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鐘錶珠寶展能否有下一個春天?
對於喜愛鐘錶的朋友來說,每年一度的「日內瓦高級鐘錶匯展」(S.I.H.H.)以及「巴塞爾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以下簡稱「巴塞爾鐘錶展」)是能夠得知新錶訊息的重要活動,其中,日內瓦高級鐘錶匯展是以 Richemont 集團旗下鐘錶品牌如:卡地亞(Cartier)、伯爵(Piaget)、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萬寶龍(Montblanc)等高級品牌為首的展示活動,而巴塞爾鐘錶展則是以瑞士鐘錶最大的集團 Swatch group 為首,並有超過 200 個鐘錶品牌共同參與的盛大展示活動。MOT/TIMES 線上誌特別邀請到在鐘錶雜誌有多年資歷的編輯西多士,和大家分享他就月前剛落幕的巴塞爾鐘錶展的觀察與心得。
「這次的 Basel,真是無聊死了,都沒什麼亮點。」這是一個參觀完這回巴塞爾鐘錶展的記者跟我分享的感受,而類似這樣的評語後續也聽到了不少次了。雖然敝人今年沒參加,但看到品牌陸續 pass 過來的新品資料新聞稿後,也大概明瞭這些記者朋友們的心情了。這代表著什麼呢?我覺得可由兩個大方向來說。
歐債危機與中國市場動盪使錶廠以守為攻
第一,各大主流錶廠趨於保守,導致無創新之作。也難怪,歐債危機所導致的經濟大幅衰退,讓生活在歐陸的人們叫苦連天,對於奢侈性的消費需求大幅降低,連帶地影響眾多奢侈品的銷售狀況。雖然,中國市場成長增率相較於歐洲而言依然強勁,但由於官方對於市場開放的政策常有改變,不確定因素太高,致使這些主流鐘錶大品牌對這個市場是又愛又恨,而中國市場又是鐘錶重要四大區塊市場之一,在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 common sense 下,各大鐘錶品牌今年推出的作品在功能的創新與機械結構的研發方面則能省就省,因為研發的費用十分驚人。這些做法雖然保守,但無啻為以守為攻的最佳方式。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1
1. Tag Heuer《MikroPendulumS Concept Chronograph》
2. Breva《Génie 01》
3. Devon《Tread 1 Exoskeleton》外骨骼透明腕錶
設計不缺乏新意,只有勞力士敢砸重本
第二,造形設計無趣與機芯結構的創新付之闕如。承前點所言,由於大環境的整體經濟狀況不佳,連帶影響銷售,以歐洲市場為例,歐債危機自 2010 年便已爆發,因此從 2011 年開始,眾家錶廠已經感受到市場衰退的壓力,因此投入研發的費用相對降低不少,致使來年新作品沒有亮點,這是一種循環,因此 2013 年的狀況早就可以預期。不過,機芯的研發的確需要許多銀根的支援,但造型設計(form design)呢?其實不用的,需要的是設計部門的 idea 與 sense。可是,今年推出的眾多新品僅在既定長賣款式上更動了少少的設計,也有的是換了種材質,希望藉此吸引到品牌愛好者的青睞,但老實說,這些watch lover 不是阿呆,不會為了這些一點更動而入手,不景氣的年代,不僅製造商精打細算,消費者也更為謹慎。不過,這點對於錶王勞力士(ROLEX)來說是不適用的,好比這次推出 Daytona 鉑金版本便受到市場上的關注,許多投資者更是摩拳擦掌的期待早日入手。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2
4. Harry Winston《Histoire de Tourbillon 4》
5. Hublot《LaFerrari MP-05》
6. Chopard《L.U.C Engine One H》
瑞士鐘錶成長空間有限,價格卻仍居高不下
其實,除了近年來的經濟危機造成前述現今鐘錶市場的狀況外,另外一點就是,自 70 年代日本石英錶技術重創瑞士傳統機械製錶產業,到 80 年代末機械錶復興後的 20 幾年來,瑞士鐘錶的躍進幅度過大(至少我是這麼看),無論在機芯設計、結構創新以及材質運用等,迄今幾乎已達頂點。以產業面來說,進步的空間已經很少了,就好像成長曲線般,當到達頂點後,就會進入平原區,接著就往下修正;若以消費面來看,藏家們該有的 piece 都有了,若推出的新品沒有讓人驚豔的特色與創新,花大錢出手購入的機率自然就會降低,這是高端消費的部份。而中低端的消費者的心態則是,購入了一兩只品牌、功能及造型都合意的錶款後,購買的慾望便會降低,畢竟這是奢侈消費,其必要性沒那麼高,而新投入中低端消費的購買者的成長數字就許多區域而言是未達廠方預定目標的,這種惡性循環之下,現今的產業狀況則是十分合理。
而在這 20 多年裡,除了錶款的功能日益複雜外,價格的攀升也成倍數成長。10 年前,一只頂尖品牌的 K 金三針基本款腕錶牌價落於 35 萬左右,迄今,居然超過 60 萬、甚至近 70 萬,令人咋舌!當然,品牌的說法是原物料與人工的費用逐年升高,因應研發所投入的設備成本也高居不下等原因,但這樣的售價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否合理,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見。
雖然,鐘錶製造是一門藝術(marketing term),但你覺得這藝術值多少價?那可真說不準了。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3
7. Rebellion《T-1000 Gotham》
8. HYT《H2》
9. Ressence《Type 3》
歐債危機與中國市場動盪使錶廠以守為攻
第一,各大主流錶廠趨於保守,導致無創新之作。也難怪,歐債危機所導致的經濟大幅衰退,讓生活在歐陸的人們叫苦連天,對於奢侈性的消費需求大幅降低,連帶地影響眾多奢侈品的銷售狀況。雖然,中國市場成長增率相較於歐洲而言依然強勁,但由於官方對於市場開放的政策常有改變,不確定因素太高,致使這些主流鐘錶大品牌對這個市場是又愛又恨,而中國市場又是鐘錶重要四大區塊市場之一,在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 common sense 下,各大鐘錶品牌今年推出的作品在功能的創新與機械結構的研發方面則能省就省,因為研發的費用十分驚人。這些做法雖然保守,但無啻為以守為攻的最佳方式。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1
1. Tag Heuer《MikroPendulumS Concept Chronograph》
這只由豪雅錶(Tag Heuer)於 2013 年巴塞爾錶展中推出的概念錶款,是該品牌近年投入研發創新的又一力作。它每小時的振頻可達 360,000 hz,計時精確度可達 1/100 秒,整只錶由 450 個零件組成,也是第一個捨棄遊絲並以磁性擺陀這個技術應用在腕錶的作品。(Photo Credit:Tag Heuer)
2. Breva《Génie 01》
這只由 Breva 推出的《Génie 01》是世界上首次將精密高度計和氣壓計、時間顯示與預報天氣等功能結合在一起的機械腕表,而這一切全靠著內部的機械結構與精密的齒輪搭配與計算而成,這樣的成果放在那小小空間來說十分驚人。全球限量 110 只,約售 158,000 美元。(Photo Credit:Breva)
3. Devon《Tread 1 Exoskeleton》外骨骼透明腕錶
誰說只有來自瑞士的高級製錶有看頭?位於美國加州的頂尖腕錶製造商 Devon,在今年的巴塞爾上就推出最新力作—透明的《Tread 1 Exoskeleton》腕錶。錶殼採用半透明的聚碳酸酯代替金属,佩戴者可以藉由其半透明的特色看到機芯的運作。整體造型設計概念靈感來源於生物學,就像節肢動物必需要蜕變牠們的外觀一样,十分地酷。約售 30,000 美元。(Photo Credit:Devon)
設計不缺乏新意,只有勞力士敢砸重本
第二,造形設計無趣與機芯結構的創新付之闕如。承前點所言,由於大環境的整體經濟狀況不佳,連帶影響銷售,以歐洲市場為例,歐債危機自 2010 年便已爆發,因此從 2011 年開始,眾家錶廠已經感受到市場衰退的壓力,因此投入研發的費用相對降低不少,致使來年新作品沒有亮點,這是一種循環,因此 2013 年的狀況早就可以預期。不過,機芯的研發的確需要許多銀根的支援,但造型設計(form design)呢?其實不用的,需要的是設計部門的 idea 與 sense。可是,今年推出的眾多新品僅在既定長賣款式上更動了少少的設計,也有的是換了種材質,希望藉此吸引到品牌愛好者的青睞,但老實說,這些watch lover 不是阿呆,不會為了這些一點更動而入手,不景氣的年代,不僅製造商精打細算,消費者也更為謹慎。不過,這點對於錶王勞力士(ROLEX)來說是不適用的,好比這次推出 Daytona 鉑金版本便受到市場上的關注,許多投資者更是摩拳擦掌的期待早日入手。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2
4. Harry Winston《Histoire de Tourbillon 4》
由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推出的「史詩陀飛輪 4 號腕錶」(Histoire de Tourbillon 4),最關鍵的部分是位於 6 點鐘方位偌大的陀飛輪擒縱器,它安裝在三個同心的旋轉框架内,框架不僅旋轉速度不同,而且各自的旋轉角度也不同。每 45 秒轉動一次;中間層的 cage 每75秒轉動一次;第三個、即最外層的cage 則以每 300 秒一圈的穩定速度旋轉。這樣獨特的三重旋轉框架陀飛輪装置,都是為了確保地心引力在任何時刻,都不會擾亂陀飛輪擒縱器穩定的運行。(Photo Credit:Harry Winston)
5. Hublot《LaFerrari MP-05》
宇舶錶(Hublot)為了法拉利即將推出的旗艦超跑 LaFerrari 所謹製的《LaFerrari MP-05》,具有可儲存 50 天動力的線形結構陀飛輪機芯,637 個零組件,數字顯示代表著能量儲存、時、分與秒,鈦金屬錶殼,整個機芯藉由大面積的弧形藍寶石水晶玻璃可透視著,好比 LaFerrari 那具 V12 引擎般懾人心魂。(Photo Credits:Hublot、Ferrari)
6. Chopard《L.U.C Engine One H》
《Engine One H》腕錶搭載的機芯編號為 L.U.C 04.02-L,由蕭邦(Chopard)位於瑞士弗勒里耶(Fleurier)的工廠製造,為了慶祝創廠 150 週年而推出的紀念錶款。機芯上的鏤空設計仿效了賽車進氣口的形狀,錶盤上下夾板則以引擎的氣缸蓋樣式加以設計,透過錶殼两側的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內部結構一覽無遺。(Photo Credit:Chopard)
瑞士鐘錶成長空間有限,價格卻仍居高不下
其實,除了近年來的經濟危機造成前述現今鐘錶市場的狀況外,另外一點就是,自 70 年代日本石英錶技術重創瑞士傳統機械製錶產業,到 80 年代末機械錶復興後的 20 幾年來,瑞士鐘錶的躍進幅度過大(至少我是這麼看),無論在機芯設計、結構創新以及材質運用等,迄今幾乎已達頂點。以產業面來說,進步的空間已經很少了,就好像成長曲線般,當到達頂點後,就會進入平原區,接著就往下修正;若以消費面來看,藏家們該有的 piece 都有了,若推出的新品沒有讓人驚豔的特色與創新,花大錢出手購入的機率自然就會降低,這是高端消費的部份。而中低端的消費者的心態則是,購入了一兩只品牌、功能及造型都合意的錶款後,購買的慾望便會降低,畢竟這是奢侈消費,其必要性沒那麼高,而新投入中低端消費的購買者的成長數字就許多區域而言是未達廠方預定目標的,這種惡性循環之下,現今的產業狀況則是十分合理。
而在這 20 多年裡,除了錶款的功能日益複雜外,價格的攀升也成倍數成長。10 年前,一只頂尖品牌的 K 金三針基本款腕錶牌價落於 35 萬左右,迄今,居然超過 60 萬、甚至近 70 萬,令人咋舌!當然,品牌的說法是原物料與人工的費用逐年升高,因應研發所投入的設備成本也高居不下等原因,但這樣的售價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否合理,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見。
雖然,鐘錶製造是一門藝術(marketing term),但你覺得這藝術值多少價?那可真說不準了。
【西多士不負責推薦時間】「2013 巴塞爾鐘錶展」中幾只不無聊的腕表 Part 3
7. Rebellion《T-1000 Gotham》
瑞士獨立製錶品牌 Rebellion推出的《T-1000 Gotham》腕錶,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好比一台坦克車。機芯結構的特殊之處在於通過 2 條傳輸鍊連接中央的傳送結構,為 6 個並列的發條盒上鍊。兩個滾輪垂直顯示時間。在 6 點鐘位置的雙游絲擺輪擒縱器呈 39° 角傾斜,並以超大尺寸槓杆調速。限量發行 25 枚,693 個零組件,可儲能 1000 小時。(Photo Credit:Rebellion)
8. HYT《H2》
以液體顯示時間而引起熱烈討論的瑞士獨立製錶品牌 HYT,今年推出更厲害的《H2》液壓機械錶。眾所周知,手錶最怕的莫過於兩樣東西:一是磁力,二是水,但 HYT 卻突破這種限制,完成前人不曾想過的奇蹟。其原理是將兩種比重不同的液體裝在一個極細的透明管中,透過6 點鐘位置的幫浦進行加減壓,使液體流動並指出時間。值得一提的地方,在於這個過程完全是利用機械結構推動,也是 HYT 最具專業性與巧思的地方。(Photo Credit:HYT)
9. Ressence《Type 3》
比利時品牌 Ressence 這款《Type 3》腕錶的設計概念可說是令人驚艷,它是利用光線折射與投影的概念來顯示時間,也就是因為這樣,在面盤上的閱讀感才可如此的簡潔與現代。當光線通過一種材質到另一種材質時,例如空氣到玻璃或玻璃到空氣,會產生折射,而《Type 3》充滿液體的面盤,由於折射率小,因此讓人產生面盤是平面而不是立體的錯覺。(Photo Credit:Ress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