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愛日本超現實主義動畫日本導演今敏在電影《盜夢偵探》裡的超現實風格,肯定不能錯過亞紀藝廊全新聯展「盜夢者 Paprika」。
 
以今敏電影為展名發想,從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設計傢俱,到篠山紀信、橫尾忠則聯手創作的攝影創作,此展匯集多位經典大師與當代藝術家作品,讓大眾一睹藝術家是如何以創作體現從現實躍入夢境的狀態,又是如何透過自我衝撞,描繪出一幀幀超現實的魔幻傑作。
從去年(2021年)在泰德美術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巡迴展出的「跨越國界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Beyond Borders)」大展,到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由超現實主義小說出發的主題「夢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足見超現實主義熱潮依舊方興未艾。
 
然而,當我們要爬梳超現實主義時,必須回溯最初源起的達達主義,以及其背後對於佛洛伊德的潛意識夢境探索。一如超現實主義創始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曾說過:「超現實主義將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衝突消解,創造出一種絕對的現實——也就是超現實。」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透過不同藝術家的作品更能感受到超現實主義不只有一種解讀方式。(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同樣身為藝術家的亞紀畫廊經理藍仲軒表示,「提到超現實主義第一個躍入腦海的經常是達利,但有沒有可能所謂的超現實主義是針對藝術家個人的生命經驗或某一段特定時間。」
 
因此透過「盜夢者 Paprika」聯展,我們將能一一爬梳國內外不同藝術家對超現實主義的藝術詮釋,這次我們也整理出其中四大展覽亮點,邀大眾一起跳出思考的樊籬,感受更直覺的藝術。


懸掛於牆上的是曼雷最具代表性的光影攝影(藝術家稱之為 rayograph,即 photogram),這是他利用現成物件陰影結合底片顯影,所創造而成的作品《Électricité》(1931)。(Photo Credit:Chris Chen)

《Venere Mirror – Tribute to Man Ray》橢圓鏡發表於米蘭三年展館 2012 年「Kama-性與設計」展覽。這面鏡子(左)不僅是向曼雷經典雕塑作品《Venus Restaurée》(1935-1936) 和 1973 年與「Simon Cassina 」合作發行的《les grands trans-parents》橢圓鏡致敬,其形式與素材更記載了葛維納與曼雷深厚的情誼。(Photo Credit:Chris Chen)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亮點1: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讓藝術跳脫傳統框架化身傢俱
 
走進展場,第一個映入眼簾的肯定是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1890-1976)攜手義大利設計師迪諾葛維納(Dino Gavina,1922-2007),所打造而成「一隻凝視的眼睛」;這不只是件超現實主義立體雕塑,同時也是一張沙發。
 
在這次展覽中,能一睹義大利設計史上最重要的先驅者之一 Dino Gavina 與超現實主義大師 Man Ray,聯手創作的經典傢俱。此概念源於 Dino Gavina 在 1971 年提出讓超現實主義物體也能成為日常應用家具的「Ultramobile」行動 。而這件《Le Témoin》,最初來自 Dino Gavina 贈送給 Man Ray 一個橢圓形餅乾盒後,曼雷在作品上畫了一隻眼睛,並還給 Dino Gavina,此後《Le Témoin》不只象徵堅持不懈,也在意料之外變身一件務實的家具。
 
在此次展出的「Paradisoterrestre」的 re-edition 版本,承襲 1971 年的設計及製造方法,包含製造材料都與當年原版無二,唯獨眼睛部分是由人工手繪,即便細節每件不盡相同,但仍可被視為獨一無二的商品。


曼雷作品〈Le Témoin〉, 1971/2020, 木結構、合成皮、壓克力絹印、手繪,此為 Paradisoterrestre Edition。(Photo Credit: LIGHT+ 提供)

這次同樣有展出曼雷的作品〈Rue Férou〉,這是以當年他在巴黎工作室時,因燈泡散落各處,隨意套上硬紙板做成的燈罩,讓光線定向的概念,最終與 Dino Gavina 聯手,並交由 Giulietto Cacciari,所生產出第一個帶有鍍黃銅金屬支架底座的《Rue Férou》模型,此為 Paradisoterrestre Edition。(Photo Credit: LIGHT+ 提供
 
亮點2:台灣也有超寫實主義!不忍直視的近距離凝視
 
1930 年代因反戰而在歐洲興起,1940 年代因逃離歐洲的藝術家而流傳至美國,超現實主義既成為了抽象表現主義的養分,也進而蔓延至全世界。在長期以寫實主義為主的台灣,超現實主義於 1960 年代帶來了改變。這份變化不只發生在追尋抽象的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以相機書寫生命史的攝影家鄧南光(1907-1971)也同樣吸收了歐洲超現實主義理念,並結合自身風格,以非典型構圖與距離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實驗性紀實攝影作品。


鄧南光作品〈台大醫院眼科〉。(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亮點3:打破時代侷限!大膽而叛逆的超現實
 
近六十歲的藝術家侯俊明,出生於台灣戰後解嚴時期,自八零、九零年代起,他便以台灣花布作畫,描繪了許多大膽而叛逆的性器與詭異人物,並將性愛與暴力放進創作之中,不只突顯作品裡對身體的解放,也像是暗喻他極欲逃離當時相對保守環境的超現實概念。

侯俊明作品〈高更的女人〉1987, 花布油彩。(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亮點4:篠山紀信 x 橫尾忠則 兩位大師的超現實火花
 
在戰後同樣動盪的日本,攝影大師篠山紀信在攝影中同樣追尋著超現實主義的可能性,而他的超現實實踐更像是從現實的一種超脫。比如這次展出由篠山紀信拍攝、橫尾忠則以螢光顏料在模特身體作畫的奇幻人像,便以鮮豔色彩詮釋而成。

除此之外,超現實主義也同樣棲身在許多年輕日本藝術家與台灣藝術家之中,包括像 1983 年出生的 Ebosi Yuasa,以一個出身在戰前的虛擬畫家身份進行創作,並透過畫作描繪錯亂的歷史時空等,同樣非常精彩。


篠山紀信作品。 (Photo Credit:亞紀畫廊)
 
「盜夢者 Paprika」聯展
 
展期:即日起至 6 月 18 日
地點:亞紀畫廊(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 79 巷 38 號)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12:00 - 19:00
藝術家:陳昭宏 Hilo Chen、鄭在東 Cheng TsaiTung、迪諾葛維納 Dino Gavina、侯俊明 Hou ChunMing、令詠 Ling Yung、曼雷 Man Ray、水上愛美 Mizukami Emi、篠山紀信 Shinoyama Kishin、鄧南光 Teng NanKuang、植田正治 Ueda Shoji、Ebosi Yuasa
展覽合作:LIGHT+ 歐洲當代設計燈飾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