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產品,必定是從當你抱著它的包裝回家那刻便開始。包裝設計的重要性,在於將美麗外在綴飾的愉悅,一路帶領你拆開包裝之後,親手接觸到產品,甚至是開始使用它也依然不減。這宛如一場隆重的「儀式」體驗,其中的每個環節其實都與設計息息相關,美好的使用者經驗便由此開始。
包裝其實蘊含著許多高深的學問與心機,它的作用不僅止於保護產品,更用盡全力在眾多商品陳列的架上吸引你的注意。拆開包裝時的體驗,甚至會左右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情感;也因此,我們可將包裝設計視為情感設計的一環。甫榮獲 IDEA 包裝設計金獎的謝榮雅,更將產品本身的情感語彙延伸至包裝設計中,並且細心設計了每個拆開包裝所見的環節,讓人從打開包裝那刻起,就能被細節所打動。

Q:大同電鍋 50 週年限量紀念款包裝設計甫榮獲 IDEA 金獎,想請您談談如何將其特殊的文化情感融入設計語彙之中?

A:一般能拿到 IDEA 包裝類獎項的以廣告公司、平面設計公司為主,這是第一次由華人工業設計團隊拿下包裝類金獎。大同限量紀念鍋的例子比較特別,整個鍋體到包裝皆由我們一手設計。與一般 50 週年鍋體不同的是,限量版僅生產 999 組,外型上針對鍋體一部分進行再製,也就是那環形提把。它象徵著漢民族對食器的情感,那個環形是隱喻古代將鍋具安置在灶上的環,整體設計語彙著重於台灣「食」的文化之情感連結;另外玫瑰金的鍋蓋亦象徵了民俗中的 50 年金婚,取其喜氣且長久之意。我認為包裝是一種「產品語意的延續」,希望在尚未拆開包裝之前,就能讓產品被看得到及觸摸得到。這次獲獎包裝在設計上即是延續了產品本身古樸質感到外包裝上,讓人從未拆封的第一眼即可體會。

Q:對於「紙漿翻模技術」除了用於包裝與保護物品之外,在本次包裝設計中是否還有其他創新之處?

A:紙漿翻模技術原本用於包裝產品內部的填充物,目的在於保護產品,而且以往它不會直接顯露出來。這次我們採用了三種不同以往的嘗試:一、首見大型翻模紙漿成形,以往都是局部成形而已,因為用途可能僅在保護某個角落。二、外顯角色的轉換,也因此要求所以將它設計為能夠單獨卡住紙箱,且表面比以往追求平整些。三、50 週年的 Mark 首次採用曲面烙印技術,省去油墨達到環保訴求之餘,亦兼具古樸感受。這三種應用突破讓紙漿翻模由「內隱」的填充配角成為「外顯」的包裝主角。

Q:在工業設計領域裡,這種帶文化情感的設計語彙是否將會是設計趨勢?還是您有觀察到其他脈絡?

A:以趨勢來說,目前在工業設計產品上我們在談一個「體驗行銷」的觀點,整個包裝或是產品的工業設計只佔其中一個環節。事實上我們更該關注的是所謂「消費者旅程」,也就是每一個環節所組成的整體經驗。我們也可將文化情感埋入其中,就像拆開大同電鍋 50 週年限量版一樣,拆解包裝的過程是種整體的「儀式化」符號。這種包含總體、抽絲剝繭般的設計方式,該如何讓消費者在這旅程當中能夠獲得驚奇與感動,是我所認為的設計重點。

Q:其他國家參賽之作品中是否也能觀察到此文化設計趨勢?國外評審在審核時,是否真能體會來自各地區文化差異所產出的設計?

A:其實評審不了解品牌在一個地區所代表的意義反而是好事,這樣才能更深刻體會文化的傳遞。我們需要的是文化符號配比的拿捏,對於文化符號的使用,我們會使用較為綜觀、大方向的類型。例如在大同電鍋限量版上,雖然評審們無法體會「大同電鍋」對於台灣在地的情感如何連結,但是對於「文化中的食器符號」卻是一種跨國籍、語言,可被理解的國際文化符號。因此只要判斷的文化符號比例得宜,還是能夠讓其他國籍的評審體會我們的文化。

Q:對於十月份即將登場的「2011 台北世界設計大會」與大展,您是怎麼看待這場在地難得的國際級設計會展?它對於台灣設計產業能夠帶來什麼激盪?

A:關於這被列為建國百年系列的重要活動,我自己也負責了其中「台北之夜」的策展。若以設計師的角度來看,設計師們看過的漂亮東西太多了,我自己是抱著試著操作出令人震撼的東西之態度在看待這件事。我認為整體都市該努力的方向是一種城市體驗的營造,包括那些外來設計師們如何被邀請、如何被接待來到這個都市,引領他們認識屬於台北的混種文化也好,或是其他文化特質。而站在民眾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繼花博之後另一個大型的國際活動。如果能將舉辦花博的經驗好好轉嫁到這裡的話,對於提升民眾設計方面的素養和興趣,將會是有幫助且意義的,我個人期待在這裡能看到正向的結果。

採訪整理/陳秉松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