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了金、銀、銅獎以及優選外,這屆競賽特別增加入圍獎項,以鼓勵所有設計新銳。其中,曾在「第一屆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以《獸鋬杯》拿到佳作的設計師徐崎翔,這次再度以《泡茶趣》茶器打敗眾多競爭好手,奪得金獎。
銀奬作品《書中山水》由男女雙人組合林芯羽和潘柏銓所設計,將《張廷彥畫登瀛洲圖》的遠近景墨色濃淡意境設計成透光書籤,讓人閱讀時「讀你千遍也不厭倦」。銅獎則頒給了目前仍在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就讀的黃詒和湯晴雯,她們設計的《捲不斷 理不亂》耳機捲線器,將乾隆皇帝時常把玩的《玉熊》姿態轉換成被耳機線纏繞掙脫的模樣,相當可愛。
右圖:銅獎則頒給黃詒和湯晴雯,她們將乾隆皇帝珍藏的《玉熊》變成活潑生動的《捲不斷 理不亂》小熊耳機捲線器。
《洋彩黃錦地八卦交泰轉心瓶》成為設計參考人氣文物

首先讓我們先對乾隆時期的轉心瓶來個初步的了解,全器由瓶頸、內瓶、以及上下腹部 4 部分組成,瓶腹則以 4 朵相互交錯的如意雲紋互相套合,另外又內鏤雕刻八卦紋飾,形成「交泰」瓶式;外瓶於頸間凸棱處與內瓶接榫套合,當手指撥動頸瓶時,內瓶也隨之旋轉,並且通過鏤窗可以看見內瓶上的青花番蓮紋飾,可謂相當精緻細膩。

徐崎翔擷取轉心瓶曲線作為《泡茶趣》外形輪廓,並將腹瓶的如意雲紋與其內鏤雕八卦紋飾,變身成茶器濾水孔,只不過他把轉心瓶的乾卦與坎卦改為帶有「亨通吉祥」之意的離卦。當使用者泡茶時轉動茶器,不但能透過鏤空的紋飾濾水孔,靜靜品賞茶葉緩慢舒展的清香,更能在古典與現代交融的設計中,享受如皇帝般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獲得優選的陳科帆與黃夢竹現職為產品設計師,他們以轉心瓶的兄弟作品《洋彩黃錦地交泰轉旋葫蘆瓶》出發,設計出外型和實品幾乎一模一樣,但材質、大小與用途截然不同的《轉心—趣味膠帶台》。為了創作出讓使用者同時感受到「轉動」與「把玩」樂趣的作品,因此 2 人捨棄原本屬意的乳液罐,最後選擇了號稱「辦公室文具用品人氣王」之一的膠帶台。
《轉心—趣味膠帶台》主要分為內外 2 層,膠帶卡緊於內層,因連動關係,當使用者拉動膠帶時,同時帶動葫蘆瓶上層旋轉;倘若你旋轉上層時,也可以帶動膠帶方便捲回或拉出。2 位設計師也配合現代趨勢,設計出中國吉祥圖騰的膠帶,大家可以在使用過程透過下層窗櫺縫隙,窺見膠帶花紋轉動,滿足自己小小的偷窺慾(喔!不!是好奇心),陳科帆更想到或許可以將《清明上河圖》變成膠帶內芯,更增加互動樂趣。除此之外,這個膠帶台大小適中,平時就算不使用,當成辦公桌擺飾也相當美觀呢。


由陳科帆與黃夢竹設計的《轉心—趣味膠帶台》讓使用者在拉動膠帶時,透過下層窗櫺縫隙得以窺見膠帶花紋轉動。另外還附上 2 捲印有中國瓷器常見傳統圖騰的膠帶,既實用又有趣。(Photographs by MOT/TIMES)
潑墨山水畫另類 3D 化
平面的山水畫如何應用,才能異軍突起,變成趣味性十足的創意設計呢?這次獲得銀獎的 2 位自由設計師林芯羽和潘柏銓,創作的《書中山水》書籤組主要是擷取《張廷彥畫登瀛洲圖》的一部分畫作,變成書籤的主圖。
這組設計師之所以會選擇這幅畫軸的原因,在於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此一典故,而現代人忙碌之餘,仍不時會到誠品或博客來買書以充實心靈,因此林芯羽和潘柏銓想到將山水畫化身為透光書籤,當你讀到一個段落疲憊了、想闔起書本短暫休息時,就加上一只書籤。慢慢地,群山、巨石、老樹一前一後的立起,彷彿成為遠近不一的山水風情,張廷彥的繪畫有了新的生命,你的生活也加入古代文人風采,即使不用背著厚重行囊,在家中也可以欣賞壯闊的好山好水。


林芯羽和潘柏銓擷取《張廷彥畫登瀛洲圖》的部分畫作,利用山水畫中常用的濃墨、淡墨以區分遠景與近景的手法,做出透光的書籤系列,讓現代人在閱讀時,也能享有自己的一片美景。(Photo Credits:國立故宮博物院)
優選作品《山水曆》(如下二圖)則是由產品設計師廖佳琪與沈威志攜手完成。同樣利用看似難以發揮的山水畫當作設計核心,利用《唐岱倣范寬秋山瀑布》層層疊疊的構圖,依使用者喜好自行摺疊翻頁,讓它立體化,成為可以擺放的桌曆;不僅如此,每一層代表一個月份,也都有獨特的景緻,每個月都能帶給大家不同的心境;6 個月交疊後就變成一幅桌上山水畫,加上 memo 書寫功能,更添實用性。2 位設計師也貼心地附上捲軸,掛在牆上就成了另一件小型藝術品。

這次一共有 21 件得獎作品,編輯實在很難一一介紹給大家,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故宮如意館參觀,不過展期不長,只到明年 1 月 10 日喔!
編輯撰文/黃伊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