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作為最大歐洲的城市,又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數百年來早已積累了不同時期的風格建築,從傳統到現代,隨處亂走,都可以與大師級的作品巧遇,簡直可以說是一本建築教科書,而自 2004 年起,每年的倫敦建築嘉年華 (The London Festival of Architecture,簡稱 LFA) ,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建築迷來朝聖,今年大量的設計裝置、建築與活動,讓我們得以反思倫敦戰後建築的未來,同時也替我們溫習了一回倫敦建築歷史,究竟有哪些值得矚目的重點呢?這次我們也親自到現場直擊,快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倫敦為國際大都會,一直是世界級建築師大展身手的競技場,而今年 6 月 1 日至 30 日在倫敦甫落幕的倫敦建築嘉年華更是悄悄走過 13 個年頭,如今已成為歐洲最大型的建築盛會,有感於倫敦豐富的建築遺產,今年以「記憶」為主軸,舉辦超過 450 場活動,包括像是展覽、講座、裝置藝術、城市散步、工作坊無一缺席,且規模更勝往年。


倫敦是全世界建築的中心,城市中早已遍布眾多大師的作品,而每年的倫敦建築嘉年華更是建築迷們趨之若鶩的盛會。(Photo credit:LFA)
 
歐洲最大的年度建築盛會
 
策展人 Tamsie Thomson 說:「倫敦是全世界建築的中心,舉辦倫敦建築嘉年華的用意不僅是為了突顯優秀建築師的才能,而是期待建築師、開發商及社區三方能夠共同合作,進而改變這個城市。」今年嘉年華的亮點之一,無非是邀請到了幾位重要建築師像是 Richard Rogers、David Adjaye 和 Daniel Libeskind 等人,在設計博物館不同場地和民眾對談,十分精彩!
 
來倫敦郊區啜飲一口悠久的藝術氣息吧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倫敦南邊的杜爾維治美術館 (Dulwich Picture Gallery),不只是英格蘭首間公立美術館,美術館今年為慶祝其 200 歲生日,館方還和倫敦新銳建築團體 IF_DO 合作,在美術館前的草地上建造了一座名為「Dulwich Pavilion」的木構快閃建築,除了是間酒吧和咖啡館外,也是音樂與舞蹈的表演場地,建築師以  John Soane 爵士時期的美術館出發,設計出這棟具多功能且開放的公共空間,極具詩意。


杜爾維治美術館平時是市民休憩與藝術家的展演空間,與倫敦新銳建築團體 IF_DO 合作的「Dulwich Pavilion」的木構快閃建築,讓市民們也成為藝文風景的一部分。(Photo credit:吳曜宇)
 
歡迎回家,重塑居住的記憶
 
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Sanctum Ephemeral》,是由藝術家 Mark Aitken 所創作的攝影裝置計畫,主要是因倫敦郊區蘭貝斯 (Lambeth) 的居民希望能保留這個由左翼建築師所設計的集合住宅,Mark 還特地採訪了多位居住在這個社區的居民,以大型攝影作品張貼在建築外牆的方式,再現居民們的日常生活,也藉此表達他們的訴求。
 
此外,六月六號這天,正好是瑞典的國慶日,來自斯德哥爾摩的 White Arkitekter 建築團隊,在東倫敦的藝術空間裡,訴說著他們「新基努那」(New Kiruna) 的計劃,這是一個始於 2012 年並預計於 2033 完成的龐大計劃,基努那是瑞典北部的礦城,大部分居民都從事與採礦相關工作,如今因為城市腳下的礦藏,當地政府興起向東遷都的規劃,人口雖僅有18000人,但從土木建設到都市規劃都涉及廣泛,這是個有趣的課題,究竟瑞典人會放棄原本賴以為生的工作,還是願意搬到另一個地方,重新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呢?


倫敦皇家藝術學會時常舉辦以建築為主題的展覽,右圖為「Futures Found」展覽現場,各種建築的故事在這裡陸續上演。(Photo credit:吳曜宇)
 
關於國宅的新想像
 
近年興建社會住宅的政策成了許多台灣縣市的選舉政見的火熱主題,停留在倫敦的期間,恰好碰上倫敦國宅格蘭菲塔的意外,帶給世界各國在興建社會住宅時更多省思。

為了能更深入,這次我們也參加了一場在丹麥大使館舉辦的講座,使館請來哥本哈根市政府的首席城市建築師 Tina Saaby,分享北歐國家在社會住宅的經驗。特別的是,「人文尺度」(Human Scale) 向來為北歐國家的精神,因此在蓋社會住宅的同時,也會考慮到兒童、鄰居和興建成本等各項因素,Saaby 同時提到,大部分的丹麥人其實並不喜歡住在高樓大廈裡,也因為如此,在北歐的大城市亦很少見到如倫敦金融區的高聳玻璃帷幕建築。更重要的是,還要考量到外型美觀、兩面室內採光,以及不能過於顯眼,讓人一看便知這是社會住宅,要思考的細節還真不少!


這次維也納應用美術大學建築史教授 Liane Lefaivre 和倫敦學院大學的建築系教授 Murray Fraser 對談的奧地利文化中心,是充滿綠意的建築,十分適合在此討論社會住宅的發展。(Photo credit:LFA)
 
另外一場在奧地利文化中心舉辦的講座,則是邀請了維也納應用美術大學建築史教授 Liane Lefaivre 和倫敦學院大學的建築系教授 Murray Fraser,比較倫敦和維也納兩地社會住宅的發展。

不只如此,也走訪了皇家藝術學會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展覽《Futures Found》,藝術學會除推廣視覺藝術創作外,也有各種與建築相關的展覽與講座等活動。這項展覽藉由六個個案研究,運用錄像、音樂、文學及藝術等手法,來探討戰後社會住宅、社運和居民之間的關係,熱鬧非凡。

跟上都市計畫的腳步,看看你家周遭開發案
 
你知道嗎?新柯芬園市場 (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是英國最大的果菜與花卉市場,在七零年代遷到現址後,除提供許多工作機會外,還供應了倫敦地區四成的蔬果銷量,因此倫敦人餐桌上絕對少不了來自此市場的新鮮食材。50 年後市場早已變成溫沃斯 (Wandsworth)地區的一部分,如今面臨再開發,市場藉由這次倫敦建築嘉年華的機會,也邀請市民一同與攤商、建築師與開發商面對面接觸,並放映由地方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紀錄片。


近牛津街的非營利組織新倫敦建築 (New London Architecture),時常舉辦各種與建築、城市規劃與土地開發等活動。(Photo credit:吳曜宇)


這次倫敦建築嘉年華期中展出的《Transforming The Boroughs》展覽,讓人有機會一窺英國建築的演變歷史,民眾也可以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入的了解。(Photo credit:吳曜宇)
 
離開倫敦前,還不忘特地拜訪了近牛津街的非營利組織新倫敦建築 (New London Architecture),這時常舉辦各種與建築、城市規劃與土地開發等活動,一走進大樓裡,映入眼簾的是《The New London Model》和《Transforming The Boroughs》兩檔展覽相互呼應。倫敦由 32 個行政區 (Boroughs) 和倫敦市 (City of London) 所組成,如今這些區域有許多開發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進展著,參觀民眾得以透過可觸控的互動式螢幕,了解自己所居住區域的規劃進程。

倫敦的美好建築一次展會真看不完,不只是在倫敦建築嘉年華期間,平時也都該來與倫敦與建築來趟小約會!

編輯/ 黃品嘉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