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走到了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的巷尾,發現一家才剛開半個月的服飾修改店,被店裡掛的特殊造型衣架所吸引。後來才知道老闆娘是個個性害羞的越南新住民,她除了對面美甲店的同鄉友人之外,在市場裡認識的朋友並不多。有天她突然跟我說:「我覺得我的衣架被顧客偷走了!」因為衣架外型可愛,顧客拿衣服時,有時也會連同衣架一起拿走,個性害羞的她不知道該如何跟顧客開口,與我分享了她的煩惱。之後經過,她開始會與我聊創業的故事,那一刻我感覺自己也跟著她一起成長了。─ ─藝術家王文心。

兩個陌生人,透過「衣架」這個物件,在市場裡開啟了情感的流動。這是藝術家王文心在市場裡的親身經歷、傳統市場生活萬千場景中的一小幕。
 
或許你不禁會問,在連買菜都可以外送的現代網路社會中,為何我們還需要傳統市場?

「不論是過去、現代、或是未來,傳統市場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人跟人的面對面接觸,真實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近,傳達訊息的過程。」新富町文化市場《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如此回應著傳統市場的動人本質。

然而「下一代市場」該是什麼模樣?眼前的新富町文化市場是不是另一種解答呢?我們邀請了《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及參展藝術家王文心與我們一起走入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想像描繪心中的下一代市場藍圖,當然還有他們的市場美食私推薦大彩蛋!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左)及參展藝術家王文心(右)帶逛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蘇孟宗:「市場跟城市發展都希望人可以照著設計師畫的格子生活。但有趣的是,人並不會照著格子去使用。」
 
現今的新富市場就位在三水街上,緊鄰東三水街市場。在三水街上,有人漫步市場;有人騎著腳踏車,在前往他方的過程中,也順便逛一下市場;當然也有人騎著摩托車,快速採買、快速離開。市場隨著馬路蔓延在城市各個角落,與常民生活形成一種親密關係。


左圖:萬華的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就坐落在三水街上,隨著城市向外蔓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右圖:新富町文化市場就隱身在城市巷弄中。(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汪德範)
 
「其實市場跟城市很像,設計師在規劃時都會畫好一區區一格格的配置,希望人可以照著格子去生活發展。但有趣的是,人並不會照著設計師的格子去使用,而是在人的流動範圍中,尋找最合適的攤位。」蘇孟宗說。因為在萬華區,有著大大小小的市場,順著火車站、巴士站、捷運站,一路向外擴散蔓延。


蘇孟宗說:「其實市場跟城市很像,設計師在規劃時都會畫好格子,希望人可以照著格子去生活發展。但有趣的是,人並不會照著設計師的格子去使用,而是在人的流動範圍中,尋找最合適的攤位。」(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經過深入田調及爬梳,將新富及東三水街市場攤位一一描繪記錄下來,成為市場重要的文化檔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城市裡傳統市場的樣貌難以預測,蘇孟宗:「只能靠實驗的方式去實測!」
 
台灣人的童年,應該多多少少都有與爸媽去市場買菜的經驗,孟宗與文心也是如此,看著父母與攤商爭吵西瓜甜不甜、雞肉新不新鮮,成了他們對於傳統市場的共同記憶。

回想早期的台北城,其實傳統市場很多,但隨著城市發展,傳統市場開始被收納集中在建築物裡,以便管理。像是正在重建的南門市場、捷運善導寺站旁的華山市場、台北公館的水源市場等,都是現在台北人所熟知的傳統市場。但當傳統市場進入建築物中,也等於是與社區切割,相較之下,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仍然維持著有機樣貌,沿著街道蔓延於城市中,人際連結緊密,正是這個老市場最動人獨特的當代價值。
 
孟宗就舉例,當年的台北建成圓環,因為馬路及兩層樓建築,拉大市場與人的距離,人潮因此銳減。但也有例外,像是同樣藏身建築物二樓的水源市場,人潮卻很多,「我覺得有趣的是,大家不太能去預測這個建築物蓋好後,市場會不會有人潮?改建後會不會成功?只能靠實驗的方式去實測。」

因為人的流動,是難以預測的。而傳統市場除了單純的商業買賣關係之外,還有其他新的可能,文化藝術的融入,就是其中之一。


傳統市場不僅僅是經濟交換的場合,也是人與人互通訊息的場所,更是一座城市的時代縮影。(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新富町文化市場如何用文化與藝術與市場頭家們搏感情,讓交流從單向轉為雙向?

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展覽,在策展人陳宣誠,協同蘇孟宗、邱俊達共同策展下,集結七組藝術家及創作團隊,從身體、物件、聲音、影像等方式,深入傳統市場田調採集後,試圖透過當代藝術探問「下一代市場」的靈魂與藍圖。
 
文心作為其中一組的藝術家,花了超過半年時間,從街頭走到巷尾,來回穿梭在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之間。一張1930年代的台灣傳統市場老照片,開啟了她的創作想像,發現攤商日常使用的物件,其實也反映了都市生活與文化的豐富性。因此決定以「復刻」的概念,與16個攤商進行日常物件的交換,並交換給攤商同類型的物件使用,藉由物件裝置捕捉市場生活的片段。
 
但要跟攤商交換生財工具,談何容易?「剛開始我很掙扎,到底是要講台語,還是講國語?要用什麼方式跟攤商溝通?後來我決定一家一家看,每個攤位都去買,在買賣觀察過程中慢慢地開啟對話。如果看到驚喜、可以用的物品,就跟他們說,過程中雖然有被拒絕,但也有人主動分享攤位的老照片給我,或是直接拿器具跟我交換,這個過程其實很有趣。」



王文心透過器具交換計畫,與傳統市場攤販們建立獨特的情感關係。(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文心藉由器具的交換過程,從一個陌生的外來者,到每個攤位開始向她訴說各自不同的故事,締結獨特的友誼關係。像是食品雜貨舖「福餘號」用了60年的外公手作木箱,外人看了認為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但對攤商來說,物件本身的屬性大於生命故事,「在交換過程中,我原本擔心換不到,沒想到大姐非常爽快地與我交換,但也不斷跟我強調,一定要用相同尺寸的木盒跟她交換才行,因為一旦尺寸不同,就無法擺進有限的攤台空間裡,我才明白她所擔心的地方,與我們想的完全不同。」



食品雜貨舖「福餘號」用了60年的外公手作木箱,外人看了認為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但對攤商來說,物件本身的屬性大於生命故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另外,還有一件讓文心印象深刻的器具,是一只30年來從沒洗過、用來裝竹筍的塑膠籃,泥土的層層堆疊,如果不說,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陶器呢!經過多次溝通以後,攤商終於與他交換,而她也找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塑膠籃讓攤商挑,才發現對我們來說同樣的塑膠籃,對攤商來說每一個屬性都不一樣,「他們後來甚至一直跟我抱怨,現在的塑膠籃都做得太薄,沒有以前來得耐用了!」

文心說:「不同年代的物件,在容器上或許會有些不同,例如早期的市場擺放的容器,可能是竹籃、木桶等自然的材料,現在則是綠色的塑膠布、塑膠籃、保麗龍、吊燈等,雖然表現的質感不同,但其實還是有共同的演進跟思考,反映著攤商們的行為跟生活的累積。」

王文心藉由交換計畫,與攤商交換到裝竹筍的塑膠籃子,30年來從沒洗過,泥土層層堆疊,宛若陶器(右前);後方的木盒則是「福餘號」用了60年、裝蝦米的手做木盒,靠近仔細一聞還能聞到淡淡的蝦米味道呢!(右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彭永翔)

新富町文化市場,這幾年來,在長期向下扎根的努力下,藉由藝術文化的交流,從原來較為單向的由館方向市場頭家們出擊,慢慢地轉變為雙向的主動交流。例如文心在進行交換計劃時,就有市場朋友主動提供祖父年代的市場照片,幫助她更深入了解市場的時代樣貌;或是在展覽期間的工作坊,創作團隊帶著小朋友到市場裡了解攤商製作小籠包的過程,事後攤商就主動詢問,希望可以利用文化市場裡的廚房,進行更深度的交流。建立了新富町文化市場與攤商間更深層的聯繫,也看見更多不一樣的可能,「下一代市場」儼然已在進行中。


在「下一代市場」的展覽中,食物藝術家陳冠蓉透過「紀念之味:食物故事交換工作坊」,以味覺記憶的編輯室概念,邀請民眾走入市場巷弄,一同書寫食物與生活的關係。(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彭永翔)
 
「下一代市場」的現在進行式

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前身是1935年興建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孟宗以建築學的角度,來定義這座擁有84年歷史,在傳統市場上的歷史定位。

早期市場的馬蹄形建築造型,源自法國大革命之後,作為跨越新舊交界的建築形式,也被視為現代的表徵,後來日本人將這個概念導入國家建設,當作進步的象徵。後來林友寒建築師延續了市場舊空間,又透過外方的半圓弧公共空間增建,變成了完美的幾何形狀,「透過建築形式的新舊對話,彷彿也是宣告一個舊有的傳統市場任務解除,變成現在的文化市場。」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展覽的攤台天井,重新梳理「市場」的五大關鍵字:記憶、城市生活、自由、衛生、身體。(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紙雕創作者成若涵利用新富町文化市場建築中央的採光天井,透過登高台上的紙雕藝術,從不同的高度變化感受市場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展覽,在實踐藝術文化生產的過程中,與一旁歷史悠久、生猛熱鬧的菜市場緊密結合,開啟全新的交流方式,讓傳統市場轉為更具有當代公共生活的實驗場!並透過藝術家的作品,歸納出記憶、城市生活、自由、衛生、身體等五個議題,構成新富町文化市場與東三水街市場所獨有的「場所既視」。

展覽中的「質感採集」作品,邀請民眾把在市場裡看到的事物,利用拓印的方式採集,並以自發性的認知將觀察紀錄下來,每一個採集作品都像是一件抽象藝術品,重新認知我們的現實。(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彭永翔)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展覽,邀請民眾一起思考,「下一代市場」的靈魂與樣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新富町文化市場與一旁歷史悠久、生猛熱鬧的菜市場緊密結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看完了孟宗及文心對於傳統市場的爬梳與介紹,是不是心動地想趕快去新富町文化市場看展,並且感受傳統市場的魅力呢?我們特別請他們推薦市場裡的口袋名單,讓大家在看完展覽之後,也能大飽口福,並且讓生命與傳統市場再次接軌。

跟著蘇孟宗、王文心一起逛傳統市場!

口袋名單1:帶有濃濃文青味的雞肉攤

有別於傳統的雞肉攤,經過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自治會會長蕭銘宏的雞肉攤,竟然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文青味!第一眼看見蕭會長的雞肉攤,依照雞的各個身體部位整齊擺放,牆上還貼著雞貼紙,說明不同品種的雞的樣貌。會有如此的轉變,其實是因應著社會的改變,以往大家庭都是購買整隻雞,現在小家庭的用量變少了,攤商就會切成一塊一塊,因此希望能夠透過這些貼紙,讓消費者知道它們原來的樣子;整齊明亮的陳列,也讓消費者可以快速方便選購。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口袋名單2:最有設計感的攤販-大豐魚丸

白色的布簾、搭配工業風的吊燈、明亮的招牌,很難想像這竟然是一間魚丸店!大豐魚丸從阿公輩開始經營,最早是在基隆發跡,到了第二代決定搬到東三水街市場,至今已傳到第三代,而布簾上充滿設計感的Logo,就是出自於阿公之手。

大豐魚丸的用料實在,堅持古法製作,種類卻又很「百變」,像是蛋黃肉捲、炸鰻魚、天婦羅、牛蒡甜不辣、紅燒肉、炸雲吞等,現代人也可以挑選炸物即買即吃,但就算放涼了再吃也沒有油膩感,照樣維持濃濃的鮮味,是市場裡的口碑名店。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加碼推薦!超有態度的無名肉圓店

這家無名肉圓店的老闆多有態度呢?不僅只在冬天開店,還經常不到中午就銷售一空,你問老闆詳細的營業時間,他的回答也總是:「看我心情!」(當天我們就是撲空,所以才沒有拍到照片。)但文心也透露老闆曾與她分享的一個小秘密:「想吃肉圓的話,最好早上九點多去吃!」不要問為什麼,因為老闆只說到這。而肉圓攤的位子就在蕭會長的雞肉攤與大豐魚丸之間,大家不妨起個大早去尋寶一下吧!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
免費參觀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0.02.09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春節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展覽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更多展覽消息與活動報名請電洽02-23081092,或上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粉絲團

延伸閱讀|
你對「下一代市場」的想像是什麼?《場所既視》展覽周末開展,一同想像未來市場

編輯/李玲玲、彭永翔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