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OKYO TOILET 散布東京澀谷 17 個地點,其中就屬「裏参道公廁」最為隱密,位在首都高速公路下,一旁為腳踏車及機車停駐空間,對於狹小又不明顯的基地位置,Marc Newson 認為最重要的即是讓這間公廁散發安心感。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結合日本傳統與當代建築工藝
提到 Marc Newson,這位曾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被譽為「為世界創造曲線的人」,其設計最為人津津樂道就是經常實驗新技術與結構,對於材料、工藝非常敏銳,總能創造出簡練又獨具一格之作,設計領域小至家具、器皿、時尚配件,大至汽車、機艙等等,作品更受到 MoMA、龐畢度等美術館典藏。

設計師 Marc Newson (Photo Credit:Prudence Cumming Associates, Gagosian)
在雪梨、東京、巴黎、倫敦工作與生活過的他,這次回到東京,希望建築能呼應日本建築特色。
對「裏参道公廁」最受矚目屋頂的設計,Marc Newson 說「在我的 TOKYO TOILET 設計中,銅製 Minoko 屋頂靈感來自這幾年旅行日本時遇見的建築,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非常仰慕的工藝技術。」他使用木材作為屋頂架構,並以銅金屬包覆表面,讓人不經想起他曾創作的經典設計椅《Lockheed Lounge》(當時他先用固態泡棉塑形,接著手工接合數片鋁板卻創造出無縫般的細緻表面),兩者都有著過人的工藝精神。援引傳統建築特色,也勾動日本人潛意識中對神社、茶室等場域舒適寧靜的感受,達到抹去公廁晦暗印象的效果。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有趣的是,屋頂雖然汲取於傳統,但結構上 Marc Newson 特別選擇日本當代建築常用的清水混凝土為主體,平整的混凝土階梯則搭配古早韻味的砌石,建築中也經常可見現代與傳統元素對話。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如淡藍綠色的太空船!明亮、乾淨的室內廁間
走進內部則與立面傳統意象截然不同,男廁、女廁、多功能廁所等三個空間中,以青瓷色(這也是 Marc Newson 最喜歡顏色之一)單色呈現簡潔、衛生乾淨之感,圓角收邊線條、鑲嵌燈光於天花板與牆面縫隙之間,帶有 Marc Newson 流線型又具有未來感的設計語彙,仿若走進一座太空艙,也為空間帶來柔和而自在的氛圍。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雖然這座 TOKYO TOILET 位置並不顯眼,但 Marc Newson 說,「我希望這座在澀谷的廁所,能成為奇妙且非常有用的所在,就像許多隱藏在這座城市中的寶石一樣。」


(Photo Credit:Satoshi Nagare)
■ Urasando Public Toilet(裏参道公衆トイレ)
編輯/林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