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AI 將如何改變人類世界?策展人帶路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覽 10 件亮點作品

你玩過ChatGPT(AI聊天機器人)嗎?透過問答,它不僅能與你聊天、撰寫BBC節目開場白,連書寫論文也得心應手。如果想化身藝術家,最近熱門話題Midjourney(AI繪圖程式),同樣不需要任何美術背景,僅僅輸入數個關鍵字,便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圖像,美到讓人瞠目結舌。

 

當人工智慧(AI)步步逼近,生而為人的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即將於2月18日至6月4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發想、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作為共同策展人所策畫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覽,以超寫實雕塑的美學基調,透過四大主題,匯聚23位(組)國際藝術家、展出共33件超寫實及寫實雕塑作品,探討後人類時代下的人體未來形貌。
興起於1970年代的超寫實主義多見於繪畫和雕塑領域,可被視作為對於純主觀抽象藝術的反動。包括源自於紐約、以攝影為基礎的照相寫實主義繪畫,以及企圖精確複製人體的超寫實雕塑;前者較為注重客觀形象的捕捉,而後者則藉由貼近現實的擬像,為觀者建構出極其逼真的氛圍營造。超寫實雕塑因注重作品肌理細節,能讓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具有真實感的認知錯覺,因而更容易於將自我投射於作品場景之中。

曾代表德國參加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作品《演員III之3》為一系列具有日常配件、服飾與電子音樂等次文化元素的假人雕塑,觀眾可把自己想像為其中一員,思索當代消費社會下的片段化身分認同。(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展覽透過超寫實雕塑的美學基調,讓每件作品宛如鏡像般,映射出人類自身的未來形貌。尤其策展人特別著眼於人類科技發展下,如機械義體、擴增實境、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數位演進與遺傳學工程,將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相互結合的「後人類」現象,藉由「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 人類 變體」四大主題,不只陳述身體的解構與重構、人與環境及機器之間的關係,也探討當中隱含的欲望與倫理議題。

「混種人」展區。(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後自然」展區。(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4.0」展區。(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Maximilian Letze:「任何創作的背後沒有思考,只是單純的使用AI,我還是不會稱之為藝術」

 
長期以來僅存於藝術創作概念、想像中的樣貌型態,如今皆可在科學實驗中實現。在展覽中,由藝術家透過作品演繹而成的各種情境,也再持續提問,究竟人類該如何重新定義自身與他者? 
 
策展人Maximilian Letze表示,「近年來,人工智慧(AI)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明顯。在這次展覽中,會談到AI對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交互的影響,包括人的工作與形象,有正面也有負面,我們並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而是藉由展覽提出很多思考的方向跟情境。但我認為,AI跟氣候變遷是未來影響人類社會非常重要的兩股力量。」

甫獲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的林恩・何許曼・雷森(Lynn Hershman Leeson),也於臺灣首度呈現其獲提名之錄像作品《邏輯癱瘓人心》,由生化人女性輕聲闡述於數位調控的時代中,她在渴望如何更貼近人類與畏懼化為數據流的獨白中擺盪。(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至於AI繪圖的部份,Maximilian Letze則認為,「藝術的背後是有理念存在,這個想法是從一個人身上發想,但會跟其他人有所關聯才會創造出藝術品。AI做為強而有力的工具,它的功能越來越多,可以成為更好的畫筆或畫布,或是協助創意分類與儲存的途徑,但如果只是運用機器的能力去增加一些東西,就把它視為創意作品,我認為藝術作品與此仍有所區別。因為任何創作的背後沒有思考,沒有考慮過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只是單純的使用AI,我還是不會稱之為藝術。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亦強調,「我們是透過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去理解人類對未來的回應與想像。藝術家像先知,他們提出的想法部份有點超現實,部份則已在進行中。因此這個展覽就是在探討到底科技介入人類後,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世界,並透過藝術家作品的觀點,促使我們去思考且更加回歸我們自身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第9屆柏林雙年展的瑞典籍參展藝術家安娜・烏登伯格(Anna Uddenberg),將扭曲的女性雕塑與行李箱融為一體所創作的《野蠻人 #7(零重力)》,誇張變形的人物姿態,呼應著社群媒體上的網紅們對於「理想形象」的荒誕追求。(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帶路!爬梳展覽四大主題10件亮點作品

 
此次展覽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且具實驗性,但主要仍聚焦藝術家是如何形塑世界與人體;尤其當我們談到人體,它是體驗外界的一個介面,不只是肉體,還包含心靈與靈魂。而在選件上,Maximilian Letze表示他將展覽劃分成兩大部份,一要能與觀眾有直覺式的互動,二則是要與展覽本身主題相互契合。
 
Maximilian Letze指出,「在『混種人』展區,主要探討科技進步與基因改造對人體有何影響,未來人體又會長成何種模樣?而『後自然』展區,則針對人類對自然所造成的改變與影響,比如工業革命、基因改造、氣候變遷,與地球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等議題進行爬梳。至於『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因當代人類生活已與數位科技、社群媒體密不可分,也間接影響我們的精神、感知層面與社會結構,因此主要聚焦AI 對人類生活、工作、審美、環境所造成的改變。最後『藝術家4.0』則著眼科技發展下,電腦繪體、3D列印、AI皆成為藝術家創作的工具,它們又將對藝術創作產生何種影響。」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策展人Maximilian Letze的腳步,一同欣賞此次展區內的10大亮點作品吧!

「後自然」展場照。(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萊納・瑪麗亞・馬蒂希克,《生物(系列雕塑選件展示)》,1997–2020,加框橡皮泥及各種材質、橡膠、聚氯乙烯,尺寸依場地而定。(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Maximilian Letze在北美館現場親自導覽說明。(Photo Credit:Chris Chen)
 

01 「混種人」展區\《幼苗》

 
此展區探究當今人體透過基因工程技術轉為可塑型態,甚至出現混種生命體的演化概念。來自澳洲的超寫實藝術家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其作品向來以親密又古怪的特色著稱,此件作品《幼苗》,乍看是一名男子揹著貌似嬰孩的樹苗,似樹非樹、似人非人,更像是神話故事裡的混種生物,讓觀者既被深深吸引卻又同時備感厭惡。這也是藝術家想要傳達的目的,她希望能藉由這個過程讓大家去思考,到底什麼是異類,讓我們會加以疏遠。
 
此外,藝術家也希望藉由作品傳達,人類必須要對自身存在的世界以及大自然有所共感。因此樹苗也象徵一棵原先座落於澳洲生物棲息地,具有300年歷史的尤加利樹,因興建高速公路而被被迫砍伐,因此作品亦同時指涉人類為造就工業革命而犧牲大自然的議題。

(Photo Credit:Chris Chen)
 

02 「混種人」展區\《犬頭》

 
來自澳洲的雕塑藝術家山姆・詹克斯(Sam Jinks)的作品《犬頭》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件作品富含兩層張力,一層是人體的姿勢是脆弱的,另一層則藉由埃及神話中狗頭人身、半神半人的形象,詮釋人類與動物的混合形貌。因藝術家想表達人類其實也是一種動物,在大自然中以為自己具有力量,但其實。

特別是當我們湊近觀察時,確實會被栩栩如生的皮膚質感所吸引。為達到寫實效果,藝術家以透明矽膠為材,再結合油畫技法一層層堆疊上膠,造就作品深度,同時,毛髮也必須ㄧ針針縫上,因此必須歷經長時間的耗時費力才能完成。

山姆・詹克斯,《犬頭》,2008,矽膠、人類毛髮、毛皮,30 × 140 × 60公分。(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3 「後自然」展區\《預兆2019年5月9日10時15分》

 
這是由生於摩洛哥的法國藝術家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以十個小時的時間所拍攝而成的錄像作品。他透過一只水箱,緩慢滴入化水藥劑,讓化學自行產生微系統,並透過錄像記錄過程。這部錄像討論了兩個面向,一是藝術家的能動性,究竟在這件作品裡是倒下化學藥劑的藝術家是創作者,還是化學藥劑?除此之外,藝術家也透過作品強調大自然本身即具備重新整合、復原的能力。

(Photo Credit:Chris Chen)
 

04 「後自然」展區\《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

 
此主題主要著眼於大自然如何在基因轉殖與人工科技中被交互挪用,亦傳達人類所帶給環境的破壞性變化及物種的極限。這件作品由跨領域藝術家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Anna Dumitriu & Alex May)所創作的《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在本次展覽中算是以相對正面的態度去進行探討。此外,透過 3D 列印仿作古生菌的微生物態樣,亦可反思若當今人為破壞導致生態系統崩塌後,尚有哪些生命形式得以生存。

(Photo Credit:Chris Chen)


05「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神童》

 
此區主要反詰各種科技和數位轉型的發展交合之間、對於人類生活內在—外在、心理—生理層面的影響。由丹麥藝術家彼得・蘭德(Peter Land)所創作的《神童》,其原文為Wunderkind,此字源於德文,意指16歲以下具有超專業水準演奏樂器的小孩。因此作品透過站在紅毯上衣冠楚楚的孩童、以背對角落無路可逃,並帶有自我防禦的拉弓動作,不只象徵孩童無法承受壓力的精神狀況,藝術家亦藉此批判當代社會家庭施以小孩相對沉重的壓力。

(Photo Credit:Chris Chen)


06 「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不用找錢了》

 
對應《神童》作品,一旁的《不用找錢了》(德州路邊餐廳服務生的手臂握著開瓶器)是由藝術家喬許・克萊恩(Josh Kline)所創作,也是策展人非常喜歡的作品之一。這件作品以3D列印製成,手臂內部還書寫了一段由員工對雇主所說的「Do not tell me how to do my job 」(不要告訴我要怎麼做我的工作),主要呈現餐廳服務生提供服務的概念,其中也暗指AI有可能會取代人類工作。

策展人特別指出,「就像大家知道DALL-E(通過文本描述生成圖像的人工智慧),只要輸入你喜愛的色調、商店性質,它就可以幫你設計店面,像這樣的工具威力難以想像,如果adobe買下整合後可能很多工作會被取代。因此《神童》跟《不用找錢了》都在談論當代給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但如果人類沒有成長,或許未來的工作也會被所AI取代。」

(Photo Credit:Chris Chen)


07 「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葛拉姆》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與墨爾本醫院的創傷外科醫生共同創作的《葛拉姆》具有結構加大的頭骨結構、類似安全氣囊的軀幹、粗糙化的皮膚和去除頸部等特徵。藝術家主要呈現人類為承受車禍等致命衝擊所必需的進化,試圖以科技重塑我們存在的同時,卻也反映人體在無常中的脆弱程度。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葛拉姆》,2016,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水泥,140 × 120 × 170 公分。(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8「藝術家4.0」展區\《無題》

 
在「藝術家4.0」談論未來的機器人是否得以擁有幻想、直覺等人類獨有的創造性特質,而我們又該如何與之共處與同理?這件來自藝術家安德羅・韋庫(Andro Wekua)的《無題》,在鋪著粉紅色地毯、整間油漆成粉色調的房間裡,懸掛著一位面無表情的半機器人女孩。她的頭部跟身體中間被厚重的玻璃隔開,懸空的腳部,彷彿沉浸在數位的世界裡,毫無意識,但卻又透過,一邊是機械手臂,另一邊手指頭則像反射性動作般,持續發出的輕微抖動感,帶來一種貌似人類的意象。但其實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是,當人類過度充斥在數位科技的世界,將讓我們喪失人類的感知能力。
 
安德羅・韋庫亞,《無題》,2014,假髮、矽膠、蠟、高分子石膏、聚胺酯泡棉、鋼材、玻璃、合成繩索、鋁材鑄件、布料、馬達、電子零件、機械裝置,212.1 × 101.6 × 68.6 cm。(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09 「藝術家4.0」展區\《阿湯與阿門》

 
由格拉茲與昆茲(Glaser /Kunz)共同創作的作品《阿湯與阿門》(Aton & Amen),特別將臉部影像投影在寫實雕塑上,藉此呈現表情與對話,其中Aton是埃及神話中半人半神的形象,Amen則與基督教有所關聯,兩人會持續進行哲學思辨的對話,但卻一直都找不到解答。

(Photo Credit:Chris Chen)


10「藝術家4.0」展區\《體內(M1)》

 
此件由至聖(Santissimi)所創作的作品《體內(M1)》,反映出當代利用醫學研究低溫冷凍保存下來後,用於器官、組織移植的人體功用。當觀者用手沾水將霧抹除後,即可看清這件裝置作品的樣貌。這是電影裡常見的場景與情節,卻也讓我們反思如果有一天基因工程能研發複製人,那麼人類又該如何面對道德的界線。

至聖,《體內(M1)》,2013,矽膠雕塑、塑膠玻璃、各種材質,197 × 76 × 47公分。(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展期:2023.02.18-2023.06.0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官網:www.tfam.museum
臉書粉絲專頁: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