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NAA建築師事務所在羅浮宮朗斯分館國際競圖大賽中自 120 組世界各國的設計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這個計劃的設計權。由現年 56 歲的妹島和世與 46 歲的西澤立衛共同成立的 SANAA 擅長運用輕透俐落的現代主義元素,並以大片玻璃營造開放式的空間,讓建築物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這次的羅浮宮朗斯分館也是採同樣手法。SANAA 的知名代表作遍布全球,包括金沢 21 世紀美術館(Kanazawa 21 Seiki Bijutsukan)、紐約新當代藝術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以及瑞士勞力士學習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2010 年 SANAA 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朗斯分館由五個建築物組成,並以極具透明度和現代感的鋼與玻璃為主要材質結構而成。館內設施包含圖書館、書店、餐廳等,低調、無拘束感的前衛現代空間,與羅浮宮本館的形象全然不同。(Photographs by Hisao Suzuki)
佔地 2 萬 8 千平方公尺,由法國地方政府斥資比例高達 60%的羅浮宮朗斯分館,開設目的在於增加羅浮宮館藏及展覽空間,使更多的民眾得以觀賞到這些國家級珍品。對羅浮宮而言,這個分館的成立也是將巴黎過度集中的博物館群往地區分散的一個計畫,朗斯分館的造價約 1.5 億歐元(折合台幣 57 億),館內包含 1 個固定展區、2 個臨時展區、視聽室,以及活動區,固定展區目前展出巴黎羅浮宮所收藏的 205 件珍品(預定每年更換 1 成展品,每年舉辦 2 次特展)。

沒落煤礦產地,變身文化城鎮
羅浮宮分館計畫始自 2003 年法國文化部希望改善文化資源過度集中巴黎的狀況。位於北加萊省、人口僅 3.6 萬人的沒落礦業城鎮朗斯,因為當地沒有任何博物館,且地理位置距巴黎、倫敦及布魯塞爾都不遠,可以吸引各地的觀光客前來,因而從 6 個候選城市中脫穎而出。





「時間長廊」展區展出古典希臘時期雕像,以及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等時期 205 件作品。(Musée du Louvre-Lens/Philippe Chancel)
優美、前衛、歷史、自然的組合
此棟分館,是法國史上首度由女性建築師挑大樑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築。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的朗斯分館以一個低矮合宜的建築體自然地融入基地,其結構由 5 個建築體組成,有 4 個矩形和 1 個大正方形,以略為曲折的角度連結為一體,並使用極具透明與現代感的鋼和玻璃做為主要材質,為保持基地的開放性,建築本身被拆解成數個空間,長達 360 公尺的玻璃牆表面上看來是平直的,但實際上則有微妙的曲線弧度。
展館內部分成不同功能區塊隨地形產生高低變化。妹島和西澤表示:「透過配合地形起伏緩慢變化的布局,這座建築達到與基地、路徑形態和景色間的相互平衡,並喚起它曾為煤礦產區的歷史記憶。」為避免過度嚴謹的直線線條,建築師透過角度間銜接的變化,讓不同角度的輕微轉折創造出扭曲或較為自由的空間造型,以保持空間本身的優美,以及與藝術品之間的和諧感。玻璃建構的展館整體顯得明亮通透,遊客進入玻璃中央大廳時,彎曲玻璃空間內所設置的書店、咖啡館和其他設施都能一覽無遺,自然光線更透過屋頂上的百葉玻璃面板濾進室內,在鋁質牆壁上營造出模糊的反射效果。

由 SANAA 擔綱設計的朗斯分館整體透明柔美,具有穿透性的曲線風格,配合地形高低起伏緩慢變化的布局與周邊景色相互平衡。(Photographs by Hisao Suzuki)

玻璃帷幕建構的朗斯分館給人的不是硬梆梆的堅實感受,透過建材、特殊的燈光設計,館內的空間美得充滿穿透性。(Photographs by Hisao Suzuki)
博物館內最底層設有一個兩層樓的巨大倉儲空間,並在南邊與北邊分別建了兩個獨立的小建築,做為行政服務中心和餐廳之用。展覽空間的規畫由阿德里安‧卡迪(Adrien Gardère)工作室負責,SANAA 並與景觀設計師凱瑟琳‧莫斯巴赫合作,將花園和小徑環繞在博物館周圍,從博物館某個角度的玻璃帷幕望出去,就能看見設計師所刻意保留的成堆煤渣,串接起博物館與朗斯小鎮過去的煤礦史。

編輯/洪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