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融入傳統,傑哈‧李希特於倫敦高古軒展舉辦個展
目前倫敦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正舉辦德國重量級藝術家傑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個展,共展出李希特創作於2009年的4幅掛毯畫作品,分別為《Abdu》、《Iblan》、《Musa》和《Yusuf》,展覽將持續至7月底。
本次展出作品雖少,倒也不難看出這位生於1932年德國德勒斯登的藝術家,善於融合、挪用多媒材的多元創作風格。這4幅掛毯畫都是源於李希特創作於1990年創作的《抽象繪畫(724-4)》(Abstract Painting (724-4)),是李希特在非再現繪畫上的絕佳示範。他運用機械緹花織布機所織成的布料,每幅掛毯都將一個幾何圖樣重複了4次,雖然都源於同一幅畫作,卻呈現出各自不同的表情風貌。
有意思的是,透過這4件作品,李希特再一次模糊了「機械/手工」、「攝影複製品/繪畫」、「現代/傳統」的邊界,並且更進一步地,將他的創作領域由視覺拓展到觸覺的範疇。
李希特曾說:「我沒有計畫、沒有風格、沒有訴求。」他對於藝術、風格的質疑,源於他長年居住在東德的背景(他直到30歲才遷移至西德居住),站在1960年代各種藝術浪潮蜂擁而至的浪頭上,李希特反而用極其冷靜的態度面對時代的各種變化。他認為藝術的任務應是探索人類社會中所共有的各種溝通媒介,從觀念到身體感知,從語言到色彩,藝術的可能性就是去發現問題,並且挑戰常規。「抽象繪畫」對他而言並非再現外在世界,而是「說明實在的一種虛構模式」。比如,他在1963年起開始創作的「攝影繪畫」(Photo-paintings),挑戰攝影與繪畫兩種不同媒材,就是他的抽象繪畫的系列代表之一。
Gerhard Richter │S. with Child│1995
有別於李希特其他系列作品所富含的豐富色彩,他的「攝影繪畫」系列多用黑白色調呈現,多取材自新聞攝影或業餘攝影圖像,也避免使用過多的技巧而減弱了事件的真實性。在這系列中,李希特蓄意地模糊繪畫/攝影的邊界,讓追求永恆的繪畫與捕捉瞬間的攝影產生一種嶄新的對話關係。
Gerhard Richter │Bombers│1963
Gerhard Richter │Portrait Prof. Zander│1965
Gerhard Richter │Motor Boat (1. Version)│1965
Gerhard Richter │Candle│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