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駛進花東縱谷,山線的池上面向中央山脈、海岸山脈,仰望山綿延開闊,天地大美間像一種召喚吸引,讓許多來到這裡駐村的藝術家,在遭逢人生徬徨、憂愁、焦躁時停下腳步,整理糾纏麻亂的心,重新感覺到自己。
 
2015 年開始,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認養多棟閒置的老房子,以「聚落」型態打造「池上藝術村」,七年來,陸續邀請 27 位藝術家駐村,透過一段在自然中靜心與土地相處的時間,將所思所想化為藝術。今年的駐村藝術家劉永仁,集結過往同樣駐留於此共 15 位藝術家之作,策劃《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透過油畫、水彩、水墨、版畫、複合媒材、攝影及錄像,展現他們這段時間,土地與內在的牽絆。
策展人劉永仁說:「寄情是自我向他者投射連結;召喚是人與內在深層的互動牽引。」
 
《寄情與召喚》涵蓋了 2015~2021 年間應邀駐村池上藝術家之作,包括蔣勳、張蒼松、劉文瑄、范思琪、吳曉菁、馬克・尼爾森、牛俊強、葉仁焜、王新蓮、李屏宜、張宏彬、曾建穎、劉振祥、彭賢祥、劉永仁等 15 位不同世代、跨領域藝術家共 47 件作品。本次我們節選了眾多藝術家其中五位,細品他們眼中的自己與池上土地。


《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展覽一隅。(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展覽一隅。(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展覽一隅。(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展覽一隅。(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1. 劉振祥,俯瞰印象之外的池上土地
 
資深攝影工作者劉振祥曾在 70 年代風起雲湧學運時期擔任攝影記者,也曾為林懷民、侯孝賢、楊德昌等對於影像嚴格要求的舞蹈家、導演拍攝劇照,作品定格下總是精準地捕捉人的情與感。而他與池上的緣分,從十多年前雲門準備舞作《稻禾》 時就開始了,當時創辦人林懷民在前期就請他親身來訪觀察四季風土,也跟著舞者們踩進田野嘗試體驗農務,接著幾年也陸續有來往池上。

前方兩件作品為劉振祥之作〈春耕〉、〈秋成〉。(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當劉振祥受邀駐村創作時,不同其他藝術家初體驗的心情,反而如同拜訪故友,因此,希望能夠記錄有別於一般人們記憶裡油綠、金黃稻田的池上基本印象。他在前後花了約兩年的時間,於不同季節造訪池上,騎著摩托車穿越附近的山頭看長濱海岸、遠觀瀑布和田野,綿延的稻田與景色促使他選擇透過動態空拍,以連續畫面紀錄土地的韻律。
 
這次展出的動態空拍影片,特別選擇到在海岸山脈山腳下與沖積平原接壤處,拍攝起伏多變的梯田,與平時觀光所見大片平緩稻田的景色有所不同。另外還有三幅靜態照片,分別拍攝了《春耕》如湖面的田地、《秋成》似編織一般的收割紋理,以及《驚蜇》長滿各色水生植物的大坡池。這也是他首次公開發表空拍系列作品!無論在地面掌握鏡頭,或在空中俯瞰大地,劉振祥總是透過畫面,訴說寬廣又細微的情感。


劉振祥,〈秋成〉,2020,相紙輸出,67 x 90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2. 牛俊強,陽光、時間、萬物的循環合一
 
藝術家牛俊強過去作品多以錄像為主,探討與創作的主題多與身邊所感有關,如自身的歸屬感、人際關係、盲與神性、消失與存在,對於無形的覺知細膩體察。駐村之前,恰好是狀態較不佳的時刻,他在蔣勳的推薦下來到了池上,在敞開門扉就見中央山脈、海岸山脈的住所,才發現原來城市生活久了,不自覺地身體和心都逐漸緊繃。
 
「我們常常忘記農業是很迷人的,當人類開始播種,也代表著祖先們開始感受到四季、時間的變化和孕育這一切的力量。」牛俊強說。


右為牛俊強〈池上1〉、左為〈池上2〉。(Photo Credit:Peiling Lin)
 
那段時間,敞開自己與環境連結,他漸漸重新感受到內在的想法,思考至萬物本質。因為與以往駐村經驗截然不同,直到回到台北沉澱了半年、好好的消化後才決定開始創作,《池上1》、《池上2》兩件作品都在嘗試表達池上的「陽光」,「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陽光,記得某天要出去倒垃圾,偶然看到傍晚的陽光從中央山脈灑落,遠方燒著稻穀,陽光穿過煙,前方路上的婆婆走著走著突然停駐,遠方有幾隻狗在吠叫,這一切的時間、自然、人,全都融合在片刻中。」
 
圖像的生成方式十分特別,兩幅以「圓」為軸的構圖,講述著光線作為媒介,引起感受日夜循環的時間感,其中《池上1》實際拍攝陽光下數張不同磅數的紙,運用光線穿透帶來的皺摺感表現山脈起伏,而《池上2》則是將稻田收割後剩下水面、山景映射的場景抽象化,運用稻穀等物件灑落紙面遮擋,讓陽光曝曬紙張一個月,在自然物理現象下,流露時間。


牛俊強,〈池上2〉,2020,複合媒材,130x130(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3. 曾建穎,若禪修般獨思創作
 
藝術家曾建穎擅長以水墨、重彩等東方媒材及元素創作,融合古典媒材與當代藝術,作品細膩的構圖與線條裡,隱含著荒謬與虛無的元素,可見其中對人類社會、人的精神狀態細緻琢磨描繪。


左至右為曾建穎之《斫竹圖》、〈面壁圖〉、《伏虎圖》。(Photo Credit:Peiling Lin)
 
駐村期間,身處優美的山水,卻也靜如孤島,這讓曾建穎感受到內在情緒、感受更加清晰易見,如此安靜接近於冥想、修行的過程,使他突然理解了過去不能感同身受的古典「禪畫」意境,以此為靈感創作了《斫竹圖》、《伏虎圖》、《面壁圖》等作品。


曾建穎,〈面壁圖〉,2021,紙本設色、墨、礦物顏料,78x60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4. 劉文瑄,行為藝術般浸身自然
 
視覺藝術家劉文瑄熱衷於自由塗畫(Drawing),也經常挖掘各種日常紙品、素材進行創作,如她曾經大膽的用了上萬張古根漢美術館空白門票創作雕塑般的藝術《我是劉米亞》。過去曾赴美攻讀藝術的她分享,或許是學院的訓練,過去她總認為「藝術性」先行於「人」,來到池上後,反而感覺到「人」才是最重要。
 
2019年,她在池上創作了一系列地景塗畫攝影,雖然最後是以平面攝影的方式呈現,但其實整個過程酷似行為藝術,當下的感知無比重要。她和工作助理騎著車,穿梭在池上的荒地、田野、巷弄,直覺式的搜索與感知土地散發的訊號,到了似曾相識或有連結感的地方,她便停下車,記住這裡,回到住所沉澱感受後再設想創作。
 
一系列三件作品《之間:芒草叢.鳳林》、《之間:石頭.鳳林》、《之間:消波塊.鳳林》,分別以電火布、白紙、白色封箱膠帶現場創作,其中在消波塊創作的大型作品,更是三人合作,費時一週手工黏貼完成,但這樣的身體經驗,自己的主體性、與自然對話的關係,都使藝術有了不同的意義。


左至右為劉文瑄作品《之間:消波塊.鳳林》、《之間:石頭.鳳林》、《之間:芒草叢.鳳林》。(Photo Credit:Peiling Lin)
 
5. 劉永仁,就像呼吸一樣  以抽象畫下直覺感知
 
曾經羈旅義大利 8 年,從具象走到抽象,藝術家劉永仁在 1996 年回台後開始以「呼吸概念」作為創作思考核心,抽象的繪畫與呼吸吐納、意識流動息息相關,他曾分享「藝術創作必須要持續的,因為藝術家用他們的觀察表達他們所見」,多年來以抽象語彙凝聚生活時空的感知、再轉化表達,在創作的當下使自己進入純粹的直覺,而非知性思考的狀態。
 
劉永仁出生於池上,對這片土地在熟悉不過,但旅歐回台後多在北部生活,駐村期間他曾說:「一個地方待久了,有些結會打不開,換個空間才能再將心智往外拓展」,回到故鄉,也接收到了不同的想法和感知,以油彩、複合媒材創作了《通透・呼吸》、《我的池》、《獨行之一》等三件作品。其中特別可感受到運用鉛片、蜂蠟的《通透・呼吸》映著池上燦爛而平靜的陽光,而描繪大坡池及池上山影的《我的池》,創作時更喚起藝術家兒時在池上划船採菱角的記憶。



劉永仁,〈我的池〉,2021,油彩、畫布(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本次展出的藝術家們,駐村期間皆住在池上藝術村的兩處基地:隱於村民聚落的「大埔工作室」,以及被萬安村悠美稻田包圍的「龍仔尾工作室」,他們個別待上約一個月不等的時間,在自然光灑落的居所,和池上周圍的山與田之間創作,彼此藝術風格迥異,看待池上的角度也不盡相同,卻紛紛照出生活在這裡時,回歸內在的平靜與美好。
 
農夫胼手胝足的身影、四時節氣的變幻,在攝影的瞬間停格留存;快意揮灑的水墨有大山大水的豪邁,亦有夏日貓兒的靈動慵懶;以膠彩描繪藍色夜空的皎潔月光、以原子筆細膩刻畫眼前令人安心的山景。


蔣勳,〈山醒來了〉,2017,油彩、畫布,110x288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蔣勳,《小暑畫貓》, 2021, 水墨紙本, 35x56.3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張蒼松,〈胼手胝足 1〉,2018,攝影,57 x 32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范思琪,〈 謝謝你都在〉,2020,原子筆、紙,26x36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吳曉菁,〈池上行旅-稻穗〉,2019,墨、礦物顏料、洋⾦箔(⻘⼝)、壯紙,24.3 x 24.3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張宏彬,〈夕陽餘暉〉,2020,水彩,37x75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李屏宜,〈Breathe-wave-山〉,2020,油墨、Fabriano版畫紙,60x90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王新蓮,〈池上NO.1〉,2020,宣紙、墨汁、水溶性油彩、冷蠟、畫布,140x105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劉文瑄,〈螢火蟲之詩〉,2021,螢光壓克力顏料、紙(壓力罩裝裱),75 x 75 x 17 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馬克·尼爾森(Mark Nilsson),〈稻米〉,2019,木板、壓克力顏料,30x55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葉仁焜,〈月夜 III〉,2019,水墨 、膠彩、銀箔、畫布、絹,60×60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彭賢祥,〈實石虛石〉,2021,鋼珠筆、水彩紙,153.5x96cm(Photo Credit:台灣好基金會)
 
如同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所說:「和其他藝術村不一樣,『池上藝術村』是以聚落形式構成的有機體,藝術家在池上潛心思考、創作,同時,也與社區居民生活、互動,貼近土地,轉換成為他們的創作能量。」池上行旅日常生活的一景一物化為畫裡永恆的風景,金黃稻浪與靜謐山脈交織的和諧呼吸,每幅作品各有姿態與故事,把池上的美好深刻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
展期:2022.5.7~2022.11.6
地點:台灣好基金會×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時間:週三~週日10:30~17:30
電話:089-862089 
票價:50元/20元(學生及65歲以上)/池上在籍免費
導覽:週六/週日下午3點免費定時導覽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