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MOT/TIMES x 欣講堂】專家導讀:胡朝聖──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展牆

10 月 MOT/TIMES 線上誌與欣講堂合辦「創意城市‧設計之都」系列講座,邀請建築學者、城市藝術策展人、公部門政策推動者、創意都市行動者以不同的觀點及案例經驗,分享如何運用設計串聯一座不斷向上提升的城市,並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在大多數人的想法裡,人們只能到美術館裡看藝術品,藝術創意如何與城市連結?又能創造什麼樣的發展呢?

其實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表現形式從早期的雕塑、繪畫擴展至地景藝術、裝置多媒體數位藝術等,擁有各種不同展現形式,「城市就是博物館!」首篇專家導讀,獨立策展人胡朝聖將從當代藝術策展的觀點分享城市中蓬勃發展的藝術能量,接下來就一塊來了解城市如何跳脫空間的概念成為一個有機的文化體吧!
台灣在現代化過程中,城市的樣貌大多是由專業精英份子所構想出來,是一種從上到下的都市規劃,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當前許多亞洲城市的風貌彷彿越來越相似,這個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我認為這當中有許多需要重新檢驗、思考的部分。這次在「創意城市‧設計之」講座提出「城市與當代藝術策展實踐與經驗分享」這個主題,也是期待讓大家去思考「我們對於城市的未來想像是什麼?」
 
藝術與城市的關係,可以從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開館成立看起,台灣在民主化過程當中,不只設立了許多美術館、博物館,城市紋理也越來越豐富和精采,同時,1987年台灣解嚴後,人們在身體、精神或制度上也都慢慢獲得解放,但對於空間或城市的規劃,我們還是維持了一種比較保守的態度和思考。



 
2007 年忠泰建設「明日博物館」 (Museum of Tomorrow)。

在民主化的進程中,我們探討了很多制度上或精神上的解放,卻很少提及「空間解放」這部分,過去我們通常把居住的空間交由他人規劃,並被動地接受這個環境,但人們生活在城市裡,我們應該可以漸漸地去思考,對於我們每天穿梭其中的空間可不可以有更多的想像、提出屬於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渴望?藉由藝術介入城市空間,我相信藝術家會帶來非常多的思考,不只在視覺、美學上,甚至在空間上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都能讓我們對城市有一種新的體會和未來規劃可能性的思考。
  
過去我將策劃的幾個展覽,從美術館或博物館空間拉到城市中舉辦,這其中的企圖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討論:第一是教育推廣,藉由當代藝術的導入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藝術;另一方面是讓藝術家進入城市,藝術家的作品讓人們在城市中與藝術相遇,並自然而然地產生自我對城市的期待和想像,同時,也藉由藝術進入城市來解放空間。

 
2007 年粉樂町 2 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Photo credit:富邦藝術基金會)

藝術進入城市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思考,譬如博物館的再延伸、場域精神的擴增、政府政策的轉化等,如台南海安路在藝術造街後,從原本的破敗不堪變成另一番榮景,成為了許多民眾遊覽的景點;另外幾個展覽的例子包括:2001年開始的富邦藝術基金會「粉樂町」、2007年忠泰建設的「明日博物館」 (Museum of Tomorrow),以及已邁入第4年的「立偕種子計畫─藝術建築展」等,都是將城市當成一種方法或概念,把台北當成一個論述,讓藝術進駐城市,改變人們對城市的想像,創造更多的文化產業。
 
從這個觀點來看,城市似乎不再是我們過往所認為的,只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城市在藝術的進入後有了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城市不只是個名詞,也可以是激發更多想像的動詞。

 
2012 年立偕建設「種子計畫─藝術建築展」。(Photo credit:立偕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