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工業 Industrial

瑞典──烏托邦導向的設計概念,創造夢想與回歸人性的國度

「一個社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就會產生如何的設計。」──《極地之光:瑞典.設計經濟學》
 
說到瑞典這個國度在設計領域裡的表現,浮現腦海的並非華麗的外觀,反而是深入人心的體貼設計,像是知名家飾品牌宜家家居(IKEA),或是風靡一時的香蕉保護器banana guard,都是來自瑞典的設計,就連麥當勞的內部設計,到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也展現了不一樣的面貌。瑞典「2013斯德哥爾摩設計週」不久前剛落幕,MOT/TIMES除了進行相關詳細報導外,更請特派記者直接親身走訪斯德哥爾摩,親身感受這個國家與城市對於設計產品的表現,從中體會「溫暖人心而充滿人性」的瑞典設計。
對於瑞典這個北歐國家,你有多少了解
 
實在令人很難想像,瑞典作為一個六分之一國土都位於北極圈、從20世紀初仍處於經濟極度蕭條的小國,竟只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就發展成為國際上完全現代化的工業強國。如今,它不僅是諾貝爾獎的故鄉,是世界上僅次於英、美的第三音樂輸出國,更令人欽羨的是,「平等」、「友善」幾乎已成了瑞典的代名詞,任何涉及權力與階級象徵的事物,幾乎不存在瑞典社會中,它開放、透明的公共事務是可以大方攤開來給全體市民檢驗的;更有甚者,它已把國家的文化、創意與美學的柔軟實力,透過不斷向上提升的教育、進步的社會價值觀,加上良善的產業組織與政府政策,成功轉化成為了國家固強的經濟競爭力。
 
    

瑞典品牌中「人民之家」概念
 
宜家家居(IKEA)、Volvo、H&M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瑞典品牌,不管是世界上家居設計產業鉅頭,或是在品質與性能上極具全球聲譽的汽車製造業,還是大型跨國成衣品牌,這些表面上看似壟斷的大型企業,很難令人聯想到的是,其實這些品牌的發展都是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瑞典所推出的「人民之家」概念(Folkhem,由瑞典的社會民主黨推出,主張用完善的賦稅制度消弭階級差異與社會經濟裡所有的不平等現象;每一位瑞典人民都享有國家提供的基本經濟保障,讓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人民之家這個概念是介於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路線之外,屬於瑞典自身的「第三條道路」),目的是要讓大多數瑞典市民,都能夠以平價購買與享有一定生活水平標準的商品。

    
基於「人民之家」概念發展的瑞典品牌,主張以平價商品,讓瑞典全民都能享有一定水平美感的設計用品。(左圖Photo credit:IKEA。右圖Photo credit:Tuukka Ervasti  / imagebank.sweden.se)
 
設計者如何做出對社會的承諾?
 
1845年全世界第一個工藝設計協會(Svensk Form, the Swedish Society of Crafts and Design)便是在瑞典誕生,《極地之光:瑞典.設計經濟學》一書這麼提到,1919年的工藝設計協會主席Gregor Paulsson將「設計者對社會的承諾」作出了更精確的詮釋,「設計應該進入到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天、每一件事當中。也就是說不論貧富貴賤、不論階級,每一位瑞典公民,都應該能在生活中使用有著良好設計的產品」。瑞典設計在二戰後的50、60年代到達最高峰,綜觀來說,其設計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即是由「直接式民主」(每一個公民都可以直接參與所有政策的制定,補足多數國家所採代議民主制的不足)實踐對現代平等進步社會的追求,期許每個公民都能過著有尊嚴與美感的生活。為此,設計成為完成政治與社會理念的工具,得以進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而非僅是為富人的特殊場合、節日所用的工具,除此之外,由此概念衍伸出設計用品,對「功能性」的要求相較於其他地區來說是更為重視。

      
自稱是 「聚集所有特色設計商品市集」的Design Torget,店內販售的品項多元且具設計感,是瑞典人生活類設計用品的好選擇。(Photo credit:Design Torget)

民主化設計在瑞典的體現
 
簡單、實用、重視家庭、自然、幸福、原創、環保都是瑞典設計的關鍵字,在這個平等至上的國度裡,瑞典人民認為炫富是一個「品味很差」的行為,反過度消費、反奢華力量的社會意識無所不在,瑞典人追求的是適度、平實與擁抱自然共生的態度。儘管不是在造型上特別華麗,但一切都要求在細節上用心、崇尚自然。以瑞典設計史的專有名詞來說,「民主化設計」(Demokratisk Design)是促成瑞典全體市民福祉的人性設計目標,讓藍領勞工階級和其他低收入的家庭,也能夠以低價享有設計精良而用「心」製造的商品,不再需要屈就於粗糙而低劣的生活用品。簡單來說,瑞典設計中所強調的中心價值是「人」,瑞典設計就是瑞典人生活中所有一切需求的設計,就像是旅人在瑞典可以盡情擁抱如湖泊、島嶼與森林般的天然美景,瑞典設計標榜的是一股「溫暖人心而充滿人性」的人文底蘊。

    

 (Photo credit:Ola Ericson / imagebank.sweden.se)

十分顯而易見的是,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社會氛圍甚至人民內心的風景,都會毫不保留地呈現在那個國家的設計風格上。因此我們知道,「設計」所較量的不應只是設計水平、品牌高度,更重要的還有國際視野與人文深度,也就是所謂深植於公民社會中的美學意識與文化素養,而在十足現代化與進步的瑞典,公民美學的養成已然十分完備。
 
早在一百年前,康有為便已看見瑞典的完備
 
無獨有偶且令人驚喜的是,在100多年前有個中國人也率先發現了瑞典的迷人之處,而這位中國人正是歷經戊戌變法失敗、不得不於海外流亡16年歲月的康有為。康有為在1904年8月19日的早晨,與二女兒康同璧來到了斯德哥爾摩的客運車站,當時康有為以為瑞典「國小民貧,必不足觀」,沒想到「華盛頓號為幽麗,柏林號為莊嚴,斯德哥爾摩比之有天人仙凡之別」。
 
香港導演陳耀成的紀錄片《大同:康有為在瑞典》(下兩圖)便是記述著這樣的一段軼事,重新讓觀眾了解這個過去在歷史課本上僅用三言兩語帶過的人物──康有為。正因為太喜歡這個「以京邑而兼山海島橋的勝絕之處」,康有為在那段流亡的歲月裡,買下了位距斯德哥爾摩市區東南方15公里處的鹽湖島(Saltsjöbaden),建起「北海草堂」,居住此地長達3、4年的時間,而在這段時光裡,康有為在瑞典這個文明優越的立憲君主模範國中,看見了屬於他的大同樣貌。

    
 
烏托邦 VS 瑞典生活環境
 
由康有為所書寫、被視為烏托邦社會主義奇書的《大同書》中,提倡財產公有,並實施計畫經濟,取消階級、國家、種族、性別、家庭等差別界線,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婚姻採一年契約制,屆期可廢╱續約,異性、同性皆可結婚。然而他也明白,「政治之惡與哲學之美原是不能並存之事」,這只能建立在生產力、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
 
因此不難看出,瑞典式的平權進步精神,似乎已深深將原本宛如烏托邦的康有為大同夢想內化到現代社會當中,並將之化為現實。儘管許多學者專家指出,瑞典並非理想國,但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與開放的婚姻契約關係,是最符合《禮運大同篇》裡「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的理念,而設計在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只是型式上的表現了,還是對共同想像遠景之策略性手段。當設計成了人人皆能負擔得起的生活魔法時,所謂美好生活的定義不也僅是如此而已嗎?瑞典設計成就了1899年奧地利人智學創立者Rudolf Steiner口中所提倡的「給所有人的美感」,巧妙融合著實用主義與理想主義,兼具著功能、簡單、實用,與兼容並蓄的美感。

    
瑞典境內博物館眾多,僅斯德哥爾摩內就有50多座,是一個以文化發展為重的國家。左圖為斯德哥爾摩相當知名的市立圖書館;而右圖則是位於瑞典哥特堡(Göteborg)的環保建築Kuggen(the cog),鮮豔的外觀十分引人注目,成為此地知名的地標。(Photo credit:imagebank.sweden.se)
 
充滿人性的設計概念,反映知足的人生態度
 
套用《極地之光:瑞典.設計經濟學》一書作者馬克斯所說的,若我們運用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來作解釋,「瑞典人差不多已進入了『自我實現需求』的階段,比起仍在『尊重需求』階段打轉的大多數國家來說,自然早已超越了汲汲營營追求成就、地位、金錢與晉升管道等無盡奔波的思考模式,他們關心的是如何營造一個溫暖的幸福家庭、一個乾淨而永續經營的生活空間,或一段貼近大自然、充滿意義的休閒時光」。這毋寧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因為本著溫暖人心而充滿人性概念的設計產品,大大推動了知足而適度的人生態度,讓人回歸根本,留心生活當中之於人真正重要的元素。瑞典不僅實現了「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也確確實實地建構了一個民主而具有溫度的現代大同社會藍圖。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