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讓人想再訪阿里山的設計哲學!林鐵攜手生態學家陳玉峯,打造由土地出發的山林場域

阿里山是大多國民心中的共同記憶,也是台灣珍貴的自然與文化資產。而阿里山帶給生態學者跟設計師的啟發與靈感是什麼?這是林務局自 2020 年推動「阿里山軸帶重塑」與整備阿里山林業鐵路全線通車的過程中,一直追尋的課題與核心。期望以阿里山帶給專業界與設計師的啟發與精神來持續推動,林務局於 2022 年底辦理「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專家交流座談會」回顧推動兩年的成果,開啟跨專業的交流討論,並再次確認以阿里山的自然與文化作為軸帶重塑行動的核心基礎。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自 2018 年成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嘉義林管處一同迎接林業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再利用的歷史新頁,團隊不斷地思考阿里山的資產可以如何被保存並轉化成為當代林業文化路徑與體驗,並垂直整合成新的阿里山旅客體驗。此次座談會與會者包含參與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的設計師、專業營運業者,以及阿里山的專家學者。

 

座談會中最關鍵的一場專題演講,特別邀請陳玉峯老師分享他投入台灣山林生態系 48 年、阿里山林鐵 42 年,並在近年接受林鐵文資處委託,踏勘近百公里進行林鐵軸帶沿線植栽調查與地景規劃的歷程與心得,以及其畢生於山林生態的所學與感知。
自然與文化從來沒有分開過!陳玉峯看待世界級阿里山自然與文化資產的方式
 
陳玉峯一開場就強調,「大家都說我很會把自然跟文化整合在一起思考,這個說法是錯的,我不是將它們整合,而是我從來都沒有把它們兩者分開過!」

應林鐵文資處計畫委託,陳玉峯沿著林鐵走了近百公里,發展林鐵沿線植栽地景規劃三階段目標:從近期建立林鐵沿線植栽變遷的永久性紀錄,提供永世環境監測的長遠資訊及系統資料;中期在嘉義至大塔山地區復育四到多個在地原始森林或天然林區;到長期終極目標為復返台灣自然八大生態帶的天賦生態系景觀
 
談起阿里山的植物,最為一般遊客熟悉的就是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常見的檜木,卻少有人提及檜木之於世界的特殊性與珍貴性。陳玉峯表示,台灣島雖只有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卻因坐擁兩、三百座超越 3,000 公尺的大山,突破馬緯度無風帶「半沙漠」的命盤,截留西南氣流、東北季風暨季節更替的鋒面雨,在中海拔山區締造終年雲霧潮濕、年降水超過 4,000 公釐的霧林帶,而這個霧林帶正是全球僅有的三大檜木地理區之一,北美、日本及台灣,環太平洋沿海的大山山腹生育地。
 
台灣的雲海雲霧線也正是檜木生長的界線。(Photo Credit:陳玉峯)
 
陳玉峯以「護國神樹」比喻台灣紅檜,從 150 萬年前以降,日本的扁柏與花柏來到台灣,隨著大小冰河期的氣候變遷以及劇烈的造山運動、地體洗牌,每株檜木平均每年撒下 50-200 萬粒種子,一株紅檜巨木終其一生可產生 2-6 兆的種子;而紅檜的根系特別適應在大地震滾落下來的巨石岩塊佈局紮根,如八爪章魚虹吸緊纏,且一定下樹根可生長長達八百年!如同林鐵路徑上的「抱石將軍」,即見證了紅檜由小樹生長至巨木過程中,與向源侵蝕區的共生演化。
 
在林鐵里程66.3K(近二萬平車站)正南上方不到十公尺處可見殘孑遺的「抱石將軍」。(Photo Credit:陳玉峯)

從另一角度來看,林鐵本線從嘉義到二萬平共有 64 座橋梁,平均每 1.049 公里就有一座橋梁,單位長度橋梁越多,代表地面越多侵蝕溝;橋梁密度側面印證台灣紅檜的生態特生,靠藉中海拔河川侵蝕溝更新且鞏固地土,延緩侵蝕。由此可見,檜木不僅是台灣穩定地被的護國神樹,每棵檜木都還蘊含著百萬年來的文化與生態故事。

阿里山曾經的地標與共同記憶——阿里山神木。(Photo Credit:陳玉峯)
 
以原始林景觀、氣候變遷暨植栽形成變化為依歸的植栽規劃哲學
 
陳玉峯 48 年來的心得,背後是經由一步一腳印的踏勘、調查、記錄長期累積下來的成果。陳玉峯笑說,如果你問大家有沒有去過阿里山?大家會說:「去過了!」但只去了一次,就不再去第二次;我們如果要改變這個現象,就要從改變文化內容開始!陳玉峯對於林鐵沿線車站的地景規劃都有其獨特的觀點與見解,這一切都與他最初提到的「自然與文化從來沒有分開」息息相關;而林鐵正是銜接台灣自然史、台灣文明史、台灣人地關係、台灣文化形塑,一條具象的時空廊道,也代表或象徵台灣價值、哲學的歷史進程。


陳玉峯老師行走林鐵沿線近百公里進行踏勘與植物調查。(Photo Credit:陳玉峯)
 
竹崎車站為例,靠近鐵軌有三棵年約八十的茄苳,推測舊軌道的結構體下有地下水。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鐵軌旁可見有一排近年新種植的白雞油,又沿著鐵軌旁加煤台前的花塢竟種有稀有植物蚊母樹,再後方還有一排稀有植物臺灣梭羅木!這個地方為何會種這些稀有植物?種得對不對?跟這個地方沒有關聯?設計者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如果考量增加竹崎站時空的歷史記憶,或許可依據過去舊貯木池景觀,加植竹崎地區濕地已滅絕的稀有樹種水社柳、水楊梅,才是更接近竹崎的歷史樣貌。
 
談到木屐寮車站,為什麼日本時期會選擇在木屐寮車站這邊製造木屐?因此地上下區域是亞熱帶雨林「大葉楠原始林」的盛行區,大葉楠社會的第二層喬木盛產江某,而江某就是當初製作木屐的材料。如今木屐寮附近已經不見江某,原來都是已經在日本時期被砍伐製成木屐,現今需要再往上爬才會看到江某的蹤跡。因此,建議木屐寮站地區可予復育「大葉楠社會」,可大量種植江某,經過大約 15 年時程可長成 17~18 公尺高的林相。
 
再舉例奮起湖車站,最重要的兩種植物,一是殼斗科植物細刺栲,在台灣就以奮起湖一帶最鼎盛;二是菲律賓樟樹,瑞里以前的地名叫做幼葉林(又稱幼葉樟、菲律賓樟樹),是最後一次冰河時期從菲律賓呂宋群島一帶經過陸橋過來的植物,在台灣僅存在嘉義以南、在西南半壁可見。

「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第一階段,吳書原以低限度整理與設計「奮起湖車站週邊景觀改善」(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提到林鐵沿線每個車站,陳玉峯可滔滔不絕談起其脈絡與故事,車站周邊的地景如何從歷史演變至今,從人地關係的改變到生態演替所產生的樣貌,皆有其線索可循。陳玉峯提醒,林鐵沿線的地景植栽,應以原始林景觀為依歸,預估至 21 世紀末氣候變遷暨植栽將形成的地景為何?規劃者一定要思考你種的樹,十年、二十年後會長什麼樣子。
 
陳玉峯表示在山林調查積極過勞時,總有山林美景捎來慰藉。(Photo Credit:陳玉峯)
 
永世的規劃與終極目標 — 陳玉峯對林務局與規劃者的期許
 
談到林鐵沿線地景規劃跟哲學,陳玉峯提醒,「任何規劃,務必認清終極目標,以及欲規劃地的主體性、本來真面目,也得瞭解其變遷,其所變遷的本質。」
 
陳玉峯期許林鐵文資處成為台灣林業世紀轉型的標竿,肩負起整合台灣自然暨人文的創生大任,積極朝向生態暨人文整體論(Holism)的理想邁進,展開台灣主體健康茁壯的新里程大政方針。林鐵文資處一切施政作為,最重要的根基之一,務必建立從原始林時代,沿著林鐵沿線,各重點區的時空、生界暨人文發展的資料庫,提供整體變遷的內涵,一切發展才能建構一整套從本質建立的終極目標,以及近、中、長程的綱要計畫永世執行,林鐵沿線植栽地景的規劃只是其中一小環節。而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及作為,也等同於我們對待自己身心靈,以及後代子孫的內涵。


(Photo Credit:陳玉峯)
 
「往往第一張設計的圖紙,是來自於土地給我們的線索」——設計師向阿里山的學習
 
針對陳玉峯所提醒的,「規劃需了解規劃地的主體性與本來真面目、變遷與其所變遷的本質」,周書賢建築師在執行嘉義車庫園區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於基地下方發現第一代製材所的遺跡,對此極有感觸:「參與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的過程,更讓我了解台灣這片土地與阿里山的文化,提醒我們設計師在過程中不要忘記土地告訴我們的故事。從歷史的疊圖、歷史線索的套疊,這些過程讓我們學習到作為一個專業景觀團隊,如何跟這片土地產生一種新的關聯,也讓我知道往往第一張設計的圖紙,是來自於土地給我們的線索,這也是我從業這幾年來很重要的學習。」
 
 

「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第一階段,預景設計周書賢建築師縫合園區中「嘉義製材所」與「車庫園區」路徑,地底下則是第一代製材所遺構。(Photo Credit:預景設計)

嘉義製材所景觀,旅客腳下踩的砂石沙沙作響反映出遺構的聲音。(Photo Credit:預景設計)
嘉義製材所機具工廠現況照片。(Photo Credit:社計事務所)
 
此外,「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第二階段即將亮相的林鐵新一代「檜木列車」,設計者張鶴齡與王曉莉設計師則說,接觸檜木列車設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越了解阿里山的廣度與深度後,最後發現阿里山的源頭——檜木,仍是唯一最合適的材料,希望藉此訴說「山上檜木的起點」到「山下嘉義市的故事」,「我們的初心是不要做太多設計並凸顯這個材質。車體外觀捨去所有主觀的圖騰,褪去精工的雕琢,於外觀呈現最少的垂直分割,以『枚板』的大器將檜木的表情釋放,隨著不同的木紋理深淺,各節木構車廂以不同個性融入於嘉義及阿里山的兩個森林裡,我們希望可以讓材料說自己的故事。

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專業交流座談會。(Photo Credit:社計事務所)
 
陳玉峯最後提醒,大部分的規劃者、研究者都會側重在自己的目標,可能因此產生很大盲點。任何規劃都應涵蓋天文、地文、生文及人文的涵養,而規劃不是伸張人的意志,也不是一味強調能做什麼及想做什麼,而是需要妥善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好的規劃不僅要照顧人類的善,更要照顧所有生命的善。經營管理山林土地需要的是體會自然之道,如何管理好人在土地及自然界中的行為。

(最後編輯時間 2023年2月9日)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