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勞莉.拉許(Laurie Rush)曾說:「考古學家喜歡發掘,不情願只是把東西留在原地。對他們來說,事情才剛開始而已。」
擅於處理複合媒材、再生材料與現成物的藝術家陳建智,經常使用水塔、風管做為創作材料,他認為創作者在作品完成時便已離場,往後剩下的只是等待,等待時間變遷、作品演化,也等待人走進場域裡,最終成為作品的一部份。畢竟觀者與創作者某種程度上處於兩條平行線的關係,但陳建智始終堅持在基地裡創作的信念,讓作品得以反映環境,也讓觀者即便與創作者身處不同時空,依舊能透過「在現場」這件事而產生交集。

藝術家陳建智。(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不只是豪華夢幻露營的勤美學「好夢里」
 
位於苗栗的「勤美學CMP Village」,以台灣老式的香格里拉樂園為基地,結合時髦露營與在地文化,打造出「山那村」、「森大」與「好夢里」三個獨特生活美學的體驗園區,不只重現傳統工藝與自然生態下土地的美好,同時也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今年夏天,勤美學再度邀請到藝術家陳建智,使用超過一噸的現成物,創作出如同星艦遺跡般的「2020森林方舟」系列作品,並為好夢里增添一股既迷幻又寫實的考古氛圍。

勤美學好夢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跟著藝術家陳建智一起住居在森林之中,從作品裡醒來 
 
做為建築繁殖場第四代(註1.)的陳建智,一向關注空間尺度、人與環境的關係,常年創作於台灣鄉野,積極參與許多社區、校園的空間營造和藝術介入,並經常以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再生物件、現成物做為創作素材,積極探索空間慣性以外的無限可能。

目前陳建智在勤美學CMP Village園區內共有三件大型作品,從以廢棄建物再利用的《森林浴所》、靜置在樹林內可變成水池嬉遊的遺跡《靜默》,以及今年甫完成的《2020森林方舟》,其實都像是一個考古過程。特別是《2020森林方舟》是《靜默》的延伸,同樣是遺跡,但這次多了人為、人造的力量。為此藝術家長時間駐村於基地,以他對環境的感受和理解,慢慢挖掘出關於土地的想像和秘密,不只從平面不斷擴大面積,甚至也朝高度的延伸往上創造出不同的觀看視角。

《森林浴所》外觀保留原本華麗的八角形結構,並結合工業風金屬外觀將浴所變成宇宙星艦。除此之外,2020年更升級為「SONG LA KTV」,以行動藝術的方式,讓洗漱時光充滿霓虹般的台式美學與樂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浴所內藝術家陳建智精心設計的支架造型,將冷硬的金屬變化成有機的植物線條,並回應了人工建築與自然森林的對話。(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星艦遺跡– 靜默》裡的大星艦前身是中央銀行空調冷卻水塔,而在大星艦旁的半圓形小水塔,則是模擬考古挖到一半還未出土的小星艦。(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走進《星艦遺跡– 靜默》內部,以考古做為線索的空間,既具有殘破遺跡感,同時亦以上方開孔所介入的自然光形塑場域與自然間零距離的連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2020森林方舟》為藝術家陳建智在勤美學的第三件大型作品。(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對陳建智來說,他習慣與大體制保持距離,不喜歡玩紙上虛擬遊戲,熱衷走進現場實作,感受勞動的過程,因為實作會打破框架,雖然也會產生現實,但唯有站在工地現場才能與必須要挑戰的事情正面對決,把現有環境觀察到的東西,用作品去回應它。未必能全然解惑,但至少會產生反饋。


藝術家陳建智認為,創作時人必須要在現場,因為實作已成為他身體力行的一部份,也是創作時必然的過程。(Photo Credit:勤美學)

特別是走訪《森林方舟》,無論是瞇著眼看地上作品裡的閃光、拾梯而上鑽進小屋裡、倚著長廊凝視基地,或駐足角落一隅,再滑過風管溜滑梯;這裡是與自然生態混融的太空遺跡,身歷其境時,總能發現枝微末節裡的隱藏彩蛋。比如攀爬過狹隘但安全的窄梯,才能抵達懸於空中以水塔底盤打造的秘密基地,既有置高點的美好風景,同時亦能巧妙地讓人被隱匿在容器之中,感受私密與開放並存的森林共振。

這次MOT TIMES明日誌也特別專訪藝術家陳建智,並跟著他的腳步,以理性的方式在《森林方舟》系列作品中進行一場散漫的遊走。
 
MOT TIMES X 藝術家陳建智
 
Q:一開始為什麼會想接觸再生材料與現成物?
A:從小就養成拆解、組裝的習慣,這算是蠻自然而然的存在,而經常使用的「水塔」是小時候在鄉下常見的元素,也像是與外太空連結的機器。但真正開始使用再生物創作是從研究所時期,當時我唸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做為建築繁殖場第四代,我必須要自己去搞定作品的材料跟費用。因此一旦進入到社區或地方場域時,我的雷達是打開、處在戰鬥狀態的,不只材料的解讀跟收集變成例行公事,久而久之在找尋與判別現成物時也會形成一種快速判斷力(直覺力的準度),並具體表現在現成物轉化成作品後的解讀,以及置放連結在作品系統中的位置意義。
 
另一方面,當材料離開原本過往的系統功能關係後,會經由轉化與創造力形成另一件事物體系,在《物體系》一書中亦提到對材料轉化成元素的描述,是褪去原體系的元素作用,進入到一個未定性的純粹材料,再轉變為另一件事物的元素,而這迷人的過程也深深吸引著我。
 

在陳建智的想像中,他目前所坐的是一種收集聲音與光的集束導流罩,也被簡稱為大喇叭,但其原型為散熱塔。(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Q:對於太空題材是否有種迷戀?
A:對星際的熱衷,是從小就一路累積至今,那是持續發生而非經由某個點才爆發的狀態,但影響我最深的應該還是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悄然無聲的太空情境。多年後回看這部電影,才發現自己早被默化而不自知。因此森林方舟星艦艙體所構成的絕對性空間與定格框景,或許符合大家對宇宙飛行器艙體的既有概念,但我建構的是其實是事物本身靜止的時態,以及感知空間與自我的關係。而這部份若觀者與電影有所共鳴也是值得開心的事。
 
Q:創作的核心概念?
A:面對創作,我一直都在思考「存在」的問題,不只包含使用性,還有它的狀態,甚至是面對「事件」本身,並創造「事件」。

「存在的狀態」關係著作品如何被解讀,對於觀者在過程中是否能感受到作品給人的寂寥感受。就像觀者與創作者雖然都在作品間反覆遊走,但其實是兩條「平行線」的關係,如何能產生交會(作者在創作完成後便離開,觀眾則是作品完成後才進場),我認為在進入作品時帶著如作者般的思維狀態,或許在那當下可以與作者在不同時空中面對著相同的思考命題。

比如在打造森林浴所時,一開始的設定是讓廢棄的建物得以重新使用,因此我們會進入這個空間,感受建物與在地植物所呈現的氛圍,因為「存在」會給你訊息,讓你讀懂基地本身的生態。尤其在這個空間場域裡,凡事都有可能存在,但你必須要實際進去場域當中才能接收到訊息。也像「方舟」,整條擋在森林裡,難道不衝突?就建築來說,我們有很大部份的時間在等待,等待人們的使用跟生活,只有人進去,建築才會活起來,也會因時間慢慢形成該有的樣子。因此當我們賦予這個空間「事件」時,事件跟存在的狀態才會融合在一起。

在方舟前架高的廊道連結了兩端作品,同時也造就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所以一開始我就住到這個基地裡,剛來時,這邊是非常原始的狀態,還聞得到植物潮濕的味道,森林裡的落葉堆積,這都讓我覺得很像太空站在森林裡掩埋很久了的狀態。於是我開始想像廣場裡有人的聚集,動線從哪個方向來,在哪處停留,然後可以觀看宇宙,使整個視覺感知是充足的。因此「森林方舟」是可以真實住居在作品裡的。尤其作品本身位居在哪,透過向外觀看即可創造出場域,讓作品與作品間被串連,並產生相對關係。
 

藝術家陳建智在乎作品彼此之間與環境的關係。(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Q:《森林方舟》系列作品的設計邏輯?
A:你做了第一件事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每件事。因此你要先做錨定,如此會把邊界立出來並產生串連上下基地方位的解法。當然也不是一次就到位,必須反覆遊走,上工、下工,整理訊息,那時某種直覺力就會出現,而我很仰賴這種直覺力,它是決定的關鍵。但最終還是靠時間會把這件事鋪陳出來。

來到這裡,其實是有時間序列的設定,第一個是將廢棄的建物「森林浴所」改成浴廁使用,「靜默」則是挖掘現場考古的場域,有些被挖掘,有些還沒,我們存而不論。「森林方舟」則是延續靜默的考古感,但是一個聚落的概念。
 

被稱作tree ball的作品,以台灣早期水塔作為媒材打造而成,造型上極具太空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Q:能不能聊聊基地上每件作品的配置?
A:從一踏進來看見的作品「火箭 (三位一體trinity)」,這個是以家家戶戶常見的水塔所製成,共鳴感相對較強烈,而在樹上的球體「tree ball」是以台灣早期水塔製成,有種時序的暗示,會讓人忍不住猜測「究竟球體的出現是在樹木生長之前,還是之後?」
 
另外,我自己則是有時會上來方舟旁這座以水塔底盤打造的秘密基地喝啤酒,這空間可承載容納6-7個人,當初製作時完全是靠人力抬上去的,所以第一次高度沒有很高,但因為太低會感覺不到它的震撼感,所以又再修改,再抬更高,而目前的高度是最適中的。至於「方舟」則是大家可以聚集的室內場所,創作過程中以亞洲最大水塔公司的廢棄工業儲槽筒作為主體,再進行金屬框架的手工加工,並透過不同組件的搭配串連,創造出方舟量體在場域介面上的視覺衝擊。

 
左圖為「小星球(小宇宙)」,  創作前是來自海洋科技博物館退役的海洋觀測用設備外殼,裡面有自體發電的裝置,因此手動轉動時,它會發亮。右圖作品為「火箭 (三位一體trinity)」主要以大家熟悉常見的水塔製作而成。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勤美學)
 
從水塔底盤下方攀爬而上,即可抵達這個秘密基地(左圖)。在秘密基地裡面,可以感受到被自然環境包圍卻又極具隱私的空間屬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在「方舟」的兩端是兩個端景,面向宇宙廣場的是開闊的大景(大的綠)、另一端則是迫近基地邊緣的小景(小的綠),人的視線可以望向大景向外延伸,路徑上也有向外延展出去的設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Q:為什麼會以風管做成溜滑梯?
A:本來只打算做上面的基地,但對我來說,不往下延伸有點可惜,於是我用工業用風管 (空調系統)做了一個九米長極具宣示性的溜滑梯,雖然一般沒有人會拿風管來做,因為受到溫濕度影響,氣候較濕時,風管相對會較難滑。但溜滑梯的存在可創造上下兩個基地在垂直高度的聯繫,也會為移動過程增加趣味性,亦為星艦登陸、輸送的路徑,因此最後還是加上去了。

但是面對這次《森林方舟》作品,我不想過多解釋星艦或方舟的定義,所有的形容也都點到為止,因為真正重要的還是作品存在環境中的狀態,這也才是我所關心的。

 
以工業用的風管做成的溜滑梯,長度達到9米,慢慢滑下去時,到最後迎向下方基地的景觀時,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新視野。(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Chris Chen)

這是在澆灌混凝土前必須送驗的建築試體,為了檢驗配比強度是否符合建物需求,因而抽出局部做重力試驗。它是建築過程裡的廢棄品,陳建智卻拿來使用,並透過萬能工研磨後製造出簡單但可引發想像的圖騰,這也是研續「靜默」時所遺留的物件,如今卻放置在方舟外,做為下船時的腳踏使用。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註1:建築繁殖場創立於1999年,為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呂理煌所帶領的學生研究團隊,他定位此團隊為實驗性質的建築實驗室,並由歷屆建築藝術研究所的團員所組成。

一起造訪森林,住居在作品之中吧!https://cmpvillage.tw/about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