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XRANGE十一事務所」拿下了AIA(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2021年 AIA 國際設計獎(AIA International Region Design Awards 2021)其中兩項大獎!包含獲得國際公開 / 建築設計優異獎的私人住宅作品《澎湖厝》,以及獲 Urban Design 都會設計表揚獎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景觀設計《蹤跡地景》。
 
過往如 David Chipperfield、SOM、隈研吾知名建築師所帶領團隊都曾獲 AIA 國際設計獎肯定,本次則為台灣作品首度獲獎,主持建築師張淑征在這兩座建築中,以當代方式回應「古厝聚落」、「古蹟」等具傳承與延續意義的空間,善用材料和構造打造出新穎、卻仍與過往歷史紋理緊密連結的建築。
扎根台灣的建築師張淑征,27 歲便設計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國道三號「清水休息站」,而2003年創立「十一事務所」前,曾任職於加拿大溫哥華Patkaus建築師事務所、Bernard Tschumi建築師事務所、OMA亞洲於香港及荷蘭鹿特丹的辦公處,豐富的建築經驗與國際視野,讓她來到台灣這片土地時,反而更能跳脫框架,從業主的個性與特色,找到與環境連結的有機性。
 
或許你也曾拜訪恆春的生態民宿「灣臥」,這座特色旅宿便是出自張淑征之手,當時她以無樑柱的混凝土板牆結構,順隨周圍相思樹林澆築出有機曲線,不僅不干擾原本林相,又能抵禦當地強風,每層樓不同流線造型的格局配置,更創造各房間獨特而有趣的視野。而今年獲AIA 國際設計獎的「澎湖厝」與「蹤跡地景」,亦是由基地本身的文化與歷史背景汲取靈感,卻非直觀的一昧復舊,反而以建築語彙再轉譯為符合當代需求的民居與景觀。
 
將澎湖傳統合院融入當代住宅,打造三代同堂的「澎湖厝」
 
過去先民們運用在地咾咕石(珊瑚礁石)及玄武岩建造閩南傳統合院,形構出一片美麗的澎湖聚落,這裡獨特的弧形山牆、馬背屋脊、咾咕石防風牆、古厝聚落以及海風吹拂之天人菊平原,都成為「十一事務所」為三代同堂、在澎湖起家的陳家設計屋宅「澎湖厝」的靈感來源。


順著南北向的紋理,澎湖厝由三個擁有各自獨特的捲脊屋頂輪廓構成;白色石材的外牆與藍天綠地形成強烈對比。(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澎湖厝」在材料選擇上,外牆採沖燒面花崗岩板材,意喻咾咕石民宅的穩重堅固建築風格;周邊的擋風牆以工業水泥磚拼花堆砌的設計呈現,重新定義當地常見卻漸變消逝的傳統花磚圍牆。
 
而住宅平面則依照九宮格規劃,順著南北向紋理構成板牆結構系統,形成三個主要的起居區域,並各別將「弧形山牆」設計元素融入其中。如在建築正中央,弧形山牆便形塑出挑高 6 公尺的壯觀主客廳空間,並由客廳往外延伸至外頭寛闊的大騎樓,將前方景觀腹地及海景一覽無遺。整棟建築透過起伏堆疊的弧形山牆以及卷形屋脊輪廓,創造出林梢之際古厝聚落的意象,為澎湖傳統建築注入當代的創新語彙。


澎湖厝融合弧形山牆、馬背屋脊等在地建築元素,創造出林梢之際古厝聚落的意象,形構出具地方特色的民宅建築。(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空間配置上,為了能遠眺海景,主要生活空間皆抬高至二、三樓。一樓作為建築的底層,規劃客房及客用起居空間,供家族子孫回鄉聚會住宿;第二層的大客廳右側為餐廳及廚房,左側為父母臥室共享垂直天井的合院景觀,往上可連結三樓祠堂的陽台,往下則通往一樓的側院;三樓主臥室除了獨享一個廣闊的觀海平台,亦能欣賞到全棟建築用石材鋪設而成的卷形屋脊地景。

三樓祠堂陽台的景色向外延伸,穿越中庭及捲脊地景,前方綠蔭和遠方海景一覽無遺。(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順應捲脊地景及弧形山牆設計的二樓挑高6米客廳,作為家族子孫回鄉齊聚的大廳堂。(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對應澎湖受冬日季風強勁、夏日長時間日曬的氣候,所有空間皆有空氣對流的設計,並將東北側的開口降至最小,以對應強烈東北季風;而南側屋頂 2.5 公尺的深出挑、以及概念來自於澎湖傳統三爪窗型制的西側 2.5 公尺高線型開口隔屏,都是為減少陽光直射的設計元素。


以傳統元素為靈感的現代建築語彙,也同時應因當地氣候,南側設置寬闊騎樓有效減少陽光直射。(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傳統三爪窗元素轉化為陽台和露台的隔屏風,配上落地的玻璃門,達到更好的採光和空氣對流。(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如同記憶模糊浮現 ,以重疊的印子打造設計鐵道部園區景觀「蹤跡地景」
 
2020年甫開幕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除了修復的古蹟之外,外頭由「十一事務所」負責的景觀設計也是一大亮點。
 
張淑征在事前研究便發現,鐵道部位處交通樞紐,雖然保有六棟歷史建築物,然而綜觀此處歷史,經過捷運、鐵路的拆遷、重建及覆蓋,許多紋理痕跡早已所剩無幾,如同捷運松山線整地所挖掘出土「清代機器局遺構」現存放於鐵道部園區內,即是都市變遷中土地脈絡破碎的一塊象徵。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座落於台北市西區的重要樞紐位置,設計概念以印記重疊的地景語彙講述此地點歷經城市變遷及重建的過百年深層歷史。(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舊軌道的蹤跡透過鑲嵌在此鋪面的紋理逐一浮現。(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我們認為以景觀設計來重新表現基地過去的都會歷史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這塊土地上最有意義的正是這些己經不存在的紋理痕跡,這也是為何台鐵、台博、城市歷史學家、鐵道迷,以及一般民眾可以交流對話的鐵道發源之聖地。」十一事務所表示。
 
在歷史痕跡所在地已不可考的狀態下,設計意圖重現在這些過去的痕跡,但不堅持要將它們重置於「絕對位置」,「因為支持其精確性的資料數據已不再存在,且我們認為把過去的痕跡做成一個復刻翻版也是豪無意義的」。

他們反而選擇以「浮現」的設計語彙,透過「漸層淡出」及「模糊」為印子介面設計手法,「蹤跡地景」中可見以銅與日本檜木所製的屋頂弧線,打造新舊融合、串連不同建物的廊道,或地面鑲嵌紅磚與幾何圖形的鋪面,都在在描述著1885 年建立以來至 2014 年積累之「多個版本」的基地狀態。不同媒材的印子重疊之間,正如此處模糊、曖昧而耐人尋味的軌道歷史。


無法得知精確的歷史痕跡地點並重建,設計的策略以模糊、漸層淡出、模糊邊緣為核心概念,接近卻不定義絕對位置。(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左)在園區側邊的通透圍欄是採用玻璃纖維強化水泥材料製造而成。
(右)蹤跡地景設計之一的廊道,其設計沿用早期日本檜木、外側以銅覆蓋,弧形轉趨平坦的漸變式屋簷連接歷史舊廊道,貫串不同建築物。(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博物館園區的蹤跡地景運用不同材質表現歷經拆遷、重建及覆蓋的舊廊道與舊建物的歷史痕跡。(Photo Credit:XRANGE十一事務所)

■ XRANGE 十一事務所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