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拍賣市場屢創台灣當代寫實繪畫最高價紀錄的葉子奇,到曾拿下台北美術獎、今年甫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王煜松;花蓮這片土地曾孕育無數當代藝術家在世界舞台發光,但對於這群名揚四海的藝術家來說,這次有點不一樣,因為他們罕見的,回到自己的故鄉花蓮展覽。

即日起在花蓮石雕博物館舉辦的「2021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主題展覽「後花蓮八景」集結10組當代藝術家、8個在地店家串連衛星展區、6場精彩講座、2場生活體驗,並透過不同形式下飽滿又精彩的當代藝術大爆炸,重新爬梳一段不同以往的花蓮山海美學。
一如花蓮跳浪藝術節策展人Nakaw Putun所說的,「花蓮擁有許多世界級的山水美景,當人們遊歷於此時是如何看待風景?又是如何感受風景?」

花蓮前陣子才剛經歷偽颱風的大雨侵襲,不時還要承受地震搖晃後的一地殘破。但這片山海除了美好、療癒,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風景正等待著被挖掘與重現?在這群擁有花蓮生命經驗的藝術家們心中,這片土地映照的是近鄉情怯忍不住變乖巧的返鄉遊子,還是在海洋資源被掏空的前提下藏不住真心話的尖銳控訴?抑或是站在高崗上卸下憤怒以後的遼闊心境?
 

開幕表演。(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開幕表演。(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10組藝術家以藝術重釋花蓮當代山水美學
 
即日起登場的「花蓮跳浪藝術節」主題展覽「後花蓮八景」,由曾策畫花東原創生活節、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等資深策展人Nakaw Putun 擔任策展,以1951年書畫名家溥心畬「花蓮八景圖」為起點,邀來10位扎根、回返、移居花蓮的藝術家們以「繪畫風景/再造風景/人造風景」的藝術批判與詮釋,描繪出花蓮的當代山水美學。
 
10組花蓮當代藝術家包括Idas Losin宜德思.盧信、Iyo Kacaw 伊祐.噶照、林介文、Pakavulay 巴卡芙萊(黃錦城+Malay Makakazuwan 瑪籟)、王煜松、李俊陽、李屏宜、邱承宏、葉子奇、潘小雪等,以繪畫、版畫、影像、裝置藝術、多元媒材展示手法,透過各自的凝視、理解與詮釋,對花蓮提出另一種描述。

 
Palafang是阿美族語「來做客、去拜訪」之意,跳浪則是地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兩者皆具有「回家」的意涵,也是此次「花蓮跳浪藝術節」的核心價值。右為花蓮跳浪藝術節策展人Nakaw Putun。(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左為葉子奇作品《山在花蓮.太魯閣》,右圖中間則為《四月的霧 玉里赤柯山》。(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此次參展藝術家之一葉子奇,生於花蓮玉里,年少即前往紐約旅居創作。多年來他一向擅於以寫實的山、水、風、雲、水、霧,去表現變化多端的風景,以及台灣土地的美好。(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此次參展藝術家潘小雪展出《不安的風景》系列作品,由《沒有土地的風景》、《暴亂的風景》、《病毒的風景》、《震碎的風景》四項主題集結而成。中間作品為《沒有土地的風景》。(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潘小雪(中)生於花蓮玉里,曾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她在這系列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是「Landscape without land, History without story, Museum without Muse, Republic without public.(沒有土地的風景、沒有故事的歷史、沒有謬思的美術館、沒有公開的國家)。」(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來自紅葉部落太魯閣族一個礦工家庭的林介文Labay Eyong作品《停工》位於戶外展區。藝術家以濾網、競選旗幟、織布拼貼包裹住一台挖土機,並透過此舉象徵以一種柔軟的控訴,疾呼「這些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藝術家林介文表示,「山裡的土地過去是部落裡的傳統領域,如今卻變身礦廠,我們還沒有決定使用的權利。而且整個台九線上都是挖土機,好像挖土機是花蓮名產。」因此她以過去太魯閣女性的傳統織布融合其它常見的物件,拼貼並覆蓋挖土機創作成作品。(Photo Credit:Chris Chen)

位於戶外展區,藝術家Pakavulay 巴卡芙萊(黃錦城+Malay Makakazuwan 瑪籟)的作品《沒有被認出的詩》(2021)。此作以批判的角度看待花蓮的風景。(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藝術家黃錦城表示,過去東部與外界的關係相對自主且封閉,後來經歷了種種建設,土地變成了別人的風景,居住於此的人則被迫改變了姓名、耕作方式(從小米改成稻米),象徵農耕工具的鋤頭也成了武器,進而摧毀代代相傳的文化。因此藝術家以大眾熟悉的媒材斗笠經由拆解並與鋤頭串連成作品,傳達他眼中的當代花蓮風景。(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直擊主題展覽「後花蓮八景」6件亮點作品
 
01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 —如果大海只剩下藍色
 
對來自海口部落、阿美族的伊祐.噶照來說,他從小就身處在被大海療癒的環境之中,從日常生活裡不可避免的海洋採集,每逢婚喪慶典後舉辦的巴格浪(pakelang)漁撈活動,甚至包括阿美族有算浪的技術、關於海洋的歌謠舞蹈,他們的生活始終都離不開大海。
 
但是當他潛入海中,發現底下有撿不完的廢棄物,大海彷彿變身一個巨大的魚簍(baliwawa),所有東西丟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然而,如果大海只剩下一片藍色的衣裳、再沒有生命力,那麼大海的意義又是什麼?為此藝術家以廢鋼筋表現海流的線條,結合傳統藤編魚簍,透過作品《如果海只剩下風景》企圖建構海的空間與視角,並為海洋發聲。

放置於戶外草地區的伊祐.噶照作品《如果海只剩下風景》。(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來自海口部落、阿美族的藝術家伊祐.噶照。(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02  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站在高崗上之後
 
來自紅葉部落太魯閣族/泰雅族的宜德思.盧信,在這次展出了兩個不同時期的作品對照,分別是2014年聚焦台灣風景的 《我看見》系列,以及2021年的全新系列作品《紐釦的記號》。

宜德思.盧信表示,「這些我們認為美麗的部落風景其實是殘破的,是每逢大雨、颱風就會受到土石流覆蓋的部落風景。」因此她透過12件作品中每一個人物的墨鏡反射,映照出她眼中看見許多與土地有關的議題,包括亞泥、烏來土地自主權、八八風災小林村等。因為新聞短暫即逝,但藝術永垂不朽,這些作品將透過每次展出,一遍遍提醒世人,這座島嶼上所有值得被關注的事件。

此外,因去年(2020年)疫情爆發後她開始迷上爬山,心境上也產生了不少變化,「我從高處認識我自己,認識這塊土地,爬山會有很大的歸屬感,它是療癒的過程,你看見山下的土地在受傷,有醜陋的疤痕,但山上依舊美麗、壯闊,你要付出身體的勞力,像苦行僧般,才能看見這些風景。」於是她站在南華山面對能高山,開始畫出了不同山的表情。

雖然看似少了憤怒、多了平靜,但宜德思.盧信依舊關心土地,只是以另一種更接近修行的方式,溫柔的描繪著。
 
   
來自紅葉部落太魯閣族/泰雅族的藝術家宜德思.盧信(左)作品(右)《我看見》系列。(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此為宜德思.盧信2021年全新《紐釦的記號》系列作品。(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03 李屏宜—鏡像對照下的老花蓮風景
 
花蓮對李屏宜來說就是回家,回到父母的身邊,這次李屏宜選擇透過父親的攝影作品,重新詮釋老花蓮人心目中的家鄉風景,不只突破她過往創作脈絡,也是她首次在創作上與父親產生一種微妙的連結,在打開對原生土地的探索時,其實也是打開她與原生家庭間溝通的另一種方式。
 
這次她將褪去墨彩的木刻板,與轉印呈飽滿顏色的版畫並陳,表現出有如鏡像的風景,不只體現出木刻板畫有刻、有印,有如修行般的冗長身體運行過程,同時亦打破一般對板畫複數性的概念,以此媒材創作出單一性的作品,去呈現虛實之間的花蓮風景。有趣的是,父親的攝影作品,也以原始尺幅呈現於展場另一道牆上,讓人有種置身在藝術家房間裡觀賞作品的樂趣。

最左邊為藝術家李屏宜作品《Breathe-wave—海Ocean》。(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左為藝術家李屏宜父親拍攝花蓮景色的攝影作品。右為藝術家李屏宜。(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04 邱承宏—以作品呼應生命經驗
 
大學念雕塑的邱承宏,2013年搬回花蓮成為全職藝術家,在這次展出的兩組(四件)作品中,他透過大理石礦業與佛像雕刻,巧妙且隱晦的呼應了他自身家族過去經營林木業,產業由盛轉衰的生命經驗。
 
因此在一間暗室中,我們將看到一頭鹿正在凝視錄像,像是要走進某種回憶的場景般,探索著往事的紋理。
 
為拍攝錄像《大理石廠工人》,藝術家先是找到一台載運山上大理石礦石、已損壞的工作車進行整理修復,並在表面貼上金箔。再由兩名礦場工人,重新將此車推回礦區,並以影像紀錄過程。影片從頭到尾沒有對白,只有礦區的風聲,礦車推動時的磨擦金屬聲,以及兩名工人透過頭燈反射金箔時,照見外面空間的影像內容。
 
而另一件作品《觀音》則是拍攝了傳統雕刻佛像的過程,並將剩材(大理石粉末、碎片)重新創作出一頭具有大理石紋理的鹿雕塑,最終再將此鹿帶回礦場進行夜拍,並透過一系列作品的串連,勾勒出邱承宏對花蓮礦業的回應與連結。


作品《大理石廠工人》。(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藝術邱承宏。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05 王煜松—隱藏又真實的考古學
 
這件作品「花園.花蓮」是源自北美館「花園」的分支,當時為了創作「花園」,藝術家曾經造訪花蓮溪出海口嶺頂遺址,並用手機拍了張照片再印製成版畫。
 
因此從一張版畫開始延續他在考古遺址現場的轉化。王煜松表示,「我一向對隱藏又真實的東西很感興趣。像考古遺址就是這樣。它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存在這個宇宙,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它。」因此他把遺址的時間感,用球體跟軌道表現出來,並讓球體看起來像自顧自的轉動。因為考古遺址因地心引力不斷累積堆疊的狀態,跟此裝置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在展場設計上,每停止一分鐘便會重新開始循環的球體,從某個角落觀者可以看見球滾去,但當它滾到另一個角落時,卻不一定看得見,有趣的是,因為球體經過軌道會發出物理性的聲響,因此觀者一直察覺到球體在另一側默默轉動,忽遠忽近,這就像當時王煜松看到考古遺址的感受。
 
另外,在玻璃落地窗外散落的是他模仿考古遺址的表面土層再鑲嵌陶片的土球,頗有呼應當時北美館花園的作品,同時也是透過球體將地表的一隅收納並移植到現場的意味。

 
王煜松用手機拍了張花蓮溪出海口嶺頂遺址照片,再印製成版畫(左)。右為他模仿考古遺址表面土層再鑲嵌陶片所散落的土球。(Photo Credit:哇大創意、Chris Chen)

王煜松作品「花園.花蓮」。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藝術家王煜松。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06 李俊陽—極具戲劇張力的多元族群融合
 
在花蓮長大,曾在世界各地辦過展覽的李俊陽,第一次回到故鄉展覽,他笑說,回家鄉展覽其實有點害羞,因為在外面是對抗,比較兇,回家就會變乖。
 
事實上,從19歲當學徒時期便一直從事廟宇彩繪、廣告看板的他,後來也曾接觸舞台設計,並在當兵時期逐漸練習將過去習慣的手法拋去,以一種相對直覺的方式去進行實驗性的創作。


李俊陽作品《七彩迷魂仙童陣》。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但究竟一個畫廣告看板的要怎麼從事當代藝術創作?李俊陽從看到什麼就隨手畫什麼開始,描繪了許多日常即景,並以相對戲劇性的視覺效果進行詮釋。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幅《七彩迷魂仙童陣》,是從他夢中長出來的畫面,裡面充斥著各種野性跟妖魔化的臉龐,他說,「我從小身邊很多原住民同學,這件作品我以畢業照的方式呈現,就像每個世代、每一輩子、每個轉世都有這些童子出現一樣,而我也身在其中。」
 
但在這張作品的正對面,展示的卻是一件巨幅的廟會交陪場景,所有的角色都是從右上角葫蘆裡跑出來的畫面,有大眾熟悉的鹹蛋超人公仔、聖誕麋鹿,也有布袋戲、原住民舞蹈、神將;這是一個既有漢人、原住民,也囊括西方文化的一幀廟會慶典。因為童年的他曾看過漢人跳豐年祭,原住民跳八家將,因此這也體現了他對族群融合的想法。特別是這次策展人以原民身份策展,但參展藝術家原民與漢人皆有,亦為一個全新的翻轉,讓大眾藉由不同視角的藝術體現,重新爬梳更為廣衾的花蓮當代風景。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藝術家李俊陽。(Photo Credit:哇大創意)
 
「2021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

地點:花蓮石雕博物館
日期:即日起—2022年1月10日
官網:https://bit.ly/3j89msU

講座—
10月17日「晨㬢中的生命光景 」
10月23日「藝術的可見與不可見」
11月6日「跳浪藝術與身體編織」
11月6日「原住民藝術的臨界域感知」
11月6日「材質與環境之間─土─地」(加場)
11月7日「從海島看世界」
12月4日「時空切片-過去遺留的現在 」
 
八個藝文空間店家串連—
mi na zu ki、白水商號X橋本書屋、璞石咖啡館、孩好書屋、島人藝術空間、島東譯電所、聲子藝棧、來+咖啡
 
兩場文化體驗—
10月30日「染一片海回家-藍染」
11月13日「駱香林街角的花蓮風景」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