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電影《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玩過電玩《底特律:變人》,著迷於人類在當代與科技賴以為生,卻又不斷被科技影響、改變的境況。千萬不要錯過11月27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由資深策展人蕭淑文所策劃的全新展覽「現代驅魔師」!
一如策展人蕭淑文所說的,「今天如果『科技』扮演了『驅魔師』的角色,對人類進行全面『優化』,那麼傳統意義下的『人之本質』仍會存在嗎?」
 
本展主要圍繞、貫穿在後人類所體現的一連串思想,以及重新思考現代人類在科技召喚下的處境,並探索從人類過渡到後人類的真義。此次一共邀請10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體,如陳瀅如、Kate Cooper(英國)、Cécile B. Evans(美國/比利時)、Sidsel Meineche Hansen(丹麥)、Pakui Hardware(立陶宛)、黃博志、Stefan Kaegi(瑞士) / Rimini Protokoll(德國)、劉家銘、吳書原+耿寧和驅魔師集會製作委員會回應命題,混合了物件、裝置、聲音、影像(包含靜態展示)和臨場表演。

英國藝術家Sidsel Meineche Hansen結合色情產業製作的《3D迪克女孩(X級)》CGI動畫片,以酷兒女權主義對資本主義和父權社會的身體操縱批判為核心意旨,電腦三維動畫,HD影像,3分鐘,2016。(Photo Credit:Sidsel Meineche Hansen)
 
後人類時代,人何以為人?
 
然而當我們記憶中的科幻不再只是文學、電影的題材,而是日常裡的現實,我們該如何去面對看似未知,其實滿佈線索與暗示的未來?
 
「現代驅魔師」談論的主軸在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是否因科技的進步而將有所改變?蕭淑文表示,「此次展覽主要是關於後人類的預示,並聚焦生物思想跟現代科技的結合。從20世紀開始,現代藝術便已持續以作品回應這個科技進步的社會。因此對於此次參展的國內外藝術團隊來說,不管是物件、影像或數位符碼等,都是一個跨學科的藝術實踐。」

蕭淑文也強調,「如果能透過進步的技術去優化我們身體的極限,那麼未來所謂的人這件事該如何定義?賽博格(Cyborg)、生化人也好,之後也許不是在科幻小說中看到。美國曾做過統計,目前他們有百分之十的機體人,比如人工心臟、人工眼角膜等。當藝術家面對這樣一個新局,由技術做為基礎設施的世界該如何去回應?跟藝術世界又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Stefan Kaegi/里米尼紀錄劇團,《聖殿》(影像截圖),演出紀錄,56分30秒,2021。(Photo Credit: Philippe Weissbrodt)

當「科技」取代「上帝」,「人類」概念是否隨之崩解?

此展透過諸多文本論點展開展覽起點,其中包括米榭.傅柯(Michel Foucault)在1966年出版的《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The Order of Things)拋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人的終結(la fin de l’Homme)」。
 
特別是近年來,不論是哲學家、科學家、未來學家都以驚人的觀點預言以人類為本的世界觀的終結,可以預見今日技術變革的節奏越來越迅速,人的優越性將會消失,未來的世界將被智能機器取代。
 
因此當「科技」取代「上帝」,由神祇所創造的「人類」概念是否隨之崩解?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展覽之中,透過六件亮點作品,一一揭開那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未來世界。


劉家銘,《通靈板》,數位微噴、機械裝置、電子元件,200x200公分,2019。(Photo Credit:劉家銘)
 
亮點作品01:立陶宛雙人創作組合Pakui Hardware作品《下腹》
 
進入北美館大廳,壟罩著立陶宛雙人創作組合Pakui Hardware所打造的巨型裝置《下腹》,觀者必須拾梯而上,才能洞見隱藏在裝置之內的玄機。
 
蕭淑文說,Pakui Hardware的創作一直在思考生物科學、合成學,因此在此作品中,你會看見有器官的假體,卻沒有看見身體的存在,器官像是從培養皿中生成出來,然而當身體跟有機體分開之後,身體更自由了嗎?因此,這件作品透過人造材料形構類人類器官去描述物的擬態,並以生物科學理論和技術人造物去詮識一種後人類的文化涵義和信息迴路。


立陶宛雙人創作組合Pakui Hardware作品《下腹》(局部),複合媒材、裝置,現地製作,2019。(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立陶宛雙人創作組合Pakui Hardware作品《下腹》(局部),複合媒材、裝置,現地製作,2019。(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作品02:比利時裔美國藝術家Cécile B. Evans錄像裝置《心之所欲》

比利時裔美國藝術家Cécile B. Evans錄像裝置《心之所欲》創造出一個具有人類特徵的全能系統(HYPER),藉由多重敘事軸線,不斷地游移在「真實的」與「偽造的現實」的邊界,部署了由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壓縮所形構的世界觀點。


比利時裔美國藝術家Cécile B. Evans,《心之所欲》,HD影像裝置,彩色有聲,尺寸依空間而定,41分5秒,循環播放,2016。(Photo Credit:Cécile B. Evans、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作品03:英國藝術家Kate Cooper《症狀機器2019》

英國藝術家Kate Cooper的三頻道影像裝置《症狀機器2019》,借用電腦三維動畫技術(CGI),聚焦在廣告和流行文化中對女性形象的描繪,藉由這些搏鬥的身體去批判資本主義的剝削性問題。


英國藝術家Kate Cooper作品《感染驅動程序》(影像截圖),彩色有聲,尺寸依空間而定,07分29秒,2018。(Photo Credit:Kate Cooper)
英國藝術家Kate Cooper作品《人為操縱》(影像截圖),彩色有聲,尺寸依空間而定,4分28秒,2014。(Photo Credit:Kate Cooper)
 
亮點作品04:臺灣藝術家陳瀅如《致幻記III : 2-19-20》
 
臺灣藝術家陳瀅如《致幻記III : 2-19-20》,以聲音、燈光、物件、素描及影像營造出抽象的靈動世界,創造夢境和意識之間轉換的場景,把我們的神經和心靈一併喚醒。

陳瀅如,《致幻記 III:2-19-20》,複合媒材,單頻道HD影像,2021。(Photo Credit:陳瀅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瀅如表示,這件作品它整個都是夢出來的,夢是有力量的,靈是真實存在的,靈給予人類的禮物就是夢境。這個夢的源頭來自於去年的2月19號開始,我與一個植物靈工作,植物靈透過薩滿的齋戒和儀式,我們在夢裡進行學習和療癒。」
 
「在這一年多快兩年的學習經驗中,我夢到斷裂的蛇,我要把牠拼起來,另外我看到自己捧了一顆心臟,心上長出小花,我也夢到植物靈教我如何用雙手療癒別人。在儀式的過程中植物靈會透過薩滿,把歌唱到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這歌會打開空間,空間就是這個作品的主題。特別是展覽不是儀式,因此我沒放薩滿唱的歌,而是用三段音頻的方式呈現。因此當大家走進來時,可以把眼睛閉上,感受聲音的流動,也擴張你的意識,並藉此再現夢的學習跟聲音的力量。」

陳瀅如,《致幻記 III:2-19-20》(影像截圖),複合媒材,HD影像,2021。(Photo Credit:陳瀅如、臺北市立美術館)
 
亮點作品05:臺灣藝術家吳書原、耿寧的《迷霧花園》
 
來到北美館地下樓戶外中庭,由臺灣藝術家吳書原、耿寧以人造科技所創造出,具有台灣高海拔一百種植物林相的《迷霧花園》,不只形構出一種自然的美感,同時也散發出濃厚的芬多精。
 
吳書原表示,「創作時,我一直在想十八世紀的英國風景畫,非常崇尚田園的自然,以及廢墟與懷舊事物的融合。所以產生了風景畫式庭園的狀態。因此我在之前有點像廢墟的北美館地下二樓戶外中庭,植入台灣高海拔高山針葉林及苔蘚地衣植物,創造出有點衝突的存在。組構出詩意但又有環境的構成,變成真實、自然、虛幻之間的交界。

吳書原+耿寧,《迷霧花園》,景觀(油杉、雪松、灌木、草花),現地製作,2021。(Photo Credit:吳書原+耿寧、臺北市立美術館)
 
為什麼3000公尺的針葉植物能長在平地上?拜科技所賜,中庭之上亮著的燈便是在補全光譜的日照,而每棵樹上也加裝了能製造出高海拔雲霧林帶的霧氣濕度管線。
 
吳書原說,這是未來的環境植物狀態,未來有可能會面臨各式各樣資源的缺乏,光照不足,空氣污染,最後需要靠科技去幫助人類去繼續跟自然維持關係。究竟何為真實?何為虛幻?這件作品就是讓大家去思考面對真實的自然,才是過去人類千百萬年存在的真實。」

 
吳書原+耿寧,《迷霧花園》未來將會持續保留在北美館地下樓戶外中庭。(Photo Credit:Chris Chris
 
亮點作品06:驅魔師集會製作委員會5組現地表演、Podcast
 
這次展覽亦邀來由劇場、新媒體等不同背景的創作者成立了驅魔師集會製作委員會,以「人類如何改造自身,讓自己變得更好」為題旨,邀請跨學科的專業研究者用科技敘事,錄製5集跨主題的線上廣播(Podcast),更邀請5組表演團隊,以「人類為何需要改造自身?什麼是更好的(未來)人類?」為題,於展期間進行45場講演式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將結合影像畫面、即時投影、音聲、物件、偶戲、肢體等表演元素,回扣主題文本。

驅魔師集會製作委員會,《驅魔師集會》場景照片,5集線上廣播、45場演講表演,2021。(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或許也正如電影《攻殼機動隊》中傀儡師曾說過,「所謂的生命,就是在資訊的海洋中,所誕生的一個節點,而作為物種根源的生命,擁有著遺傳基因這種記憶系統,所以獨自的記憶,造就了不同的『個人』。即使記憶就如同幻影一般飄渺,人還是得靠記憶而生。如果電腦能讓記憶存在於外界,那你們就該重新思考要怎樣去定義記憶了。」
 
即便科技無所不能,但「現代驅魔師」展覽的存在並非阻擋人類發展前進的枷鎖,而是持續探問、反思最原始生命議題的契機。

「現代驅魔師」展覽
展期:2021/11/27-2022/03/06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展覽室、大廳、地下樓中庭

驅魔師線上集會 (線上廣播Podcast)
本節目可於Apple Podcast/Soundcloud/Spotify/Soundon/KKbox聆聽
 
人類的最終章(11/27 公開)
人的概念,概念的人:現代驅魔師概念/人文主義的建立與消亡/奇點迫近觀點
人類的自我優化(12/23 公開)
自我優化:神經可塑與認知行為治療/淨化意識與正念鍛鍊
人類的基因再造(1/3 公開)
基因再造:自我量化與疾病監測/基因編輯與生醫倫理
人類與機器共體(1/24 公開) 
人機共體:智能輔具的發展與應用/腦機介面的研究和可能
超人類首部曲(2/14 公開)
死亡論者終將死亡:超人類主義觀點/奇點之後/驅魔師概念總結
 
驅魔師集會(現場+演出)
第一集主題:人類的最終章
展覽日期:11/27-12/12
演出日期:11/27、28,12/4、5、11、12 
演出團隊:發條鼻子
 
第二集主題:人類的自我優化
展覽日期:12/13-1/2
演出日期:12/18、19、25、26,1/1、2
演出團隊:偶人工作桌
 
第三集主題:人類的基因再造。
展覽日期:1/3-1/23
演出日期:1/8、9、15、16、22、23
演出團隊:囝仔人
 
第四集主題:人類與機器同體。
展覽日期:1/24-2/13
演出日期:1/29、30,2/5、6、12、13
演出團隊:嚐劇場
 
第五集主題:超人類首部曲。
展覽日期:2/14-3/6
演出日期:2/19、20,26、27,3/5、6
演出團隊:發條鼻子
 
演出時間暫定於週末,
週六下午 3:00、5:00,週日下午 3:00。
演出時長約 30-40 分鐘。
以上場次內容請依照官方公告為準。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