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在氣候不斷變遷的當下,未來的建築該長甚麼樣?人類可以在怎樣的空間中生活?在都市尚未被規劃的空地上,能夠建構出什麼模樣的展演空間?建築美學可以和商業建設、都市規劃如何合作?這些答案,或許可以從丹麥正在進行的移動式實驗建築——「願景穹頂」(Dome of Visions)窺見一二!相當碰巧的是,在整個建築裝置遷移至奧胡斯城(Aarhus)的前夕,MOT/TIMES 線上誌特派記者參加了設計團隊在哥本哈根港的告別派對,藉由以下的採訪報導與獨家拍攝的現場影片(在文章最後,但先不要偷看喔),看看這個開始改變丹麥市容的實驗性建築吧!

集結許多哥本哈根著名景點的市中心港邊,今年 3 月開始,籠罩著一股外太空般的奇幻氣息,因為一個直徑 21 公尺、高10.5 公尺的巨型透明圓頂建築,大剌剌地「降臨」在克羅耶廣場(Krøyers Plads)上;未來感十足的肥皂泡泡造型,和周圍景觀顯得格格不入,卻又讓人眼睛一亮。

(Photo Credit:Søren Aagaard)

(Photo Credit:Ruth Lee)

原來這是北歐最大的建設集團 NCC 和兩位建築師合作的計畫──「願景穹頂」(Dome of Visions)。年輕的丹麥建築師Kristoffer Tejlgaard 和 Benny Jepsen,受到美國未來主義(Futurism)哲學家、建築師兼發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穹頂建築(Geodesic dome,請見文章註釋 1),以及「少費而多用」(more with less)的理念所啟發,於是在哥本哈根港邊打造了這麼一座球型穹頂,企圖探索未來人類居住在這個溫室的可能性。
 

「少費多用」的生態建築設計原則

「願景穹頂」以木頭做為骨架,再覆以透明的PC 耐力板(polycarbonate sheet)。一片片的耐力板經過數位控制切割後,尺寸標準化減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費,2 位建築師更捨棄密封膠、改以魚鱗片方式交疊牆面,不僅能有效地遮風擋雨,但最重要的是,當這項建築計畫結束後,所有板材皆可重新再利用。除了牆面設計外,整個溫室並不採用人工空調,而是以磚土、陶土、馬糞和亞麻油混合製成的水平式移動爐,輔以瑞典特製的液態氣加熱幫浦,就可以達到暖氣的功效。

穹頂裡頭也是以木料作為空間佈置,並且分割成上、下兩層樓,1 樓是特殊空間感的木造展演會場,旁邊還有個種植著花草樹木、綠意盎然的小花園,讓人一踏入空間也能感受到清新自在,2 樓則是個工作室空間,不只擺設了丹麥設計師打造的家具,處處還撐著可讓人悠閒談天的大陽傘,對今年春天姍姍來遲的丹麥來說,彷彿也寄託了對溫暖的嚮往。若是下起雪,空間當然變得寒冷、視線也會被積雪遮蓋,但若是個艷陽天,溫室內的溫度隨之上升,透明的帷幕更讓人可以望透四周的好景色。

  

「願景穹頂」室內空間實景。(Photo Credits:Ruth Lee、Kristoffer Tejlgaard + Benny Jepsen)

 

在這個巨型的透明球體建築裡,綠意盎然的植栽種滿了各個角落,隨處可見丹麥人民倚坐在樹叢旁談天說地,甚至也成為另類的辦公場域。(Photo Credits:Ruth Lee、Kristoffer Tejlgaard + Benny Jepsen)

「願景穹頂」的建造過程以及藝文活動表演花絮。(Video Creit:NCC、Kristoffer Tejlgaard + Benny Jepsen)

為丹麥市容與文化注入活力

計畫的發起團隊希望,「願景穹頂」不只是個溫室,更是一個辯論的平台和開放的舞台,因此有許多的座談、表演、音樂會、晚宴等等文化活動都在這裡進行。除了建築、藝術與文化功能,這個展演空間也豐富了港邊的風景,相較於對岸方方正正的「哥本哈根皇家劇院」(The Royal Danish Theatre)以及旁邊有著博士帽形狀的「哥本哈根歌劇院」(Copenhagen Opera House),在不同季節與時間欣賞「願景穹頂」,都有著不同的視覺體驗:當夜幕漸黑,打著燈光的穹頂就成了港邊閃耀的一顆珍珠;白雪覆蓋時,穹頂猶如愛斯基摩人的冰屋;艷陽高照時,穹頂微微映出湛藍的天色和海水,同時投射出變化多端的光影。(Photo Credit:Peter Wagner  Lassen)

燈火通明的「願景穹頂」在夜晚時分的哥本哈根港邊,宛如閃閃發光的寶石。(Photo Credit:Kristoffer Tejlgaard + Benny Jepsen)

極簡的設計加上永續性綠能建築理念,讓整個巨型球體建築在短短的 2周內,就能從無到有地構築出來,下一站將前往丹麥第二大城的奧胡斯(Aarhus),勢必將為該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帶來另一重的都市景觀衝擊和文化刺激!

突破建築窠臼,激發對未來的想像

「願景穹頂」在哥本哈根的最後一天,發起團隊特別舉辦了一場告別派對,並邀請到主持計畫的 NCC 總監 Martin Manthorpe 與建築師,和大家分享他們的理念。Martin Manthorpe 提到了這是一個多面向的實驗,或許不是一個最終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概念新穎的願景穹頂確實體現了數個面向:將原本十分天馬行空的建築概念落實為實體建築,將一個都市空地轉化成創意和美學的舞台,更因為這個實驗計畫,使建築師、建商和都市規劃得以互相聯結、多方合作,在金融風暴後製造了可能的商機。

 

「願景穹頂」建好後,很快地便成為丹麥市民攜家帶眷同樂、小朋友運動嬉戲的好去處。(Photo Credits:Kristoffer Tejlgaard + Benny Jepsen)

除此之外,北歐建築和設計的趨勢,近年來都不離創新、實用性、永續性、綠色環保等主題,也結合一直以來人本的重視,因此,「願景穹頂」特別以「環保、永續發展和未來建築」為設計核心,突破了室內空間運用和建築外觀材質的既定限制,更提供了市民另類的都市體驗和藝文舞台,同時激發了許許多多對於未來可能性的對話和思考!

建築師 Benny Jepsen 也表示,作為改變和創新的先驅,總是需要更多的勇氣,來突破現階段的框架、傳統和習慣,以保有打造更好未來的願景!「願景穹頂」無疑是一場大膽創新、實驗未來,且深具豐富理念的建築展演,即便只是暫時的建築裝置,但他相信,這並非曇花一現、過眼雲煙,而是讓每個有機會與其互動的人,都不斷受啟發、產生美好願景。

最後透過特派記者的鏡頭,看看更多「願景穹頂」的內部環境吧!(Video Credit:Ruth Lee)

編輯/黃伊筠

Dome of Visions

註 1:
1985年,英國化學家 Harry Kroto、美國學者 Richard Smalley 與 Robert Curl,發現了由 20 個六邊形及 12 個五角形構成的「碳六十 C60」,更在 199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由於這個有如足球般的空心結構,狀似巴克敏斯特‧富勒於 1967 年設計的蒙特婁世博會美國館、現在的「蒙特婁生物圈」Montreal Biosphere」,因此將它命名為故命名為巴克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簡稱為「巴克球」(buckyball)或富勒烯(fullerene),以推崇巴克敏斯特‧富勒對球體結構研究的鍥而不捨。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