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天,我們無一倖免的經歷了一場由新冠肺炎疫情所點燃的爆炸,沒有煙硝,卻足以讓整座城市陷入無聲的寂靜,以及漫長且惴惴不安的情緒之中。

然而還有什麼樣的爆炸,也能讓人久久揮之不去?一如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 X-site計畫」首獎《爆炸容器》創作團隊「超限游擊X 真實構築」計畫主持人邱杰森所說的:「我們討論的爆炸不是立刻就會被代謝掉的震盪,更像餘震,反而讓身體被無限打開。」
從2014年首次啟動至今,每年北美館「X-site計畫」總有精彩可期的跨域創作降落在戶外廣場上。2021年同上一屆以「多重真實」(X-Reality)為命題,今年北美館在31件提案中,最終宣布由「超限遊擊 X 真實構築」,以外型猶如末日核電廠冷卻塔般的《爆炸容器》(Booom room)拿下首獎。
 
想知道這座冷卻塔將如何爆炸?又產生了哪些共振?MOT TIMES特別邀請此計畫主持人邱杰森,以及團隊中負責聲音設計的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在全國疫情趨緩之際,與我們一同聊聊《爆炸容器》是如何藉由光波、聲響、振盪刺激大眾感官,並與環境產生有趣且極其私密的對話。
 

左為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右為計畫主持人兼藝術家邱杰森。(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多重真實既是重疊,也是某種再現
 
藝術家邱杰森說,其實「爆炸容器」最初的雛型來自2014年他在法國念書時,曾親眼目睹為了都市更新而將整棟大樓炸毀的情景,「最讓我震憾的是短短幾秒鐘,一棟建築就瞬間消失。當下的直覺是,人類一直生存在危險的臨界,我們追求安逸的生活,但其實滿佈危機,但也正是透過這種危機感,推著我們再向前邁進一步。摧毀又重生。
 
特別是,「我關注的地圖式藝術創作,需要在物理空間中去進行場域拓樸(註1.)與佈建,但無論任何載體其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面向,而地圖的呈現有時相對片面,它無法涵蓋所有客觀的存在,因為很多東西都是複合的,也都是真實存有的。」因此面對今年「多重真實」的主題,他將其簡化成複合、重疊、某種再現或重生的概念,並希望這是由一群藝術家共同完成的作品。 為此他邀集了當代藝術家與藝評人組成「超限游擊」團隊,並邀請「真實構築」團隊及顧問沈弘軒建築師實踐他們心中對於此裝置的想像。
 

「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以《爆炸容器》回應本屆X-site命題。透過核電廠冷卻塔造型為發想,設計一座塔式建築「容器」座落北美館廣場上。(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主體建築為聲音與震動的中心,外層以鋼構材質結合PC板透露後工業的末日感。(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內部為木造支撐結構,頂端發散式結構象徵爆炸瞬間的樣態。(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爆炸容器」是有機的,從裡到外都能被大自然所影響

但即便有了結構的外衣,《爆炸容器》卻不純粹只是一座建築量體,它更像一件有機,能容納不同聲響、光線、振盪的器皿,且從裡到外都能被大自然所影響。在邱杰森眼中,《爆炸容器》也可以被視為立體裝置或雕塑,因為團隊更希望大眾藉由不同藝術媒材的互動與連繫達到共鳴。

於是,當我們或坐或站的進入到建物的守備範圍,眼下不是轟然地一聲爆炸,而是聲光交會時地面的振幅,耳邊難以言喻的聲響,以及爆炸後的寧靜與危機感。因為邱杰森想要詮釋的不是立即的震盪,「那個瞬間消失的很快,像是立刻就會被代謝掉一樣。但餘震卻是緩慢進行,反而會讓身體被無限打開。」參與的民眾可以透過多重感官進行場域的拓樸,觀察、發現、感受並探索出各自獨有的接收方式。
 
左為計畫主持人兼藝術家邱杰森,右為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尤其爆炸後會有很多碎片,當物件產生磨擦時,不同物質振盪下的聲響會是什麼?邱杰森說,「 就像家中木頭跟水泥的接縫,會在無意間產生裂痕,因為建築體是有生命的,無形之中,當人在走動時,它會感受到你的震盪並慢慢產生一些建築生命中的痕跡。」
 
他以五、六零年代德國後工業時期,產業外移,工廠廢棄下所呈現的社會變遷過程為發想。以中空的圓型塔做為設計結構,透過鋼構外層骨架,結合具幾何拼構造型的半透明茶色PC,與中間實心松木柱的結構體,並藉由鋼纜拉力連接至下方 H 形鋼構底座,進而創造出穩固、透光、具破碎感的巨型裝置,且能與太陽光產生折射、與聲音共振的感官效果。
 

茶色PC板以幾何方式拼接而成,既具有透光性,同時也能表現爆炸後的破碎感。(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特別是在建築外圍,更以木造緩坡製造出下沉式中央環形的類劇場空間,讓觀眾能從四面八方走進來,擁抱360度廣衾、毫無阻礙的觀看視野。除此之外,因建築體內部加裝了六條13米左右、4,000K偏黃的LED防水燈條,夜幕低垂時,並能製造出忽明忽滅的循環視覺效果,猶如斷電般,間接烘托出末日神秘感。讓人無論晴雨、白晝黑夜時造訪都別有意境。
 

開放式環狀基座,周圍散落三件不同樣式、方向性的木作裝置,象徵爆炸所產生的破碎化量體,同時傳遞場域的能量波動。觀者遊走其中藉由聆聽、觀看、觸摸、踩踏、或坐或臥,依據自身對空間的解讀,主動發掘不同的身體經驗,同時成為場域共振的質點。(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夜晚的《爆炸容器》別有一番意境。(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夜裡的《爆炸容器》更像是一座希望之塔。(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澎葉生:「我的工作就是要帶給觀眾一個聆聽的經驗」
 
不過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來說,「因為我是做聲音的,要從聽眾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在看什麼?會花多少時間探索這個量體,我的工作就是要帶給觀眾一個聆聽的經驗。」
 
因此當團隊第一次給澎葉生看建築3D模型時,他便開始以自己的背景去思考要如何創作這個音樂。「如果建築呈現的是空間,聲音表現的就是時間;但不管在城市、森林、海邊,當你開始觀看時,你就會感覺到環境的聲音。」一如德國攝影師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近半世紀以來都在拍攝工業建築,尤以「水塔」系列(Wassertürme) 最為著名。但他們在工業區裡看建築,也都會先選定某一個角度觀看,而那段時間其實就是聆聽的時間。
 
為此,一向喜歡在作品中連結自己喜歡的電影、藝術家、音樂的澎葉生,在這次的作品發想過程中,也參考了七零年代俄羅斯導演Konstantin Lopushansky電影《死者的來信》(Dead Man’s Letters)中關於核戰的概念,「我希望能帶有一點那種感覺的聲音,讓人在觀察、思考,凝視那個世界會變怎樣。」


聲音與振動是《爆炸容器》中不可或缺的一環。(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聲音跟建築不一樣,即興很重要
 
談到聲音,可不只有設計編排,澎葉生說到,他們第一次開會時,就在商量如何輸出如此低音頻的聲音,要用什麼樣的喇叭?放在哪個位置?要拉多少線,技術層面的問題涉及廣泛且複雜。

尤其進場前,澎葉生必須先縝密的思考過一遍,畢竟聲音工作通常都是最後才會進行,工作時間極短。像這次,他一個人,僅僅三天就設計出這場聆聽的經驗。但從頭到尾的行程非常緊湊,他必須先帶著各種聲音素材,從聆聽附近高速公路、飛機、蟬叫、車流聲,一直到在現場尋找可以產生振動的頻率,並持續透過改變高度、角度、空間、大小、位置等因素產生各種變化,再進行混音及調整頻率。
 
「重要的不是數值,而是經驗。因為聲音跟建築不一樣,即興很重要,一旦發現旁邊有蟬叫聲,我就要立刻跟這些聲音合作。」特別是建築載體下方的空間有限,他必須趴著鑽進去才能放置震動喇叭,也不能隨便換位置。因此只要現場告知某個位置無法佈線,跟預設有落差時,他就必須當下隨機應變調整。

在不同角度樣式、方向性的木作裝置上,將可聆聽並感受到場域在不同觀看方式下所產生不同的共振(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聲音作品也是環境的一部份!
 
有趣的是,當我們經過建築體時,其實聽不到任何聲音,你必須走進去,才能感受到振動及聲響。因為澎葉生不希望聲音跑掉,也不想造成環境的干擾。但為了強化聆聽的體驗,除了在《爆炸容器》內聆聽,他也特別在廣場上設置了三個平台,透過不同位置的聆聽,都會讓身體感受到不同的振動,這是非常私人且獨特的感官體驗。澎葉生說:「其實觀眾就是打開耳朵聽,並不一定要知道藝術家是怎麼設計的。我希望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小小的空間、角度,繞一圈、坐一下,就算不知道自己在聽什麼,不曉得聲音從哪來,但你會開始跟環境對話,會在這邊觀察爆炸。」
 
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雖然澎葉生再三強調聲音就是場個人體驗,但他還是透露了這次聲音設計中,有60%是以電腦喇叭、木板、H形鋼材質所造就具有變化性的頻率,而20%是電子軟體或自製樂器所發出的抽象聲音,另外20% 則使用來自歐洲或台灣工業區採集的聲音,後製處理而成。

「但其實你聽不出來,因為你在聽的是一個迴音,一種振動。因為當我在設計聲音時,通常會用很快的速度確定方向,後面的工作就是一直調整,讓聲音越來越小聲,後退到讓環境、聲音、空間達到一定的平衡;因為作品也是環境的一部份,我們的聽覺裡也要包含馬路聲、飛機聲、蟬叫聲;而當我找到那個平衡時,作品就完成了。」  
 
那是一種迷路感,你不確定自己聽到了什麼,像心跳般的震動,猶如各種聲音匯集下的共鳴,也是似真似假的不確定性;但非常推薦大家在這個夏季的午後、起風的傍晚,甚至是天色漸暗的夜,安靜的或坐、或躺,感受這場一期一會的感官爆炸。
 

選一個平台坐下來吧!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聆聽經驗。(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造訪北美館戶外廣場,感受這個夏季另一種前所未有的爆炸吧!(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註1:拓撲學(Topology)最簡單觀念產生於對周圍世界的直接觀察,直觀的說,關於圖形的幾何性質探討,不限於它們的“度量”性質(長度、角度等)方面的知識。比如一個橡皮圈,在它的彈性限度內,任憑我們把它拉長、扭轉,只要不把它弄斷,那麼它永遠是一個圈圈。拉長使它的長度改變了,扭轉使它的形狀改變了,然而在拓撲學上不會理會這些, 只是專注在“它永遠有一個圈圈”上。
(參考資料:
http://www.chiuchang.org.tw/download/docu/club/topology.pdf

創作團隊簡介
 
超限游擊(OGA, Overrun guerrilla act)
 
作為一個藝術行動團體,主要由1980以後的年輕藝術家/藝術評論/策展人等當代藝術專業組合而成的團體。以「超」(trans-)作為行動代號,超譯、超鏈結、超域展演映成為發展核軸,並以極具機動力的動態形式,讓藝術活動成為文化源震,藝術家成為擾動因子形成的波動與漣漪,重新以「原初的人」追求藝術本真,企盼藝術可以重回文化本源,以藝術團體的主觀能動性改變當前的世界意識場。
 
真實構築(A4R, Arch4Real)
 
由成大建築系背景的林彥甫、黃于珊、謝秉澔共同組成的建築專業團隊。不斷嘗試新概念之同時,著力於建築體的實踐;使藝術、文化的能量自無形的思想領域脫離,落實於現實中成為可觸及、可感知的空間體驗,以此構築「真實」。在構築上,除了專注於轉化抽象至有形,更試圖透過材料、結構與空間本身回應現今時代下的社會脈絡;並嘗試以不同的切入點,結合建築外的元素,更多元的表現「真實構築」的可能。期盼在一種凝聚、一種更多元的集合下,能打開與人互動間更深層的連結層次。

團隊成員
 
計畫主持人:邱杰森
建築師:沈弘軒
超限游擊:邱杰森、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洪聖雄、丘智偉、吳承澤
真實構築:林彥甫、黃于珊、謝秉澔
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徐嘉駿


「超限游擊 X 真實構築」團隊合影,2021。( Photo Credit:超限游擊 X 真實構築)
 
2021 X-Site:《爆炸容器》 ─ 多重真實
展期:即日起-2021.8.22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編輯/Christine Chen、彭永翔Josh Peng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