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林業保育署《阡陌之森》月曆發行:集結鄒駿昇、Croter 等 5 位插畫家,細膩手繪台灣地景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6 年月曆以《阡陌之森》為主題,邀請鄒駿昇、洪添賢 Croter、吳欣芷、林家棟與吳怡欣等在地插畫家,用細膩手繪呈現台灣從淺山、平原到海岸的 12 處生態地景。
每一年當秋意漸濃之時,正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布年度月曆的時刻。今年官方特別定調 2026 年月曆主軸為《阡陌之森》,邀來了台灣在地插畫家,包含鄒駿昇率領的吉日設計、洪添賢 Croter、吳欣芷、林家棟,以及吳怡欣共同攜手,以生動細膩的手繪藝術視角,呈現台灣 12 處從淺山、平原到海岸的大尺度生態保育空間規劃概念,欲透過 12 個月份不同的手繪風貌,帶領讀者探索台灣豐富多樣的自然地景。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你認識「國土綠網保育軸帶」」嗎?
2018 年起,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在全台規劃出 45 條由農田、森林、水系串連而成的「國土綠網保育軸帶」。這些軸帶就像大自然的血管,讓中央山脈的森林能與周邊的淺山、平原與海岸相互連結,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也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打下關鍵基礎。
2026 年《阡陌之森》月曆便以「國土綠網保育軸帶」為主題,從生物棲地的串聯與藍綠帶的交織出發,透過細膩的手繪插畫,描繪臺灣 12 處從淺山、平原到海岸的生態保育景觀。作品不僅帶領讀者認識臺灣豐富的自然地貌與多樣野生動植物,也反思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中,如何在生活、生產與生態之間,尋找與自然共生的平衡之道。
不同月份設計理念公開,七星山、蘭陽平原風景都在內
1 月〈眾生有田〉,邀請插畫家洪添賢 Croter 以黑鳶的視角,描繪東北角雙溪流域的壯闊景致。從遠處的貢寮水梯田,到近景的田寮洋濕地,畫面串起水源涵養與物種棲息的關鍵生態系,象徵人與自然共存的純淨之地。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 月〈赤蛙樂園〉由曾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的吳欣芷 Cindy Wume 創作。她筆下的北海岸金山清水濕地遠眺七星山,候鳥翩然遷徙、聚落掛滿彩燈,洋溢節慶的歡樂氣氛。畫面一角的小鶴造訪金山,呼應友善耕作的理念,也展現出繪本式的溫柔敘事。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3 月〈候鳥機場〉出自吳怡欣 Yihsin Wu 之手。她以插秧的雙手為起點,描繪蘭陽平原與蘭陽溪孕育生命的節奏。每到三月,冬候鳥啟程北返,蒼鷺、紫鷺、唐白鷺、高蹺鴴在空中穿梭,彷彿機場起降般熱鬧,象徵自然永續的生命循環。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洪添賢創作的另一幅 4 月〈城中綠洲〉,花了不少時間調整視角與構圖,最終以高空鳥瞰的角度,從烏溪與筏子溪交會處向北俯視大肚臺地,描繪出城市鑲嵌於自然之中的獨特景象。遠方可見清泉崗機場與臺中港,高樓錯落於綠意之間;前景林間,石虎悄然藏身,環頸雉於田間覓食,構築出一幅自然地景與城市景觀交融共生的畫面。
6月份〈還流於河〉由鄒駿昇創作。作品取景自新社半島外海,俯視海岸山脈,映入眼簾的是新社部落以半農半漁為主的生活景象;山腰上的復興部落,近年積極恢復水梯田耕作,拆除水壩、封溪護魚,讓洄游性的鰕虎、網球蝦與貪食沼蝦得以重返溪流。鄒駿昇以充滿想像力的筆觸,大膽描繪巨大鰕虎自加塱溪與大不岸溪洄游的奇幻場景,岸邊迎魚的招牌更為畫面增添了童趣與幽默感。
7 月〈千塘之歌〉由林家棟 Jia Dong Lin 創作,以俯瞰視角描繪桃園台地上點點星光般的埤塘。前景的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全臺最小的保護區,復育成果讓臺北赤蛙重新繁衍,也讓埤塘生態再度綻放生機。
8 月〈為虎護山〉則出自鄒駿昇 Page Tsou 之手。苗南丘陵的淺山化為巨大的石虎,靜靜融入山林之間,象徵守護自然的力量。畫中可見淺山廊道、石虎警示牌與動物友善果園,傳遞人與動物共築安全棲地的美好願景。
9 月〈浮葉之舞〉出自吳怡欣 Yihsin Wu 之手。畫面以農婦採收菱角的景象為前景,象徵勤勞與豐收的力量。水面上,水雉與菱角相依共生,隨風輕掠,姿態優雅如凌波仙子。俯瞰葫蘆埤,遠方蜿蜒的高鐵軌道映照出人與自然共行的節奏。水雉這種擁有修長尾羽的水鳥,常棲息於潔淨的菱角田間,在此築巢育雛,展現生態的蓬勃生命力。整幅作品以柔和筆觸與細膩光影,描繪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永續詩意。
《阡陌之森》月曆尺寸為長 75 公分、寬 52 公分,定價新臺幣 380 元。桌曆則以卡片式設計搭配三角檯座包裝,兼具美觀與實用,售價為新臺幣 360 元。另外,官方也同步推出了以《阡陌之森》插畫為靈感的米蠟筆,共 16 色,選用臺灣在地米糠製成、不含石蠟,呼應農田與森林交織的自然意象,售價同為臺幣 360 元。
2026 年《阡陌之森》月曆、桌曆與米蠟筆即日起至 10 月 28 日晚間 24 時開放預購。月曆與桌曆不限量預購;米蠟筆則限量 8,500 盒。月曆與桌曆預計於 12 月中旬出貨,米蠟筆則將於 12 月底出貨。
洪添賢創作的另一幅 4 月〈城中綠洲〉,花了不少時間調整視角與構圖,最終以高空鳥瞰的角度,從烏溪與筏子溪交會處向北俯視大肚臺地,描繪出城市鑲嵌於自然之中的獨特景象。遠方可見清泉崗機場與臺中港,高樓錯落於綠意之間;前景林間,石虎悄然藏身,環頸雉於田間覓食,構築出一幅自然地景與城市景觀交融共生的畫面。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6月份〈還流於河〉由鄒駿昇創作。作品取景自新社半島外海,俯視海岸山脈,映入眼簾的是新社部落以半農半漁為主的生活景象;山腰上的復興部落,近年積極恢復水梯田耕作,拆除水壩、封溪護魚,讓洄游性的鰕虎、網球蝦與貪食沼蝦得以重返溪流。鄒駿昇以充滿想像力的筆觸,大膽描繪巨大鰕虎自加塱溪與大不岸溪洄游的奇幻場景,岸邊迎魚的招牌更為畫面增添了童趣與幽默感。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7 月〈千塘之歌〉由林家棟 Jia Dong Lin 創作,以俯瞰視角描繪桃園台地上點點星光般的埤塘。前景的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全臺最小的保護區,復育成果讓臺北赤蛙重新繁衍,也讓埤塘生態再度綻放生機。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8 月〈為虎護山〉則出自鄒駿昇 Page Tsou 之手。苗南丘陵的淺山化為巨大的石虎,靜靜融入山林之間,象徵守護自然的力量。畫中可見淺山廊道、石虎警示牌與動物友善果園,傳遞人與動物共築安全棲地的美好願景。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9 月〈浮葉之舞〉出自吳怡欣 Yihsin Wu 之手。畫面以農婦採收菱角的景象為前景,象徵勤勞與豐收的力量。水面上,水雉與菱角相依共生,隨風輕掠,姿態優雅如凌波仙子。俯瞰葫蘆埤,遠方蜿蜒的高鐵軌道映照出人與自然共行的節奏。水雉這種擁有修長尾羽的水鳥,常棲息於潔淨的菱角田間,在此築巢育雛,展現生態的蓬勃生命力。整幅作品以柔和筆觸與細膩光影,描繪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永續詩意。
(Photo Credit: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阡陌之森》月曆尺寸為長 75 公分、寬 52 公分,定價新臺幣 380 元。桌曆則以卡片式設計搭配三角檯座包裝,兼具美觀與實用,售價為新臺幣 360 元。另外,官方也同步推出了以《阡陌之森》插畫為靈感的米蠟筆,共 16 色,選用臺灣在地米糠製成、不含石蠟,呼應農田與森林交織的自然意象,售價同為臺幣 360 元。
2026 年《阡陌之森》月曆、桌曆與米蠟筆即日起至 10 月 28 日晚間 24 時開放預購。月曆與桌曆不限量預購;米蠟筆則限量 8,500 盒。月曆與桌曆預計於 12 月中旬出貨,米蠟筆則將於 12 月底出貨。
2026《阡陌之森》月曆、桌曆及米蠟筆販售資訊
預購期間各商品皆不限量,實體與線上預購通路如下:
1. 友善書業合作社 電話:03-5641232
※由於部分社員書店未配合預購活動,請逕行致電各書店洽詢。
2. 五南文化廣場 電話:04-22260330
3. 國家書店 電話:02-25180207
4. 森林好好玩 電話:03-591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