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AVAT)舉辦的藝術家博覽會,今年邁入第 11 屆,除了網羅各世代的藝術家、以豐富的面向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活力之外,由年輕策展人王咏琳規畫的「生命是種隱喻,而你也是」主題展,更向觀者呈現一條不同於主流觀點、跳脫藝術市場規則的觀察路徑。策展人王咏琳集結了 4  位生於 80 後的藝術家劉玗、陳萬仁、張永達與朱駿騰的作品,展現台灣年輕藝術家如何拓展藝術的可能性。
面對當前蓬勃發展的臺灣當代藝術,身為觀者的我們除了能感性地在作品中尋覓在地文化的蹤影、理性地解讀作品與國際藝壇對話的潛力、又或直觀地以所謂的「品味」來決定自己對作品的觀感之外,還能如何感受藝術?由視盟推薦的新秀策展人王咏琳,自有她的一套看法。
 
「這個展覽用比較比較詩意的方式,去討論生命中的無常。」
 
當策展人王咏琳站在劉玗集結了 43 張印有科幻電影場景的明信片而成的裝置作品《我不曾擁有未來城市》旁,很直接了當地這樣形容這個展覽時,我想起了 80 年代科幻經典《銀翼殺手》裡那段最讓人難忘的台詞:「那些時刻,都像雨中的淚水一樣,消失於時間中了。」(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這句被冠上了「影史最佳遺言」、「科幻電影史最佳台詞」的如詩短句,是飾演基因改造人 Roy 的 Rutger Hauer 演出那幕臨死前的雨中獨白時,在導演雷利史考特事先不知情的狀況下即興說出的句子。 在我看來,這樣美麗的意外,正是「生命是種隱喻,而你也是」一展的核心。當生命中的即興成為一種固著於某個特定時空的當下,隱喻於焉生成,晦澀的日常也彷彿鑲了金邊。就像策展人王咏琳所說的「所謂的無常,是一種你說不出來、也難以用文字替代的虛空感」,而這群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正是以藝術轉化了這樣的虛空,如同演員 Rutger Hauer 以一句即興的台詞為那關鍵的場景作了完美的總結一樣 。
 
以《我不曾擁有未來城市》為例,藝術家選從現成的科幻電影中選取了 43 個城市畫面,製作為明信片並寄給朋友,邀請大家想像自己是那座位來城市的住民(或遊子),並且以那個存在於「未來式時態」中的 身分,寫信給藝術家。有趣的是,諸多明信片的內容都並不「科幻」,反而充滿了瑣碎尋常的日常細節,諸如劉玗都不接電話,所以只好寫明信片給她;在這些日常的細節(或許藝術家真的都沒接電話)與想像(即使僅是透過傳統定義下的書寫)之間,那難以言狀的虛空成為了隱喻,百般聊賴的日子也好像沾染了科幻場景的光澤。 無比細微的生活細節,都忽然值得被想像、值得被詮釋、更值得被記憶了。
 
除了抽象的詩意、無常,這個展覽另外一個有趣的特點是藝術家們如何演繹傳統藝術媒材與新媒體。相對於劉玗以傳統平面印刷品來建構具有互動特質的科幻文本,陳萬仁的數位投影作品《無意識航行》則以數位媒體重塑傳統繪畫的可能性,將數位影像科技便於「去背」、「剪貼」等特質,視為另一種筆觸。陳萬仁的創作模式是先以去背方式,將大量影像中的人物挪出既有的場景中,再將眾多人物放置到一個虛擬的場景裡。在這個場景裡,真實城市中那些凹凸不平、扭曲歪斜、擁塞污穢的細節都消失了,只剩一片寬闊的平面與浮雲。
 
更為有趣的是,策展人這次特別將這件循環播放的影像作品投影在松山菸廠的廠房輸送帶上,讓老舊的輸送帶與光滑的數位後置影像形成對比,也強化了作品中的灰階層次。這樣特殊的展陳方式,無疑是要強調《無意識航行〉不僅以藝術轉化庸庸碌碌的日常,也具有與那樣的日常並肩而行、還能相互輝映的可能。
 
朱駿騰的六頻道錄像裝置《之後》,更是讓那壓迫得人人無處可逃的日常生活還原到了最原始的狀態:呼吸。《之後》以一鏡到底、片長達 8 分鐘的方式,呈現了 6 個人吹氣球的過程,並且以同步放映的結構強調了每個人特有的呼吸節奏。如同策展人所言,朱駿騰的創作方式其實奠基於一個個實驗,而他的作品就是呈現實驗結果。 在氣球爆破的巨響之後呢?或許朱駿騰的作品原本就無意提供任何關於「之後」的線索,但展場內的另一件作品卻彷彿接力般地,同樣以聲響為出發點,敦促觀者思考生命這則隱喻。
 
藝術家張永達的聲音裝置《微顫》,是以 3 個磁帶裝置同步播放 3 首結構不同的交響樂,並且設計了能隨機地刮擦磁帶的機械裝置,因此播放出來的聲響便充滿了即興的效果,而藝術家本人只負責設定裝置,作品的最後呈現則完全仰賴機器本身。策展人認為這樣充滿隨機、意外的作品,隱喻了「蔓延於生活中的機遇,很不完美卻很真實」的狀態。
 
回到「那些時刻,都像雨中的淚水一樣,消失於時間中了」那句台詞,我想這些作品都各自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了一個像演員即興說出的「Tears in rain」,成就了關於日常片段的強大比喻。在這個眾人「窮忙」、工資不斷倒退、勞工福利受到威脅的國度,生命是個隱喻其實並非藝術家或策展人的感性告白,而成為一種舉目皆是的事實。這個展覽向我們宣告:「如果生活是這麼一回事,那麼藝術也是」。
 
所以,不如找個時間去與那些跟你的生活相去不遠的隱喻,面對面吧。

編輯/陳書俞

藝術家博覽會台北場主題展「生命是種隱喻,而你也是
展覽日期:11/2~11/11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開放時間:週五週六,11:00 至 19:00;週日至週四,11:00至18:30
 
展覽座談:「當代藝術觀念所創造的議題疲勞現象,兼談純粹回歸美學語言的可能」
座談時間:2012/11/10(六),下午 4:00~5:30
與談人:藝術家朱駿騰、張永達、劉玗、策展人王咏琳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