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TIMES 日前推出一系列的「生活變變變」專題報導,得到讀者們熱烈的迴響,這系列 MOT/TIMES 將許多從日常生活發展出的藝術作品介紹給讀者,這些藝術家試圖打破藝術作品高高在上、神聖不可觸及的標籤,讓觀眾了解藝術作品也是可以貼近生活,可以以輕鬆的態度看待,就如韓國藝術家申美璟透過肥皂重塑經典雕塑作品,也許觀眾在第一眼會直覺性認為這是仿製作品,但這正是申美璟用以反映當代生活的概念,也引發觀眾更近一層去觀看與思考,申美璟自言,她希望透過這樣的創作形式,替自己與大眾提問:「到底藝術作品的價值在哪裡?」
走入 MOT/ARTS,展間裡錯落擺置著各種東方樣式的瓷器,還有一尊尊臉部有些變形的希臘經典雕像,讓人以為近期展出的主題是東西方古代經典展,再往裡邊走去,怎麼連典藏在故宮的《翠玉白菜》都在現場?!隨著心中的疑惑浮現,展間裡陣陣的香味也慢慢飄散開來,而這味道更加深心中的困惑?
 
原來這些作品是旅英韓國藝術家申美璟,以特殊的工業肥皂創作出「以假亂真」、「消縱即逝」的肥皂藝術作品,有西方經典雕塑作品、有青銅器、有東方風格瓷器,還有特地為此次展覽而作的翠玉白菜,當走進細瞧這些作品時將深感不可思議,肥皂竟可以如此逼真地作出像青銅、瓷、大理石等材質,但在讚嘆的同時也有許多疑問冒上心頭,為什麼申美璟要以肥皂創作呢?肥皂這樣的材質一碰水就變形消失,那麼以肥皂作出的作品能夠保存多久?
 
申美璟,自小生長在藝術的環境之中,母親是位畫家,她自言「也許在 4 歲,或者更小的年紀時,我就開始畫畫了」,因此後來會選擇走上藝術創作之路,顯然一點都不令人感到訝異。離開韓國踏上英國的土地後,讓申美璟更直接的接觸到西方藝術,但來自韓國的背景,也讓她開始思考自己是誰?從哪裡來?根源來自哪裡?也因為異國的環境,讓她的腦子裡每天充斥著英文、韓文兩種語言,在兩種語言的轉換過程中,有些意義消失了,但也讓申美璟開始思考藝術是否可以從這之中的縫隙中得到養分,並隨之茁壯。
 
當她剛到倫敦的時候,每天都很興奮地去逛博物館、美術館,以前只能在書中看到的作品,突然真實地就近在眼前,讓她不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好似它們都瞬間成了當代藝術作品,而不再是背負著久遠的歷史。而擺放在博物館裡的作品,卻同時也與她產生了隔閡,一件件的作品好像就只是物質,而非書上所寫的經典藝術作品,因此她開始對於藝術作品的價值產生疑問,「到底藝術作品的價值在哪裡?到底什麼是當代藝術?」
 
因此申美璟開始以肥皂創作西方經典作品,使用肥皂材質用以顛覆了過往藝術作品對抗時間的特性,接著她將藝術作品放置在公共空間,讓藝術變得可親,再將作品轉移入美術館,進而思考,難道藝術作品的定義是因為空間的不同而改變,而不是來自藝術作品本身的價值嗎?

    
 
申美璟近年來多在英國創作與發展,這次來台個展「In between, TRANSLATION」,是她在台灣的首次展覽,而 MOT/TIMES 有幸專訪了申美璟,與她聊聊她的創作概念,一解我們對於肥皂創作的好奇心,也讓我們開始對於當代藝術作品展開更深一層的思考。 
 
Q:請先談談您自己,與您的創作歷程。
 
A:因為媽媽是個畫家,所以我從小就開始接觸繪畫、藝術,因為在藝術的環境中生長,所以自然而然就以藝術做為自己的人生規劃;而在高中時,也選擇進一所專門教導藝術、音樂、舞蹈的學校學習。而之後我在選擇主修科目時,我媽媽也給我了一個關鍵性的建議,她認為雕塑是比較困難的創作領域,如果雕塑做得好,其他藝術創作也就相對簡單容易多了,所以我就選擇了雕塑作為我藝術課程裡的主修項目。

到了倫敦以後,我也還是繼續以雕塑作為我主要的創作。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媽媽對我的影響很深,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藝術、繪畫,也許這也是我在藝術、雕塑表現上成果還蠻好的原因了。

    
 
Q:為什麼會選擇以肥皂作為創作素材?
 
A:到了英國後,在美術館裡看到許多雕像,像是維納斯、大衛雕像等,這都是之前只能在書本裡看到的作品,看到那些真品,讓我感到非常的興奮;以前在書本上,這些雕像都只有單一面向,而當這些藝術經典作品就在我眼前時,對我而言,它們不再只是屬於過去的,而變成一種新的、當代的藝術創作。
 
因此,我開始想嘗試一些新的概念,像是新的、過去的、西方的、潮流的,而這些大理石雕塑材質很像肥皂,因此我就開始將這些西方經典雕塑作品移植到肥皂上,這樣的作法是希望引起別人注意,去看看這些作品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Q:是否也曾以他種媒材創作過,結果如何?
 
A:我也曾嘗試過木頭雕刻、強化纖維等,而因為有了這些相似經驗累積,所以後來才能以肥皂創作。
 
Q:會選擇肥皂創作,是希望透過此媒材傳達什麼樣的想法概念?
 
A:大理石的雕塑可以用以對抗時間而存在,但肥皂這材質直覺讓人想到脆弱、消失,因此有人會認為我的選擇完全是個錯誤,但是其實我並不選擇去告訴觀眾我的想法是什麼,而是透過這樣的材質與創作題材,提供觀眾一個新的角度去觀看與思考。
 
Q:以肥皂創作,有沒有遇到什麼比較困難的地方?
 
A:一開始創作是很難的,因為沒有人做過,無法從別的藝術家身上找到學習的方法,但這也是讓我感到非常興奮與具有挑戰性的過程,我甚至無法知道我可能做出什麼樣的作品,有時候連我也會感到驚訝:「我是怎麼創作出這樣的作品!?」當然,有時我也會困惑,到底該怎麼以肥皂做出我想要的效果?所以在我的創作歷程裡,常常是必須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是聽從別人怎麼說。
 
像是青銅器那件創作(右下圖),當時創作時一個不小心被壓歪了,那時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只好擺在一旁,放了2年後剛好有了一個靈感,因此就發展出考古文物系列,所以我在創作過程中是需要很多嘗試與靈感的。

      
 
Q:您的作品非常強調大眾的參與、互動性,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因此最後的成品將變得隨機、無法掌控,請您談談您在創作與作品中的角色。
 
A:我認為在「Toilet Project」裡面,創作者的參與大概只佔了一半,然後一般大眾再完成另外那一半,但是在這計畫裡,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作品從洗手間到美術館的轉化。在洗手間裡,作品強調展現的是「肥皂」的功能性,但一移到美術館它就成了藝術品,再也不能被碰觸。

有趣的是,即便昨日雕塑還在洗手間被大眾使用、觸摸,但是當雕塑一移到美術館,此作品的功能性馬上轉換,觀眾再也無法碰觸,場所的不同,作品的功能、身分便完全不一樣了。因此,我好奇的是,難道在美術館裡,一般大眾從來不曾問過、或懷疑過「藝術作品到底是什麼」?
 
Q:為何會選擇洗手間這類既私密又開放的空間?
 
A:因為洗手間就是一個最直接的公共場所,而我們無法追蹤哪些人使用過、參與過。就像古物被挖掘出來後我們並不知道曾經誰使用過,或者為什麼會造成那些痕跡,所以把肥皂雕塑放在公共洗手間,經過一段時間變形後,你也無從探究起它怎麼會變成這樣,就像古物一樣。

      
 
Q:您曾在韓國、英國、美國等地進行過「Toilet Project」,各地民眾的參與程度與反應有何不同?
 
A:直到現在為止,很難說出東西方的參與度有太大的差異,但是也許是西方人被教育不應該隨便碰觸物品,因此西方觀眾的參與度似乎比較少,尤其我第一次進行「Toilet Project」時,即使寫上「Touch it」,他們還是很少使用,難道這是因為西方人都不洗手(哈哈,開玩笑啦),尤其是男性洗手間!
 
之前在倫敦的女性洗手間放過佛像雕塑作品,在西方沒有佛像的禁忌,結果回收回來後所有作品都變得相當不同,而放在男洗手間的作品,則是約前2個禮拜都沒什麼人碰,但大概過了5個月後發現,男性們開始大量參與觸碰,比女性洗手間的使用頻率還高。
 
還有觀眾曾經用車鑰匙把我的雕像上的肥皂切回家,也有些人會在雕像上刻上名字等等,最後這些痕跡都會留下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由左而右從雕像樣貌的完整度也可以看出因為擺放位置的不同,台灣民眾的參與度也有所不同。
 
Q:在這次的展覽中「In between, TRANSLATION」中,特別強調Between(之間)跟Translation(轉譯),請談談此想法。

A:翻譯這件事情,是用兩種不同的語言去陳述同一件事,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些部分在轉換的過程中,無法完全傳達或觸及的,而這就是我想要討論的點,在這小小的界線、空間裡,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但是卻沒有辦法說清楚,而這就是我的作品想要觸及的地方。 
 
Q:身為在英國創作的亞洲藝術家,請談談您所觀察到的英國與韓國的藝術文化差異。

A:當我第一次到倫敦大約是17、18歲左右,那時候並沒有太多韓國年輕藝術家到倫敦,當時英國的藝術環境是比韓國好的;但現在韓國政府非常支持摘栽培年輕藝術家,所以我認為現在英國、韓國的藝術環境沒什麼太大不同,或者更可以說也許韓國現在的藝術環境還比英國好;大約15年前,英國沒有多少人知道韓國藝術,我很難向大家解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所以在我的創作中,非常強調「我是誰?」、「我在想什麼?」。

      
 
Q: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否也激發了您在創作上強調「轉譯」的部分?
 
A:因為身處在兩個國家與文化之間,因此可以以客觀的方式觀看兩個地方,也因為站在這樣的邊界上,每天要講著韓文、英文,腦子裡都處於翻譯的狀態,因此我認為我的身分就是視覺性語言的翻譯者。
 
Q:可否給想到倫敦的青年藝術家一些建議?
 
A:作為一個藝術家,面對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不該僅是追隨潮流,或者只想要做新東西,或者因為想要成名而去嘗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都不是個好方法;改變原本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可以反思自己從何而來的好方法,但不是一定要出國才能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如果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想法去創作,那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很非常喜歡旅行,而這也是部份我的創作來源。
 
如果我只選擇在韓國做一個藝術家,那我很容易就可以知道韓國觀眾在想什麼,他們有什麼禁忌,那麼我的創作就會有這些先決考量,創作上就會比較保守;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上創作,觀眾給的回饋將讓我的創作產生不一樣的東西。
 
Q:那接下來的計畫?
 
A:是,我也很好奇(大笑)。
 
我明年會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展出形式會以聯展呈現,主題則是以玻璃為媒材的創作,雖然現在還沒有想到會怎樣呈現,或許其中一部分我會以透明的肥皂創作出玻璃質感,然後另一部分則是以真的玻璃創作,但不管如何,我很期待,也對這個企劃感到很有興趣,因此,請大家拭目以待。

    

採訪整理/劉宏怡

▌申美璟
生於1967 年,旅英韓國藝術家,以工業肥皂為創作媒材並探討重組脈絡的議題而聞名。畢業於韓國漢城國立大學和英國倫敦Slade 藝術學院,這使她日後的藝術創作深受東方和西方的雕塑傳統影響。申美璟專以工業肥皂為媒材,因肥皂會依時間或使用而侵蝕,而這最終解體的質量表明了時間的流逝,肥皂的短暫性,揭示了一種似是而非的神物價值。作品於歐美與韓國等國際性博物館與美術館都有展出,如2004 年在Mongin 藝術中心舉行個展,2007 年受邀至英國大英博物館的特殊項目展覽,展出「Translation」系列近40餘件作品。


「In between, TRANSLATION」申美璟個展 
展覽時間:2012.10.6~11.18
展覽地點:MOT/ARTS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