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也沒有一棟建築能如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般,讓世人引頸企盼超過百年未完工,仍心甘情願繼續等候,雖然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 • 高第(Antoni Gaudi)在有生之年未能將聖家堂完成,但好在,他對聖家堂的美夢,至今仍有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工程團隊在為他堅守,他們以高第的藍圖理想為皈依,不曾一刻停止追尋。
 
從開始建造至今,135 年一晃眼過去了,究竟聖家堂何時能完工?不只全世界的人好奇,或許連高第,也沒有標準答案,但好在貼心的他,在草圖、模型中皆偷偷預留下了許多線索與伏筆,所以儘管 1926 年高第不幸在一次車禍中喪生,後世的建築師們也有跡可循。然而,要完成這棟彷彿出自上帝之手的建築,談何容易?背後默默付出的建築團隊心聲,恐怕也只有現任聖家堂建造總監 Jordi Fauli 最為了解!MOT TIMES 此次十分幸運能在台北訪問到 Jordi Fauli,讓我們從他的口中找到答案吧!
如學者般的氣質,是對聖家堂總監 Jordi Fauli 的第一印象,採訪當天,穿著正式西裝的 Jordi Fauli ,斯文有禮地和大家問候,一開始甚至有些靦腆,但讓人忘不了的是,採訪時當他講起投注了多年人生歲月的聖家堂時,眼中彷彿閃耀著熾熱的光芒,我確信,那是只有在找到摯愛時才會出現的眼神!而採訪到最後,Jordi Fauli 更是玩心四起,在聖家堂的模型間來回穿梭,那份藏不住的自豪與喜悅,無論是對聖家堂與高第,都讓現場的人也都能感染到那份滿滿熱情。

如同高第投注了 43 年的半生歲月在聖家堂上,1992 年畢業自加泰隆尼亞科技大學建築高科技學院的 Jordi Fauli ,也自 1990 年起,從一個 30 多歲的年輕人,至今在聖家堂工作了快 30 年,過去他也曾發表過許多關於高第建造聖家堂的演說,與其說這是做一份工作,不如說,更趨近於一種藝術創作吧?

當天他也雀躍地和 MOT TIMES 分享了許多心路歷程,一般人看似冰冷的模型、線條與設計圖,在他眼中竟是那樣美麗而喜悅的存在,初次來到位於華山的《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 165 週年大展》現場,在地球另一端再次與聖家堂相遇,Jordi Fauli 會有什麼樣的感觸呢? 一起來聽聽吧!
 
Q:這是你第二次來台灣,請分享你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A:上次來台灣是為了高第的另一個展覽和演講而來,但那已經是 19 年前了!那時的記憶已經不太清楚,但我認為台北是個很有趣又充滿活力的地方,尤其是融合許多新與舊的不同建築樣貌。


位於巴塞隆納的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是知名建築師高第傾一生之力建造,儘管蓋了135 年卻尚未完工的教堂,每年吸引超過 450 萬人次參觀。(Photo Credit:時藝多媒體)
 
Q:你從 1990 年起即開始替聖家堂工作,對你而言這份工作的意義為何,最喜歡這份工作的什麼地方?
 
A:1990 最早以前我只是首席建築師的助理,如今有機會當上總監,在這裡工作非常有趣,因高第留下了很多媒材線索,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來研究,如何運用這些線索與草圖去打造模型,以完成教堂的建造與高第傳奇的追尋。
 
對我而言,這份工作是「愛」,也是「責任」,不斷探索高第的過程也非常有趣!所有參與其中的專業建築師、工程師、木匠等,也都為了共同的目標,並懷抱著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種完全追尋高第的情懷。不只如此,建築本身也同樣具備精神上的意義,希望能傳遞給世界各地前來的訪客,所以說不只是責任,這棟建築本身所存在的精神意義,也讓我們折服不已,因此我們所作的一切,皆是為了追尋高第希望用建築傳達的精神。

Q:依據你的個人觀點,請舉出一個高第有別於其他建築師的一項特質?
 
A:我認為高第是一位充滿紀律的建築師,且擁有豐富多樣的特質,但最重要的是,能解決問題與需求。對他而言,建築的平衡結構非常重要,但同時,他對施工建造、色彩的表達、形式的延續性等也不忘講究,可說是一位能將所有建築元素,透過一種解決方式和諧統整的建築師。
 
更特別的是,高第的建築能夠傳遞給人們一種「好感」(Good Feeling),人總是他設計時非常重要的考量,不管是那些會走入建築的人,或是純粹欣賞作品的人,高第希望大家能喜歡他的建築創作,且能因而感到快樂。高第曾說過:「未來將有許多人會走入這棟建築,來看我們究竟在做什麼,人們之所以會來,無非是希望來聖家堂感受『舒適』和『好感』。」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導師!聖家堂中高第把對自然的觀察應用在其建造、色彩、結構中,希望能讓人走進聖家堂的人能感受到好的感覺。(Photo Credit:時藝多媒體)
 
Q:你如何看待高第當時領先了他的時代的建築語彙
 
A:事實上,他當時根本未曾有過希望超前時代的企圖!只是單純想追本溯源和尋求真理,由於高第擅長於學習自然,且能看見自然界中未曾被發掘的部分,並透過幾何手法將其應用在建築中,因此能遙遙領先所處的時代,他當時所想到的結構,很多是久遠後世的建築師才有辦法想到。當他從自然中尋找到一些新的、人類未曾發現的東西,就會翻譯大自然的語言並心想:「噢!我要來將它重製在建築中」(編:但要翻譯自然可真不容易啊!)那當然,所以高第也可說是個天才啦!(笑)
 
Q:對你個人而言,如果要簡單敘述高第的風格 (Style) 的元素,你會怎麼形容呢?你個人最喜歡高第作品的哪個特點?最喜歡的作品為何?
 
A:依我來看,高第的建築風格可說是出自於大自然、富含動能、平衡結構,和擁有豐富的色彩等。當大家看到高第的建築時以為是全新的概念,但其實並不全然,因那些其實皆早已存在於大自然中、都是大家早已非常熟悉的事物。至於喜歡高第的作品哪一點?我覺得這不可能分割來看,我喜歡它們的動能與色彩,舉例來說,像《米拉之家》(Casa Milà )雖然沒有顏色,但是它充滿動感的陽台設計就非常新鮮。
 
而高第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大概還是聖家堂吧!其它喜歡的例如:科隆尼亞小教堂(Cripta de la Colonia Guell)也不錯,除了喜歡它平衡的結構,更重要的是,走入其中的所帶來的親密感,邀請你想要禱告的欲望。(編:你可否形容你自己去科隆尼亞小教堂的經驗?)因我住離那很近,只有20分鐘的車程,因此很常去,去到那時,會感覺心彷彿被打開了,整個建築彷彿正邀請你在神的身旁坐下……每一次去,我都覺得離教堂更近了點!

Q:你覺得如果高第還活著的話,他對聖家堂有什麼樣的評語呢?他會想要改變些什麼呢?
 
A:我猜高第不會改變任何東西!(斬釘截鐵)因從開始建造聖家堂起,雖然專案計畫可能會改變,但高第卻從未改變過任何已蓋好的東西。假如高第還活著,當然,我也不敢確定,但看到聖家堂應有辦法認得出自己的作品吧?!也會認同是按照他的理念所打造,但或許,還是會希望能更好吧?可能高第會指出:「這部分怎麼蓋得好像不完全一樣耶?」(笑)


早已料到無法在有生之年完成,高第特別留下了個人的建造法則,還有許多 1:10 和 1:25 等不同尺度的模型,讓後續的工程人員可以依樣畫葫蘆地建造。(Photo Credit:MOT TIMES)

Q:你覺得在建造聖家堂的過程,最困難的部分為何?翻譯他的草圖與模型等應是很困難的工程吧?
 
A:困難沒錯!但那就是我們的工作啊(笑)蓋聖家堂當然不簡單,因高第留下來的挑戰並不小,加上,聖家堂又是一棟具有紀念性且舉世聞名的教堂建築,但好在高第有留下一些方法,讓我們能依循。

聖家堂對高第而言不只是夢想,他還留下了許多的文件、草圖、設計圖與幾何模型等,因他非常清楚未來聖家堂將會被完成,所以他留下來了許多件建築線索,希望能讓未來的建築師也能應用在類似的建築中。(編:但現代的科技應也幫忙不少吧?讓整體建造快多了!)沒錯!我們後來的建造很多都藉由新科技的幫助,我個人也是,現也常使用科技來處理建造工作,像我就常像這樣在平板電腦上畫圖啊!(立刻在螢幕上比劃了起來)


超認真! Jordi Fauli 當天也開心地從背包中拿出他隨身攜帶的聖家堂書籍以及平板電腦中的建造工程圖與我們分享,今昔對比聖家堂的各種樣貌。(Photo Credit:MOT TIMES)
 
Q:大家都非常關心,聖家堂建造這麼久仍無法完工的最大原因為何呢?
 
A:錢!(簡短有力)因我們沒有建造聖家堂的所有資金,聖家堂的建造目前是仰賴世界各地大眾的金錢捐獻,所以究竟聖家堂什麼時候能夠完工呢?那就要全倚靠大家了!此外,現在也有部分資金來源是源自於門票收入。
 
Q:蓋了這麼久,你是否曾經懷疑過聖家堂將無法有完成的一天呢?究竟我們能期待它何時完工?
 
A:從來沒有!我非常有信心聖家堂最後一定會完工,目前預計 2026 年應有機會完成,雖然有些人懷疑不可能,但我有信心。


聖家堂的未來命運掌握在你我手中!聖家堂不只位於巴賽隆納的中心,在全世界的人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建造的資金目前主要仰賴人民的捐獻和門票收入。(Photo Credit:時藝多媒體)
 
Q: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與動機讓你可以如此投入並堅持完成聖家堂的建造呢?
 
A:因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很愛聖家堂,而他們之所以願意投入並堅持建造聖家堂,是因他們認為聖家堂無論是對大眾、城市和教堂而言,都非常重要。

此外,聖家堂剛好就在城市的正中央,聖家堂也存活在於每個巴塞隆納人的心中,我想每個人都會希望聖家堂能完工。此外,聖家堂之所如此重要,也因為高第將聖家堂視為一個「單元」,不只是在宗教意涵上,同時也存在於建築上,聖家堂唯一能被完整理解的方式,只有當它完全落成時。


逛完此次《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 165 週年大展》, Jordi Fauli 對於入口處由台灣團隊「共有繁島」所設計的木構鋼材感到印象深刻,認為其完美呼應高第的建築語彙。(Photo Credit:MOT TIMES)


展覽中重現科隆尼亞小教堂建築內牆與「聖家堂附屬學校」牆面等建築的曲線結構的「錐形體模型」也讓 Jordi Fauli 非常喜歡!(Photo Credit:MOT TIMES)
 
Q:你剛剛初次逛完這次在台灣的《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 165 週年大展》,對此的展覽有什麼感想呢
 
A:我覺得非常地精彩突出!因為展覽解釋了高第的願景與企圖,不只針對聖家堂,同時也針對其它建築,透過些許範例的模型、照片,把高第的願景解析得非常好,而針對聖家堂的部分也透過幾何結構的方式,將高第對於自然的觀察詮釋得非常完美,我尤其對於展覽最後的手作實驗區感到很有興趣,因聖家堂平時有很多的觀光客,其中很多是年輕人,而年輕人正是高第所想要吸引的對象,高第認為年輕人代表著「未來」,他向來對年輕人的教育與未來非常關心。


在高第心中年輕人的教育非常重要!總監也開心地加入動手實驗的行列,有趣模型的設計讓他也不禁大呼神奇!(Photo Credit:MOT TIMES)
 
Q:聊聊你對展覽最愛的部分為何
 
A:我最喜歡曲線結構的「錐形體模型」,喜歡那金屬牆面,此外,入口處台灣團隊「共有繁島」所創作的木構鋼材設計我也非常喜歡。恭喜你們!

編輯撰文/ 黃品嘉

▌安東尼 • 高第(Antoni Gaudi,1852-1926)
高第出生於西班牙的雷屋斯(Reus),加泰隆尼亞的第二大城市,父親是鐵匠師傅,因小時候患有風濕無法自在遊玩,便把注意力轉移到自然觀察,間接奠定了日後師法自然的基礎,19 歲進入巴塞隆納大學學習建築。被譽為「上帝建築師」的高第,其建築的偉大之處在於創造力、實驗性,他受自然啟發、經科學實證,畢生打造的17棟建築當中,有 7 棟被列為UNESCO 世界遺產,著名作品包含聖家堂、米拉之家、巴特由之家、奎爾公園、科隆尼亞小教堂等,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是20世紀西班牙著名建築師。

▌台灣創作團隊:共有繁島
共有繁島是由共感地景創作、有用主張、建築繁殖場、島生棲所四組團隊組成,含括建築繁殖場老、中、青三代。建築繁殖場(Interbreeding Field),1998 年由呂理煌教授創立。此次作品由陳宣誠總監帶領。建築繁殖場 曾榮獲遠東建築獎、代表台灣參加第 9 屆與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等,今年也甫入圍美國柯里史東設計獎(Curry Stone Design Prize)。
 
地點: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東 2 四連棟 CD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