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新開館!到古都金澤來趟日本建築小旅行吧!

說起日本金澤,這裡有建築迷必訪的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由普立茲克獎大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事務所 SANAA(Sejima And Nishizawa And Associates)所設計。而在七月底新開幕的「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也可以趕快加入建築旅行清單之中了,馬上跟 MOT TIMES 一同來看看吧!

 
左圖:谷口吉生在金澤完成的「鈴木大拙館」。(Photo Credit:Shinichi Ito)
右圖:位於東京銀座的 GINZA SIX 百貨,建築也是由谷口吉生所設計。(Photo Credit:Curiosity)

谷口吉生的代表作品:紐約 MoMA(現代美術館)新館(Photo Credit:Joseph Holmes)
 
谷口吉郎與吉生是日本知名的建築師父子,谷口吉生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在2004年完工的紐約 MoMA(現代美術館)新館、以及近年的銀座時尚地標 GINZA SIX,在金澤當地也有一座紀念禪學大師的「鈴木大拙館」。
 
谷口吉生的父親吉郎則是日本現代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金澤的谷口吉郎在1978年成為金澤市第一號的「榮譽市民」, 新開幕的「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也是在他的老家遺址建成。

 
「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的建築內外(Photo Credit:Japan-Architects blog)
 
金澤建築館由谷口吉生操刀設計,他將父親吉郎的名作、位於迎賓館赤坂離宮的「和風別館游心亭」融入設計中,在館內重現了游心亭的廣間(大於四疊半塌塌米的茶室房間)與茶室, 谷口吉生說:「父親的建築中,部分與整體間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很多細節是只看設計圖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去迎賓館赤坂離宮做了實地考察。」在他的用心下,最後成果除了在建築方位上與原作不同之外,其他都是一樣的。




金澤建築館內,由谷口吉生再現了父親吉郎位於迎賓館赤坂離宮的和風別館游心亭」廣間(大於四疊半塌塌米的茶室房間)。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負責施工的是有近百年歷史的「水澤工務店」,這次在金澤也是由他們負責。(Photo Credit:Japan-Architects blog)
 
金澤不只有 SANAA 和谷口父子的現代建築,也保留了許多歷史建築,整座城市新舊並存、形成了十分有魅力的建築文化,金澤建築館正是希望能將金澤的城市與建築魅力發揚光大,並以冠名方式向在金澤長大的谷口父子( 谷口吉生雖然並非金澤出生,但幼年期是在金澤渡過)致敬;谷口吉郎與吉生相關的建築資料也是這裡的重要館藏。

 
金澤建築館的開幕展「純粹的設計」, 展出谷口吉郎的建築作品;右圖中是石川縣美術館與石川縣纖維會館兩件作品的照片。(Photo Credit:Japan-Architects blog)

金澤建築館內的展覽空間(Photo Credit:Japan-Architects blog)

金澤建築館開幕的首檔展覽「純粹的設計」, 理所當然是以谷口吉郎的建築作品為主題,展出內容包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石川縣美術館(現為石川縣立傳統產業工藝館)、石川縣纖維會館(現為西町教育研修館)等 ,希望讓金澤市民和觀光客都能理解谷口吉郎帶來的貢獻。

 
谷口吉郎與吉生父子在金澤共同完成的作品「金澤市立玉川圖書館」,設計時考量與「近代史料館」(右圖右側建築)的紅磚建築間的協調性。(Photo Credit:新建築社 / 玉川圖書館)
 
十分難得的是,谷口父子曾在金澤共同完成「金澤市立玉川圖書館」的設計。玉川圖書館由本館和建於1913年(大正2年)的近代史料館兩棟建築所組成,谷口父子共同設計的本館是1978年完工的現代建築,兩棟之間由露天的中庭連接,設計時特別考量與近代史料館的紅磚之間的協調性,建造時也對近代史料館的建築進行了修復。在玉川圖書館完工的隔年,谷口吉郎就因胃癌而病逝。
 
谷口吉生受訪時說到:「為了避免和在建築上十分有成就的父親競爭,所以我大學時選擇去念機械工程系,但因緣際會下後來又去美國學習建築。雖然我和父親的建築作品在本質上十分不同,但在父親離世之後,也會接到委託要修復或改建他的建築,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好像可以做出父親的建築了。」


「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開幕記者會上的谷口吉生(Photo Credit:Japan-Architects blog)

MOT TIMES 推薦建築路線
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鈴木大拙館→金澤建築館→金澤市立玉川圖書館
 
▌谷口吉郎・吉生紀念 金澤建築館
時間:9:30 至 17:00(最後入館 16:30),週一休館
地址:石川県金沢市寺町5-1-18
網址:
https://www.kanazawa-museum.jp/architecture/index.html

*部分照片獲 Japan-Architects blog 同意使用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