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工藝遇上時下最流行的 3D 列印技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的「工藝新貌跨領域創作應用計畫」至今已邁入第 6 年,此計畫藉由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的跨界合作,不但幫助工藝產業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也讓設計透過工藝而具體化。

日前,今年度的成果終於發表,今年首度結合科技潮流的創新技術,並運用不同的素材和技法,打造出保有細膩、近乎手工質感的設計作品,未來還能採量產方式大規模行銷,這也是今年計畫與以往最大的不同。

在工藝新貌成果發表會上,看到台灣四組文創設計團隊分別與不同技法領域的工藝師,完成多件融合東方意象當代的實驗性作品。

周育潤與陳高明合作,運用框型作主題構思,打造一系列以「Frame」為名之作品。透過竹材彎曲特性展現出流線的現代工藝;而利用模具烤彎製作的方式,也落實這次計畫中期待量產化的訴求。

例如設計師周育潤與工藝師陳高明合作,運用竹材彎曲的特性打造、架框的沙漏狀鏡子和桌椅組合,透過工藝技藝達到打造圓潤造形。美好研創擷取台灣特有的「窗花」雕飾,轉化為家具椅凳上的扭曲對稱圖騰,或是以竹編傳統工藝結合 3D 列印技術,製成當代設計的燈具。

另外帶古典風格的,還有將古代書法元素,結合具傳承特色的鑲嵌工法,同樣也在這次的餐具主題中,展現古今融合的意象。

竅門設計的設計師王俊隆、何忠堂結合江承堯工藝師的彎管技法,將生鐵或不鏽鋼塑造成精細簡約「圓環」桌椅。並以「X 3」、「X 2」之名的環形拼組概念,用平板包裝的方式思考,所有零件都可自行組裝,也能輕鬆搬移。

美好研創的林曉瑛設計師與工藝師邱錦緞以竹為素材,再融入工藝概念和細膩手法,打造既傳統又具當代設計風格的一系列竹製居家產品。有著鐵窗花飾的竹椅腳(左圖)採用扭曲工法,使竹的支撐度可比鐵製椅高 3 倍以上;而桌燈則運用 3D 列印技術再製故宮古花瓶胎體的形象,覆以精緻的竹編工藝組合而成,創造竹材質與 3D 列印的對話。

藝拓國際與工藝師黃宗帝合作的餐具,以木銀鑲嵌及貼鑲嵌技術展現古代狂草書法元素,打造出有字樣裝飾的傳統實用茶具。

在這項行之有年、工藝師與設計師的交流裡,看到許多設計師與工藝師積極為設計實踐的堅持,更讓工藝傳統有了新的設計生命。

編輯/黃心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