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超越常規的表演藝術嘉年華:走入2025臺北藝穗節的創意異境 超越常規的表演藝術嘉年華:走入2025臺北藝穗節的創意異境

超越常規的表演藝術嘉年華:走入2025臺北藝穗節的創意異境

臺北藝穗節邁入第17年,延續不設限創作精神,今年以「不要去想粉色綿羊」為題,打造歷年最大規模盛會,邀請178組團隊橫跨47個場域,帶來866場精彩演出,自8月23日起熱演三周,挑戰城市空間與感知界線!
想像,然後超越想像。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場關於自由創作的都市實驗。城市裡的幻象「粉色綿羊」已入侵,我們只能告訴你不要去想……然後給你 178 種表演藝術的可能。
 
藝穗節始於1947年愛丁堡,象徵邊緣創作的自由與抗議精神,如今成為全球藝術重要力量。 臺北藝穗節延續「自由、開放、不設限」理念,走入第17年。(圖為記者會主持人呂名堯/攝影:梁震邦)
在當代藝術史中,藝穗節始終代表著一種邊緣視角的核心價值。1947 年,蘇格蘭愛丁堡出現一群未被主流藝術節接納的表演者,他們選擇在城市邊陲自辦展演,由此催生「Fringe Festival」這一文化現象。

數十年來,藝穗節已從抗議姿態,轉化為全球藝術生態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鼓勵不被定義的創作,挑戰普羅大眾的觀看慣性,並且擴張藝術場域。臺北,也持續在其中書寫自己的版本,延續「不設限」的精神、秉持「不審查」的遊戲規則,走向第 17 年的藝穗節
 
2025臺北藝穗節匯聚178組團隊、47個場域、866場演出,規模創新高,場地遍布臺北市五個行政區,展開一場全城創意實驗。
由臺北市政府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 2025 臺北藝穗節,將於 8 月 23 日至 9 月 7 日登場。今年節慶規模再創新高:共集結 178 組表演團隊、47 個展演場域、866 場次演出,寫下歷來最多團隊與最多演出的紀錄,全面啟動一場城市規模的創意實驗。
 

「不要去想粉色綿羊」讓藝術在城市任意蔓延


本屆藝穗節主題為「不要去想粉色綿羊」,靈感來自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Daniel Wegner)的「白熊理論」:當我們刻意壓抑某個念頭時,反而更難擺脫它的影響。荒誕又鮮明的綿羊意象,邀請觀眾擺脫框架、釋放想像,無論是否自認為「觀眾」,都能參與其中,在表演中重新理解藝術與日常的流動界線。

本次藝穗形象影片帶大家尋找粉色綿羊。


城市即劇場,日常即舞台——藝穗節無所不在


從士林涼麵店到永續百貨、從書店到禮拜堂,藝穗節的舞台遍及五大行政區、26 種空間樣貌。今年更出現前所未見的「自帶場地」熱潮,共有 21 組團隊主動選擇創作據點——包括婚紗街裡的密室場域「暗敞」、林森南路的教堂、甚至酒廠舊址中的果酒練舞場等。
 
藝穗宣告記者會率先展現藝穗節的精神與能量,由十一組表演團隊輪番登場,橫跨戲劇、舞蹈、默劇、變裝等多元形式。(圖為表演團隊默劇拍檔/攝影:梁震邦)
今年藝穗節更吸引來自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與俄羅斯的八組海外創作者,他們不僅以不同的文化視角豐富藝穗節內容,更主動跨越地理與制度的限制,投入這場城市藝術實驗。
 
多組香港團隊參演,展現藝穗節對亞洲創作者的吸引力,亦提升文化多元性,推動臺北藝穗節邁向開放、跨界與國際對話。
 

想像之外,表演之中


「藝穗節是一個讓創作者放手去做的地方」,臺北藝穗節不為建構舞台而生,而是為了拆解「舞台」這個概念。當創作者不再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當觀眾不再只是凝視,而是直接參與,城市裡的表演藝術可能性,也因此被重新感知、重新組合。
 
記者會上從觀眾席到舞台皆為演出場域,讓表演發生在記者會現場的每個角落,展現藝穗節無所不在、自由奔放的創作氛圍。(表演團隊小大人創作題/攝影:梁震邦)
多元形式濃縮呈現藝穗節所代表的自由、活力與顛覆性,也揭示8月下旬的暑假,將會以各式創意滿點的展演,讓整座城市大解放!(表演團隊貝貝&欸瞇/攝影:梁震邦)
藝穗節將於 8 月 16 日於松菸文創大街舉辦前哨活動「直擊!綿羊現身」,近 40 組團隊將聯手打造一場快閃派對。2025 臺北藝穗節將於 8 月 23 日正式開跑,演出節目門票已於 7 月 1 日於 OPENTIX 全面啟售。

今夏,如果你撞見那隻粉色綿羊,就讓它帶你踏入藝術無邊的異想之境!
 
 
2025 臺北藝穗節
日期|08/23 (六) - 09/07 (日)
地點|臺北市 47 個展演場域
開幕|08/16 (六) 15:00-18:00
松山文創園區 文創大街(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更多活動資訊請詳見:
》》藝穗節官方網站
》》藝穗節讀墨線上手冊


購票資訊:
》》2025臺北藝穗節購票會員85折
》》2025臺北藝穗節購票會員9折


新聞資料暨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