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灣電子代工業面臨空前的嚴峻考驗,各大廠紛紛裁員縮編。在過去,垂直整併擴大規模追求成本優勢的競爭策略曾為電子代工業創造輝煌榮景,如今面臨消費緊縮,生產成本上升等挑戰。面對景氣寒冬,唯有透過品牌思維重新定位,揮別規格比較競賽及分工但不合作的開發流程,以設計驅動創新進而提出動人的產品,才是扭轉微利競爭的未來趨勢。
近年來消費市場步入萎縮,情況如隕石般撞擊全球的產業鏈,企業無不緊繃神經,準備面對供過於求的嚴峻經濟情勢。很多代工企業不但利潤微薄,甚至得面臨虧損。繼廣達因應RIM銷售量不如預期而進行裁員動作之後,英業達也由於主要客戶惠普退出平板電腦,不得不決定縮編,這些訊息傳達了代工產業的困境。
 
一直以來,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分工體系中,主要從事製造代工的角色,雖然資本建置龐大,但附加價值卻最低。過去台灣代工企業透過垂直整併,以規模經濟的策略來追求成本優勢,確實曾經在那個時代裡創造出輝煌成績,但這種資本密集產業,一旦遇到需求緊縮,就必須承擔生產線閒置與人力多餘的成本壓力。再者,隨著台灣薪資水平提升,加上金磚四國挾帶著廉價勞工與內需市場的競爭優勢,同樣的策略在現在的時空背景,卻面臨了嚴苛的挑戰。
 
現在台灣的產業條件已經不適合用低廉的成本來競爭,代工企業必須具備價值創造的競爭能力,找出客戶與消費者認同的價值,才能改變微利化的頹勢;而我們習慣用的產品硬體規格比較法則,是否還適用於現在的消費觀念與競爭形態呢?

追求更好的使用經驗勝過規格
 
現今,人人幾乎都會碰上電子產品的消費經驗,在新產品所付的規格書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與專業用詞,往往不是沒概念或是直接忽視,然而使用之後,對於產品的評價立即浮現。也就是說,一般消費者對於規格數據是霧裡看花的,使用經驗才是人們感受產品價值的所在。然而,目前代工企業在開發產品時的出發點,卻依然停留在講數據、談規格,對於目標族群的形態與使用經驗,常常都是模糊帶過,甚至認為這是品牌客戶的事。
 
台灣企業多數認為設計只是製造外觀差異化的工具,對設計師的要求常常不是創新,而是降低成本,以為只要產品外觀與競爭者有所不同,便能創造出差異化。然而事實是,硬體規格是最容易被抄襲,也最難有差異化,相較之下產品整合性的使用經驗卻很難模仿。好比說市面上不少產品在外觀與規格上模仿Apple,雖然外型唯妙唯肖,但整體的使用經驗卻天差地遠。使用經驗之所以難抄襲,在於其跨越不同部門的深度整合,包括產品設計、機構、材料、人機介面、圖像設計…等,不單就產品外顯部分進行模仿即可達成,甚至是跨公司間的策略合作,更為錯綜複雜。因此,企業當前最重要的是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使用體驗,要達到此一目標,必須仰賴設計師的專業─將技術整合成消費者所期待的價值,滿足其理性與感性的需求。

透過設計讓技術轉換為動人的產品
 
台灣代工企業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但思維邏輯僅止於不斷以新技術規格取代舊技術,然而當前的挑戰並不僅於技術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為這些技術賦於有意義的運用,而設計師正是扮演將科技轉換為理性與感性功能兼具的產品之角色。如何透過設計驅動創新及賦與技術新生命,德國Festo是相當具代表性的企業案例。
 
Festo每年會依不同主題開發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是以公司核心技術為基礎;尋找新技術的機會切入點,同時提出不同運用的可能,有系統地驅動公司創新動能。透過仿生,Festo設計出類似大象鼻子的運作原型,從這概念案,他們找出比現有機械手臂更能夠完成複雜與精準動作的解決方案。

要做到這種完整且令人驚嘆的的設計,需跳脫對於細節的追求,先找出最核心的概念方向,進而將企業內部各種不同功能的組織整合起來的。因此,我們往日奉為圭臬的專業分工產品開發方式,必定需要變革才有能符合未來的商品開發需求。

創新更需要專業合作
 
目前台灣的代工企業依然維持著專業分工的產品開發模式。以往,專業分工可以讓整體開發速度加快,讓每個專業可以各司其職權責劃分清楚,而大部分的企業也認為這樣的分工設計流程是正確的。然而就執行層面上,企業以為只要嚴謹地秉持一個緊接著一個的專業分工流程,就可以生產出成功的產品,但往往最後淪落於各個專業堅持己見、互踢皮球,對於產品開發的完整性並無具體幫助。由此,不難發現我們更需要的是專業合作的設計流程;以消費者期待的產品價值為中心,打破組織間的門戶之見,透過合作方式整合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才能因應現在的產品價值趨勢。
 
代工是B2B品牌
 
企業所從事任何產品或服務,對客戶而言,都代表著自己的信用與能力,所以代工絕對可以被視為B2B品牌。以代工作為品牌,應該聚焦於自身的領域,不該當個機會主義者;必須堅持品質,不是一味的想用放寬品質的方式來提升良率;更應該試圖理解消費者與市場走向,事先就幫客戶考量各種利因,而不是等待客戶給你答案。
 
就如徐秀琴與劉維新在【代工的困境】的文章中提到:「對企業而言,附加價值的保證不在企業所處的位置,或是處在價值鏈的哪一段。而是他們是否提供具獨特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代工企業內的高層主管若具備B2B的品牌思維,便該要創造一個適於共同合作的平台與氛圍,鼓勵企業內的設計部門追求價值的創造,及提供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才能創造代工與品牌客戶雙贏的未來。
 
編輯/林宛縈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