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屋》或許是家,《藍屋》也或許是砝碼、妥協、摺紙、彈珠汽水、肋骨、雨滴、洞穴、頁數、釣魚。」——孔維傑

毫無疑問地,充滿實驗性與獨創性的「X-site計畫」,已經成為每年參觀臺北市立美術館,經過戶外廣場時,令人所期待的整合性實驗項目;今年的《藍屋》更是「X-site計畫」在邁入第九屆之際,雀屏中選的裝置提案,由孔維傑和張雅筑擔任團隊策劃,集結建築、結構、藝術、理論、繪畫、作曲、影像乃至於社會實踐等,不同專業領域之能手所發起。
 
雙雙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碩士的兩人「在該計劃中有分工嗎?」為此,他們幽然地分享道:「一人的工作狀態更接近是策劃,而另一人則更接近建築本身的監造。」無論為何,「藍屋」是孔維傑和張雅筑的初試啼聲,而「對話關係」亦是初試啼聲的方法與起點;究竟,這個遠看如石如坡,似山似屋的建物,又將開啟怎樣的感受?


北美館 2022 X-site計畫《藍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藍屋》團隊策劃孔維傑(左)、張雅筑(右)。(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無色號的藍

採訪當日,正逢臺北的梅雨季,於藍屋裡進行專訪,別有一番風味,但「藍屋」仍然讓我不免俗的想問「這是什麼藍?」「這個藍色是我們自己調的,沒有色號。」或許對於建築專業的想像,仍帶著「精準」與「計算」等刻板印象,而「無色號」的「藍」作為「建案」的主題名,仍隨心所致的感性,讓我有著藏不住的驚喜!

而相較於肉眼校色的調漆,藍屋通體的木造構造,則可以發現與空間對話的精巧與措置。隨著步伐靠近建物本體,一個偌大的斜面,以山形屋頂之姿,蓋落在階梯廣場上,屋簷的直線,則與因地制宜的木作地板,形成緩緩匍匐的波浪,轉面而入,一個圓形構造拔地而立,與屋體形成的幽微切角,與其說是門,則更像引人窺探而入的縫隙,宛若斜角巷般,是別有洞天的序曲;遮風避雨的需求,在藍屋內,讓風雨成為被觀看的現象與對象,無意的「孔縫」,有意的「破綻」,無論是順著波浪有致的地板、三角切鑿而成的天井,乃至於來時處的入口,在一個轉身回望的視角切換下,如門亦如窗,藍屋,讓人在烏雲籠罩的陰雨天裡,也能與光相遇;為何在「室內」與「積水」、「滲風」、「日曬」相遇會是重要的?


引人窺探的藍屋入口,以圓形構造拔地而立,邀請觀者進入展開一場深富詩意的空間體驗。(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藍屋內非規律性的結構,在來回走動、轉身回望的步伐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彎曲了觀察與想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建築本體以木構創造出各具抽象意義的細部表徵,如波浪有致的地板、三角切鑿而成的天井。(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從家屋到事件
 
關於藍屋的形體,兩位不約而同的說到,在提案前,即有二個初衷是非常明確的存在,一個是以木頭為主要建材,另一個,則是建築結構跟空間的對話關係,隨著遮蔭功能而生的屋頂構造,「家屋」的形象很自然就出現了,然而,選擇木材,又將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除了適材適性地配置歐洲赤松、花旗松木材與落葉松木之外,小至集成材斷面的抉擇、規格化與客制化的取捨,大至建物高度與斜率最大化的爭取、波浪狀地板之於最小曲率半徑的極限,在完美的跨距的幅度,與載重現實之間,如何取得交集;上述無一不是孔維傑受訪時,娓娓道來的實踐過程,當中也隱含著遭逢到的挑戰與妥協。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藍屋》團隊策劃孔維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其中,波浪狀的地板絕對是另一個始於足下,先於「視覺」的驚喜;在原本的計劃中,希望能以加熱彎曲木材的技術做出曲面,或是用自然物理的方式,讓更大尺寸與跨度的木構,在近似編織的結構裡來伏貼廣場上的階梯;然而,在「達到理想」、「落實作品」與設計者「共同接受」之間,毫不諱言地,需要與時間賽跑、與成本計較,更要虛心與技術相處,看似一個整體的波浪木地板,實則以四米乘以二米為一單位,將曲面地板分割成數十等,再以膠合板為交丁配置的板材,搭配 CNC 加工成型的曲線狀地板樑,方能讓地板鋪面兼具堅實的負重的功能,又能依勢而生地擁有起伏各異的波浪狀;德豐木業在此提供了專業的建議,也為設計者扮演了重要協商的角色。在挑戰與妥協之間,尋找自我突破與自我接納「這或許也是建築本質的一部份」由張雅筑自身所領受到的啓發,正好呼應著建築實踐的本質,而這也呼應了團隊在思考建築之於場域、空間與環境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水平的屋簷與翻滾的地板之間形成殊異的城市開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在藍屋內,風雨成為被觀看的現象與對象,讓人在「室內」也能與光、滲風、日曬、積水相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藍屋》不見得服膺於當代藝術所提出的參與式創作,或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脈絡或語境,然而,建築專業近年來,也嘗試打破自身學門,朝向更有機、更多元的構成,張雅筑喜愛並有所關注的藝術家或藝術群體,包含英國的 Assemble Studio 、德國舞蹈家 Pina Bausch(碧娜·鮑許)與行為藝術家 Sophie Calle(蘇菲·卡爾) 、上述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唯一的共通點,是打開對於專業的想像。《藍屋研究》公眾計畫之於藍屋的關係,不單只是延伸,而是在體驗、遊戲、事件中,作為建築自身的實踐方法,從五感出發,包含〈藍耳朵:空 ( ) 聲〉、〈藍眼睛:心境〉、〈藍鼻子:此在他方〉、〈藍身體:水上的精靈之歌〉、〈藍意識:融入共眠〉與〈藍字〉。

 
展期間透過《藍屋研究》公眾活動,讓空間與身體感知的多重性逐一被意識與觸發。(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上述以五感為引導的活動,希望將重點放在「感受」的體驗,而非不同感官感受的差異,因此即使活動內容與感官有著「文」不對「題」的機率,也見容於張雅筑的想像中。如同張雅筑所說:「我希望事件也可以是一種建築,人的參與是建築的一部份」,原來除了組織、營造、工法與居住,「事件」二字涵括了張雅筑策劃主體下,人與建築之間對於自由可能性的展開;倘若「嘗試建立一種空間的普遍性 (universality)及多元性 (diversity)」是可能的,孔維傑亦在藍屋的展覽手冊裡,幽微地透過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的畫作《孩子們的遊戲》(Children's Games),揭示藍屋隱含的「廣場」特質,那是個體的生命,與生活中的他者,在公共與私密之間的共存狀態。


《藍屋》團隊策劃張雅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北美館 2022 X-site計畫《藍屋》主視覺。(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忘記抬起頭還是忘記有藍天?
 
當建築隨著人類漫長的歷史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使用,對於建築的認識,便逐漸開始脫離自「手作」之於材質,與「生存」之於功能的關係,建築亦按照人類自身的尺度,進而開始分類與命名;在亭、台、樓、閣、軒、榭、廊、舫、廳、堂、館、齋的定義之下,藍屋的部分結構,似乎以上皆是,但實際上卻是以上皆非的存在;藍屋為今日的參與者,在建築史之前,提供了一個人類學的視角,重探了河姆渡文化的干欄式建築、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城,或者許多原住民部落保有的會所文化等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亦或,藍屋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對人類的智識所採取的一種暫時性逃逸,讓今日與藍屋「一起安靜」作為一種互動方式,何嘗不能成立?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指月錄」的公案風流千古,手指與月亮,隱喻著人對於文字名相的執著,藍屋雖不用以「禪」為喻,但以建築作為思辨的起點,絕對不僅止於「落成」與「竣工」,甚至有點違背「宏基永固」的祈願;「積水」、「滲風」與「日曬」等被「家屋」、「室內」、「安全」排除的「大自然」,在藍屋裡是如此的具象,卻又存在著高度的精神性,甚至帶點「不切實際」,其目的並非是要消彌建築與藝術之間的差異,而是要讓願意感受自我,挖掘自我的受眾,提供一個以退為進的轉圜,回到「人」啟動「思辨」的瞬間,那是一個既朝向自己,也朝向世界的重新提問,文末至此,我們是不是偶爾會忘記抬頭就可以看見藍天?無妨,至少,你來過藍屋,建築的自由是可能的。


《藍屋》的故事穿插於記憶跟想像之間,或許是真實,或許是虛構,站立於這之間,想像《藍屋》可以存在於任何地方,不只在物理上,在意識上也能帶領人們去到任何他們所想像的空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2022 X-Site:《藍屋》
展期|2022.05.21 - 07.3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連結|展覽官網藍屋 FB藍屋 IG

編輯/張譯云

團隊簡介
「藍屋 Blue House」是因X-site而相聚,透過於各自領域,建築、結構、藝術、構築、策劃、理論、繪畫到社會實踐等形式,進行不同面向的創作與研究。成員彼此間對建築有著不同的理解,或許在這互相吸引又同時存在相異與矛盾之中,拉扯、思辨、混亂、平衡,會產生有趣的邏輯與生活方式。
 
創作團隊|藍屋
策劃|孔維傑、張雅筑
設計|張耕嘉、邱嘉盈、洪雋、貝赫尼斯.馬丁、鄭幃格、黃凱祺、李明翰、邱元甫、龔寶稜、林浩雯、呂庭安
視覺|吳致怡

公眾計畫
藍耳朵|楊博宇、林彥君、丁啟祐、林育德、洪梓倪、許乃文
藍眼睛|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楊聖弘
藍意識|劉軒慈、方辰之
藍鼻子|龔寶稜、肯園:唐京睦、陳楷堯
藍身體|陳塵、莊亦凡
藍字|藍屋
 
紀錄片
導演|黃彧雒、藍屋
原創音樂|曾韻方
製作團隊|魏嘉儀、程維德  
 
施作
木造協力|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結構技師|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陳冠帆 、吳蓓倫
施工協力| 天泰土木包工業、聖龍木業行
燈光設計|九霄雲端製作所、瞿玉立
塗料協力|魯班塗料有限公司
志工|張宸邦、高禕騏、陳玲葦、魏璽、陳品甄、李昀柔、林詩樺、林宜諠
特別感謝/企業|顏昌實業、文心藝術基金會
特別感謝/個人|趙又慈、張劉美鳳、林詹淑琴、孔令鑫、江信貞、張國彥、林翠櫻、楊惠雯、張宸晧、酷妹、柳伃庭、孔德仁、鄭沛姍、王秀儒、賴坤慶、廖浩廷、連強

▌延伸閱讀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