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質獎】JJJ House (室內設計項目/Residential)
「JJJ 住宅」位於台南老區,是一座充滿溫情的翻新住宅。這座 4 層高的房子,佔地 70 平方米,專為 3 代人的家庭設計。都市山葵/方瑋建築師事務所(URBANWASABI / WEI FANG Architects)在屋頂設計了一處十字型天窗,營造出明亮、舒適、溫馨的空間;3 個「J」的概念形態被融入到內部及外部空間的設計之中,讓其特色更加彰顯。
評委團認為:「JJJ 住宅項目開啓了景觀與城市環境之間的對話。該項目成熟的設計語言、空間的功能性和中性色彩的使用讓評委會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建築充分展現了人性之美,設計師在充滿挑戰的時代為一家三代人打造了一處美妙空間。」

JJJ House(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JJJ House(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2. 【金質獎】竹書屋(惠田上書房) (室內設計項目/Public)
受「社區圖書館」空間利用的啓發,Yung Design Group 設計師莊哲湧提出以「竹書屋(Bamboo Book House)」的概念,將建案銷售中心改造為「惠田上書房」。輕量化技術和再生建築材料的使用減少了建築廢料,同時兼顧了藝術感和可持續性;如同其涵蓋的知識寶庫一般吸引人。
評委團認為:「竹書屋建築項目是一個主要將竹子作為傳統材料和文化工藝品而設計的社區圖書館。在照明、舒適的傢具,以及空間流動性的共同作用下為用戶營造了良好的體驗。該建築既引人注目,又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是解決社區和可持續性問題的優秀範例。」

竹書屋(惠田上書房)(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竹書屋(惠田上書房)(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3. 豐東國中「楓苳聚場」(室內設計項目)
豐東國中「楓苳聚場」是台灣設計研究院「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其中之一,他們將角力館的天花層板拆除,重現該建築特有的折板天花美感,其餘則僅更換門窗與搭配燈光設計,並讓空間與半戶外的圓形舞台連結,延長建築使用壽命,運用既有資源打造孩子們的玩樂場所。

豐東國中「楓苳聚場」(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豐東國中「楓苳聚場」(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4. 三民國小(建築設計項目)
新竹的「三民國小」是「境衍設計」一手設計的校園項目, 包含改造教學樓與新的幼兒園設計,設計從解決空間活動問題,到由孩子們的角度出發,嘗試以建築塑造充滿「探索性」的空間體驗,都是他們不斷探究形式與材料可能性的成果,讓校園突破框架,充滿樂趣!

三民國小(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三民國小(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屏東總圖保留原始建物,在舊建築外鑲嵌一個新的菱形玻璃黑盒,取代原出入口,讓老樹綠意與之相連,新的門廳重新梳理的動線與配置服務功能,重新整合的新面貌留下過去的紋理,成為市民共度時光的公共空間。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6.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RUNNING TAOYUAN》(傳達設計項目/ Public Branding、室內設計項目/ Public Exhibitions)
有別以往城市策展,2020 桃文博走進有桃園眷村「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全區順著既有建築紋理,再以在地溫室農業常用鍍鋅管料、紗網搭建出新立面,並且搭配設計照明,讓人無論白天、夜晚都能感受到一股輕盈且充滿想像力的視覺美感。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RUNNING TAOYUAN》(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RUNNING TAOYUAN》(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7. 《O循環設計展THE LOOP》(室內設計項目/ Public Exhibitions)
2020年於《台灣設計展》期間展出的《O循環設計展THE LOOP》由「春池玻璃」吳庭安、「究方社」方序中策劃,從「城市」、「建築」、「材料」、「消費」、「科技」、「飲食」六大主題切入、援引新竹在地的精彩案例,透過黑區、灰區、白區不同的互動式體驗,比如在滿池的回收玻璃珠,孩子可在其中玩耍、民眾也可鑽進白色球體頭罩裡聆聽「聲音循環電台」,以親民方式喚起各界對永續設計的重視。

《O循環設計展THE LOOP》(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O循環設計展THE LOOP》(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8. 2020 台灣設計展「Check in 新竹-人來風」(傳達設計項目/ Public Branding)
舉辦多年的《台灣設計展》,2020年首次將展覽拉高至「城市」的尺度,串連「新竹公園」與「新竹舊城區」2 大主展場,打開一條長達 2km 的步行路徑,民眾可透過遊走探索城市的過程,同時看見新竹高科技的數位觀點、以及舊城裡的文化故事。展中還有吸睛可愛的「新竹獸」,以巨型充氣裝置和 AR 擴增實境出沒在步行路徑上,帶領大眾一起走遍街頭巷尾,感受面向未來的非典型城市展。

2020 台灣設計展「Check in新竹-人來風」(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2020 台灣設計展「Check in新竹-人來風」(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9. 台鐵自強號EMU3000型城際列車(產品設計項目)
去年(2021)啟用的全新自強號EMU3000,由日籍設計師野末壯與日立團隊,以及台鐵美學設計團隊共同設計,以「靜謐移動 Silent Flow」的精神構想,使用黑白灰為主色系,透過流暢的線條與大量留白表現速度感與靜謐雋永氛圍。

台鐵自強號EMU3000型城際列車(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台鐵自強號EMU3000型城際列車(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10. 衛生所改造計畫(服務設計項目)
台灣的衛生所常有動線不明、資訊混雜問題,「衛生所改造計畫」邀請「選選研」、「坐設計」等不同領域設計團隊進行視覺指標、空間、服務改良與優化,以汐止、鶯歌兩處衛生所作為示範,使用節省資源、便於複製應用的「模組化」構件設計,並制定出「示範設計說明書」,讓未來全台各個衛生所可以此為準則進行再設計。

衛生所改造計畫(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宜蘭「草波浪/紙意象(The Flowing Paperscapes for the War Memorial)」獲得 iF 設計獎 建築項目。(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墾丁國家公園公廁」獲得 iF 設計獎 建築項目。(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新竹市圖書館新總館「風城之谷」(Hsinchu City Library ''Knowledge Canyon'')獲得 iF 設計獎 建築項目。(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新竹南寮漁港波光市集(Sparkling Market)獲得 iF 設計獎 建築項目。(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新竹「香山休閒運動館」(Xiangshan District Athletic Complex)獲得 iF 設計獎 專業概念項目。(Photo Credit:iF Design Award 提供)
2022 iF 設計獎相關數據一覽表
- 2022 年 iF 設計獎 | 全球獲獎數據
近 11,000 件參賽作品
來自 57 個國家/地區
9 大參賽項目/80個參賽類別
1,973 位參賽者獲得 iF 設計獎
73 件 iF金質獎得主
- 2022 年 iF 設計獎 | 台灣獲獎數據
共計 333件獲獎作品 (2021 年:267 件)
205 位來自台灣的參賽者 (2021 年:179 位)
其中包含 2 件 iF 金質獎得主 (2021 年:6 件)
編輯/林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