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友大輔笑著說:「我們以前都是蓋房子、做建案,現在雖然開始設計椅子和燈,但做小東西其實比大東西難,概念也不同,看到大家精細的工業設計商品,覺得好厲害!」目前兩人都在交通大學教書,還有一個 1 歲多的小寶貝,算是「暫時」定居台灣。「其實我們去年就收到 Tent London 的邀請,打算獨立參展,連報名費都繳了!沒想到剛好碰上我的預產期。」詹明旎看著長友大輔笑道:「我叫他自己去,結果他說:『我的孩子要出生了!我要留在台灣!』沒想到今年卻收到 Fresh Taiwan 的邀請,我們就去啦!」
夫妻兩人默契十足,長友大輔認真的介紹他們的作品,詹明旎在旁邊適時的為他補充,這次採訪就在中英文夾雜的交談中,愉快展開。


MisoSoupDesign 挑戰不同著力點的設計《Kulms Chair》。(Photography by Chuan-Yu Kang)
Q:MisoSoupDesign 是由來自日本的長友大輔和來自台灣的詹明旎組成,是否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結成的過程?
詹明旎:其實我們當初是同學,我們兩個人都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念建築設計,時常一起組隊參加各式各樣競賽,因為幾乎 24 小時都在一起,就這樣不知不覺成為一個團隊。
長友大輔:早上一起在學校上課、下課一起做作業、晚上一起討論比賽,總之就是天天待在一起。後來因為參加競賽需要一個團隊名稱,我們便決定取名 MisoSoup(味增湯)。
詹明旎笑著說:我那時告訴他 NO WAY!我絕對不要用這麼搞笑的名字當隊名!
「但我後來說服她。」長友大輔解釋:「我告訴她『Miso』在日文不只是『味增』的意思,還有『好腦袋』和『創造力』等含意,非常適合形容我們的團隊。」
Q:從建築到工業設計,MisoSoupDesign 的設計經驗真的非常豐富,是否可以簡單介紹目前在工作室的作品?
(長友大輔指著牆上的刊版說明 MisoSoupDesign 所設計過的幾個案例)

其他還有我們為美國家飾品牌 OFS 設計的椅子《Waltz Lounge》。創作概念很簡單,就是想要一張和董事長椅一樣舒適、可以跨腳的椅子。但考量到現代都市公寓的空間都很小,所以思考後決定將跨腳的部分設計成可收納在椅子底下。另外還有以不同著力點和曲線為概念的《Kulms Chair》。我們試圖用不同的方式讓椅子可以平穩站立、同時方便收納。我們帶這個系列出國參展時,大家看到只有一隻腳的黑椅子都躍躍欲試,想坐上去看它到底穩不穩。

或許因為建築設計的背景,MisoSoupDesign 的創作概念經常與「收納」和「結構」相關,為美國家飾品牌 OFS 設計的《Waltz Lounge》便是個例子。(Photography by Chuan-Yu Kang)
Q:以瓦楞紙製作的《S-Cube》親子座椅,這次在 Tent London 頗受歡迎,是否可以簡單介紹這次帶去倫敦參展的作品?

還有由電腦先進行 3D 繪製、計算、再印出的《Light Lights》桌燈,如上圖。因為利用電腦先行模擬,基本上可以製作各種形狀。最後則是可拆解、概念來自日本和室座椅的《Za Stool》板凳。
Q:這次是 MisoSoupDesign 首度到倫敦參展,是否可以和我們分享這次的參展經驗?
長友大輔:倫敦好小!(笑)雖然紐約、東京也都是人口相當密集的大城市,但和倫敦狹小又複雜的建築空間相比,這兩個城市還是令人感覺大上許多。但我們這次還是有把握機會參觀大英博物館等感興趣的建築。另外,英國的消費者對於設計師商品的接受度也比其他國家高。日本人雖然也願意消費設計師商品,但相較於品牌,日本人更重視產品品質,例如有口碑的大品牌和新銳設計師都生產了一款外型類似的椅子,日本消費者會傾向選擇有口碑的大品牌,而不是新銳設計師。

Q:MisoSoupDesign 2013 年的計畫?
A:我們前陣子和台灣旺得了合作,以台灣都市空間特有的鐵窗文化設計了《Invisible Farm》這個作品(如右圖)。它的概念是以單位化的結構,隨意 DIY 自己的直立式花園,在聖誕節至農曆新年這段期間會在台新基金會的大廳展出,歡迎大家去看看。
編輯/洪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