性的溫柔與強韌
 
「作為為女性設計空間的女建築師,我研究了跨文化的女性符號,尤其是力量的符號。」建築師 Diana Kellogg 說,在設計「GYAAN Center」的過程中,一直在想建築該如何體現女性氣質與力量。直到當地旅宿業者捐贈了一塊位在沙丘旁的土地,沙丘在荒漠中無限延伸的意象觸動了她,選擇以三個橢圓形建築量體設計,既有「∞」無限的意象,同時橢圓形也宛如女性的子宮,溫柔而堅韌的環抱著這個空間。


「GYAAN Center」中第一座完成的建築「Rajkumari Ratnavati Girls School」。(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被動式設計讓建築自然降溫!高靈活性的空間設計,減緩夏季高溫帶來的影響
 
而橢圓除了象徵意義外,其易於空氣流動的特質,也直接的回應當地氣候。
 
位在乾旱的沙漠之中,齋沙默爾冬夏溫差大,夏季甚至可能高達 40℃ 以上。因此在剛完成的女子學校 Rajkumari Ratnavati Girls School,橢圓形量體內容納著 10 個教室,每個教室的牆面都留下許多開口,讓空間自然通風,屋頂圍牆也轉化當地傳統提供遮蔽與隱私的窗花(Jali screen),如同鏤空的女兒牆。


教室圍牆上的開口,隨著一日陽光照射角度變化,在空間中映照著美麗的紋路。(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從外圍可看見,砌起的石牆上方留有開口,讓教室空間保持空氣流通。(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對於中間的廣場,建築師更有獨特的設計,她特別縮短橢圓短軸的距離,讓廣場兩個端點變得更近,在夏季方便由兩側搭起帆布棚遮陽,相較於建造固定的遮陽棚架,讓建築使用更具靈活性。整座學校處處皆是讓風流入的小巧思,用被動方式冷卻建築、減少能源消耗。
 

建築師縮短橢圓量體的短軸距離,在夏日可搭起布棚遮蔭。(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女子學校一樓,在鏤空的牆面旁,設計了一個通往屋頂的斜坡道。(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全建築使用當地匠人手工雕刻砂岩!
 
而齋沙默爾自古以來,無論是山上的皇宮或是山腳下的村落,都就地取材當地盛產的砂岩作為建材,一片金黃色的景緻而有著「黃金之城」之稱。於是,團隊也採用當地工匠熟悉的碉堡型態,以砂岩為材,全建築由匠人手工雕刻,將在地精美的傳統工藝,融入這座為社區打造的建築之中,也減少施作過程碳排量。

當地工匠手工雕刻的砂岩石磚,在秩序中也帶有趣味。(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在建築的屋頂,Diana Kellogg 用水藍色馬賽克磚與砂岩的黃形成對比,如同池水般清透的色彩,就像孩子們一樣純淨、充滿希望。(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建築同時也在屋頂設計了太陽能板,提供學校的風扇、照明等用電需求,而且面板本身也是個遮陽空間,Diana Kellogg 更説未來或許也可以在這裡裝置蹺蹺板、盪鞦韆等遊具!(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Diana Kellogg 完成這座建築後便說,她想建造的並不是一座充滿設計感的建築,而是一個關於空間、光線、社區的場所,「是一個與靈魂共鳴、運用自然能量來滋養、療癒婦女和女孩的建築。」


(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Photo Credit:Vinay Panjwani)

CITTA 創辦人 Daube 則說,「我想世界終於了解了女性所面臨的問題,而像當下疫情充滿挑戰的時代,也讓人們有時間去思考生活中需要優先考慮的事情。」GYAAN Center 的另外兩座建築也即將開始建造,在陽光照入、孩子們嬉笑玩樂的空間中,期望未來這裡能成為支持當地婦女學習與成長的途徑。

參考資料:Diana Kellogg ArchitectsCITTA FoundationThe Guardiandezeen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