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總是老的好 ——《向東流:聚憶》


如果你和編者同樣是個超級復古迷,那請你趕緊踏進《向東流:聚憶》的展區吧!一三設計聯盟繼上一屆設計師週展出的《向東流》,今年,策展人李福源和劉崇智延續這個主題,希望藉由早期台灣村落常見的建築和物品,讓老一輩重溫過往的種種美好,甚至讓年輕人體驗阿公阿嬤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進到入口,馬上就有股熟悉的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沒錯,那是早期台灣三合院常見的「曬麵線架」,只不過,年僅新銳設計師林辰鍵和呂美鋒創作的《憶白時光》,將兩旁架子上端裝上日光燈管,但由於真的麵線吸水易斷裂,因此特別從日本找來上過蠟的特殊細繩,以呈現出宛若真實麵線的模樣。旁邊那盞「台式巴洛克風吊燈」則是由陳术洲和白琬華設計的《秀蘭美髮院》,組裝素材就如作品名稱一樣,利用早期理容院常用的吹風機、捲子和尖嘴梳,令人回味無窮。再走進去,左手邊這張木頭飯桌、掛著蚊帳,是不是也古早味十足呢?過去老一輩人吃飯總是會罩上蚊帳,以防止蒼蠅在飯菜上面飛舞,因此林郁哲特別將老式蚊帳和餐桌結合成《等待的餘香》,只需要簡單的旋轉動作,蚊帳就會打開或收起。


新銳設計師林辰鍵和呂美鋒設計的《憶白時光》,以台灣早期農村人家曬麵線的情景作發想,兩相對照之下,是不是真的唯妙唯肖呢?

★ 貼心小叮嚀:牆上背板大大的「向東流」3 個字,可是由知名書法家董陽孜老師特別書寫的喔!千萬別把它看成「白京流」了(據現場設計師說,還真的有人看錯了)。
那一年,我們一起看的電影 ——《那年的時光 2 ——老戲院》

繼去年《那年的時光 ——柑仔店》,今年由陳建志和張守玉籌劃的《那年的時光 2 ——老戲院》,繼續帶著大家回味小時候的美好時光。從展區外觀到內部設計,完全就像回到老戲院一樣,讓人看到什麼都想拍個照。

許多人在家愛電影都喜歡來包便利商店的爆米花,不過,由設計師簡曉綺和王虹驊打造的《魯冰爆米花》則十分與眾不同,以電影膠捲鐵盒做為外觀發想,你可以直接放在平底鍋加熱,只是美不美味……,就不得而知了。同樣以爆米花為創作靈感,饒治葦和陳元慶設計的《我不是爆米花》則有截然不同的意涵,由於現在電影院賣的爆米花越來越貴,不想被海削一頓,卻又覺得手上沒有爆米花盒就看不了電影,那就拿著《我不是爆米花》:用假爆米花做成的蓋子加上真的爆米花紙盒,裡面再放進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大大方方走進電影院廳吧!最後,口渴了,再泡一杯由小型電影海報貼成的茶包——《茶憶》,創作者吳驊臻還貼心告訴你各種茶包的口味,「老闆,我要一杯『梁山泊與祝英台花茶』!」


吳驊臻設計的《茶憶》茶包搭配不同電影有不同口味,裡面除了內含「懷舊茶葉」外,保存期限無限、直到「山窮水盡時」。(Photographs by MOT / TIMES)
★ 貼心小叮嚀:
展場內還有《魔幻電影院》和《老牌電影明星拍貼》互動裝置,相當有趣,記得體驗完再走喔!
實驗、食驗,傻傻分不清楚——《食驗室》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看來看去,這次的大會主題聯展沒有《食驗室》呀!那它在哪?其實,《食驗室》是《3 × 3 設計產業形象展》中的一個攤位,但 MOT / TIMES 編輯群認為他們的設計理念與創作精神都非常有趣,因此想同時介紹給所有讀者們。

目前從事時尚配件設計與手工藝創作的邱亞菱,結合了平面影像與立體食物的概念創作,透過每樣食材的特色以模擬出飾品的質感與外觀,藉由《食尚攝影》表達出每位女性 model 的個性美;另外,她也利用工作中常使用到的物件,像是鈕扣、蕾絲、彩色玻璃珠等等,打造出一件件看起來就會令人說出「哇!怎麼跟真的一樣」的美味食物,進行一場設計的《食 / 實境秀》。而由鄭琪今所設計的《自然加工食品——蟲食蕾絲》,則將蟲咬食過的葉菜,經過自然的腐化與發酵,藉由表面自然的洞孔和邊緣,展現出有如蕾絲的質感,因此將一片片葉菜當成「鍊墜」,成為最天然的項鍊。

★ 貼心小叮嚀:為了鼓勵好設計與年輕設計師,編者好康到相報,現場獨家販售由吳文欣繪畫的《食誤》圖像插畫,把包著大亨的「大亨堡」、長著梅花鹿角的「梅花豬」、用蛋殼堆成的「蛋塔」等 6 款插畫帶回家吧!

你有吃過包著大亨的大亨堡嗎?(Photo credit:食驗室)

你有吃過包著大亨的大亨堡嗎?(Photo credit:食驗室)
編輯撰文/黃伊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