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魚麟成為3D列印的材料、蠶絲與玻璃的異材質複合?台灣在地材料工藝運用的新視界!
除了塑膠,你有看過魚鱗作為材料的 3D 列印嗎?蠶絲不只是做被子,沒想到還能成為創作的媒材!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籌組的工藝材質自造實驗室「Craft Application with Material Experience Lab, CAMEL.」發起「工藝材質自造計畫」,選定永續目標在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循環製造與科技自造為議題,首發臺南在地廢棄虱目魚鱗生質材料工藝新用,以 2 年時間從議題擾動、實踐到驗證,委託國內新興團隊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協助輔導國內工藝與設計年輕創作者,投入像廢棄魚鱗材料這樣的生質材料在工藝產業運用的探索,在材料探勘基礎上藉由科技自造手段,導入 3D 列印與手臂運用製造等,提出工藝未來材料概念。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籌組的工藝材質自造實驗室「Craft Application with Material Experience Lab, CAMEL.」發起「工藝材質自造計畫」,選定永續目標在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循環製造與科技自造為議題,首發臺南在地廢棄虱目魚鱗生質材料工藝新用,以 2 年時間從議題擾動、實踐到驗證,委託國內新興團隊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協助輔導國內工藝與設計年輕創作者,投入像廢棄魚鱗材料這樣的生質材料在工藝產業運用的探索,在材料探勘基礎上藉由科技自造手段,導入 3D 列印與手臂運用製造等,提出工藝未來材料概念。
「工藝材質自造計畫」也於今年進一步在廢棄魚鱗的經驗基礎上同步擾動工藝材質自造新命題,以台灣蠶絲作為最古老的創新生質材料進行材料試樣調查與研究。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指出,「CAMEL. 實驗室從工藝材質出發,著手規劃包含材質實驗場域、訂定材質試驗的研究主題與方向、推動在地工藝奠基於過去文化再生、養成材質試驗與文化內容轉譯於工藝應用人才的訓練等,我們希望未來工藝從業與創作者,可以在富含文化寓意的綠工藝精神底下,共創工藝文化有感循環概念。」
因此,CAMEL. 實驗室也將在未來不斷持續擴充工藝材質試驗在研究能量發酵與工藝實踐價值創造,以累積臺灣工藝產業在知識內容與文化經濟的實力。
與蠶農有約,攜手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在今年 CAMEL. 實驗室邀請下,自去年即參與「工藝材質自造計畫」輔導的臺灣在地創作者林希羽,以去年在廢棄魚鱗材料探勘經驗,並在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團隊協助下,展開全臺僅存的蠶農─苗栗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進行田野踏查,從養蠶、取蠶絲到最後蠶絲相關產品的製作,試圖從流程中找出新切入點的蛛絲馬跡。
以短短 2 個月的時間進行資料整理、分析與歸納,最後鎖定了蠶絲膠原蛋白「半透光」的特質以及蠶絲纖維的紋理,運用在蠶絲膠合玻璃及蠶絲紙系列作品上,使得光影變得曖昧、柔美的裝飾性玻璃以及蠶絲紙立體塑形物件轉換居家氛圍,將那天然材質賦予的若隱若現帶入日常。
蠶絲膠合玻璃,創作者林希羽。(Photo Credit:楊薇霖)
蠶絲紙系列作品,創作者林希羽。(Photo Credit:楊薇霖)
而在示範材質試驗設計案例產出後,由 CAMEL. 實驗室主導並在委託團隊協助下,攜手國內設計人才培育重要教育單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系合辦「蠶絲材質試驗國際交流工作坊」。擁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博士學位的系主任林銘煌教授表示,材質潛質與創新設計思考的訓練,很早就在歐洲教育課堂上不斷地被試驗,臺灣早期因為工業代工的設計環境,在設計師的訓練上少有這部分的著墨,透過此次的交流工作坊,儘管是由工藝角度出發,卻也是帶給設計系學生在材質與設計關係重新梳理的機會。」
親手觸碰材料才真正開始理解它的第一步!
工作坊的內容除了安排天然材質結合當代科技產品化的過程分享、生質材料的新運用以及生物藝術的內容外,為全面啟動學員的腦力活動從觀點建立開始邁入材料探索的新領域,CAMEL. 實驗室擬定國際知名材質設計實驗室專家名單,包含荷蘭 Material Experience Lab 主持人 Elvin Karana 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筧康明(Yasuaki Kakehi)教授實驗室及卓彥廷工作室(Yen Ting Cho Studio)等,並在委託團隊協助下,克服疫情期間國際移動困境,以線上與實體同步下跨海完成國際交流工作坊。
蠶絲試驗的腦力激盪過程。(Photo Credit:鄭舜哲)
從一開始的理解材料、創造對材料的願景、翻玩材料,參與的學員循序漸進透過不同的材質試驗與蠶絲互動,不論是物理性或是化學變化,試圖找到天然材料不為人知的新樣貌,例如將平面繭以火烤方式上色達到漸層的染色效果、觀察蠶絲的密度與通透性以各種不同的染色方式歸納出二象限的染色技法—「量化科學&人爲藝術」,也有學員以時間作為控制變因,將蠶絲透過茶葉染出不同濃淡,並以光源強調其色澤、透光性及紋理,試圖將蠶的生命輪迴以及循環材料的意念透過作品表現出來,甚至有學員發現蠶絲的膠原蛋白或許能取代蠟染裡的蠟作為染色的輔助材質等,三天的密集工作坊不是一個階段的結束,而是為蠶絲材料的運用可能開啟了另一扇窗。
「量化科學&人爲藝術」二象限的染色技法,創作者:許巧妮、張慈恩、羅怡婷、徐珮寧、楊舒云。(Photo Credit:徐聖凱)
烤過的平面繭以編織方式製作試片,創作者:莊凌一、蔡明儒、蘇敬堯。(Photo Credit:徐聖凱)
延續魚鱗廢料材質試樣基礎的再進化
CAMEL. 實驗室為持續深化理解已完成開門的材質,自去年底的階段性 5 組成果發表後,即不斷在如何延續材料演化上咀嚼,並在尋求專家協助下,藉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李建佑助理教授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研究專長,以去年廢棄魚鱗材質試驗樣本基礎,將漁業的第一批廢棄物「魚鱗」提升到「數位製造」的新階段,導入 3D 列印的製造工法來提升魚鱗素材在工藝上可發揮與運用程度。
數位運算的紋理及魚鱗3D列印的交融,創作者楊皓程。(Photo Credit:楊薇霖)
將數位運算運用於魚鱗列印中。(Photo Credit:鄭舜哲)
而為了進一步驗證廢棄魚鱗材料在材料來源取得的廣適性,由委託團隊擴大場域執行田野調查,探訪了枋寮龍膽石斑以及嘉義臺灣鯛的在地產業漁民,了解不同魚種所在地對於漁業廢棄物的處理以及運用,並借鏡陶瓷及水泥漿體列印製造工序經驗,透過各種材料成分比例的嘗試以及數位運算的參數結構設計,將廢棄魚鱗漿體以機器手臂以及 3D 列印機進行材料的立體成形。
魚鱗氨基酸含量比例排列的 3D 圓餅模型,創作者吳梓寧。(Photo Credit:楊薇霖)
魚鱗工作坊列印過程。(Photo Credit:鄭舜哲)
生物材質X數位製造 工藝進化再展開
進化是為了更強化,為了驗證廢棄魚鱗材料在工藝的可用性,由CAMEL.實驗室以魚鱗 3D 列印為名,工藝中心為基地,發起今年度地 2 場次國際交流工作坊,透過三天的工作坊,由一群對生物材質及數位製造有興趣來自不同藝術、設計以及其他領域的學員們,在工作坊專家講師引導下,練習參數設計軟體操作,親手將由廢棄魚鱗所打成的漿體材料,以 3D 列印成型進行創作的輸出,包含嘗試將數位運算的紋理表現在列印作品上、轉化魚鱗的抗 UV 基因圖譜在參數的數據運用,試圖將魚鱗的內在資訊透過魚鱗 3D 列印表達、嘗試保留因為新材料不穩定性的坍塌列印過程,以傳達生物材質列印的缺陷美。
創作者吳梓寧。(Photo Credit:楊薇霖)
創作者楊皓程。(Photo Credit:楊薇霖)
從 CAMEL. 實驗室走出到工藝材質自造現場,工藝中心以國家文化發展的宏觀視野,長遠地在籌畫未來臺灣工藝產業整體環境的提升,包含知識內容與人文涵養上的並進,用產業的文化經濟實力,形成臺灣在地工藝產業的國際勢力。
編輯/張譯云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指出,「CAMEL. 實驗室從工藝材質出發,著手規劃包含材質實驗場域、訂定材質試驗的研究主題與方向、推動在地工藝奠基於過去文化再生、養成材質試驗與文化內容轉譯於工藝應用人才的訓練等,我們希望未來工藝從業與創作者,可以在富含文化寓意的綠工藝精神底下,共創工藝文化有感循環概念。」
因此,CAMEL. 實驗室也將在未來不斷持續擴充工藝材質試驗在研究能量發酵與工藝實踐價值創造,以累積臺灣工藝產業在知識內容與文化經濟的實力。
與蠶農有約,攜手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在今年 CAMEL. 實驗室邀請下,自去年即參與「工藝材質自造計畫」輔導的臺灣在地創作者林希羽,以去年在廢棄魚鱗材料探勘經驗,並在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團隊協助下,展開全臺僅存的蠶農─苗栗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進行田野踏查,從養蠶、取蠶絲到最後蠶絲相關產品的製作,試圖從流程中找出新切入點的蛛絲馬跡。
以短短 2 個月的時間進行資料整理、分析與歸納,最後鎖定了蠶絲膠原蛋白「半透光」的特質以及蠶絲纖維的紋理,運用在蠶絲膠合玻璃及蠶絲紙系列作品上,使得光影變得曖昧、柔美的裝飾性玻璃以及蠶絲紙立體塑形物件轉換居家氛圍,將那天然材質賦予的若隱若現帶入日常。
蠶絲膠合玻璃,創作者林希羽。(Photo Credit:楊薇霖)
蠶絲紙系列作品,創作者林希羽。(Photo Credit:楊薇霖)
而在示範材質試驗設計案例產出後,由 CAMEL. 實驗室主導並在委託團隊協助下,攜手國內設計人才培育重要教育單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系合辦「蠶絲材質試驗國際交流工作坊」。擁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博士學位的系主任林銘煌教授表示,材質潛質與創新設計思考的訓練,很早就在歐洲教育課堂上不斷地被試驗,臺灣早期因為工業代工的設計環境,在設計師的訓練上少有這部分的著墨,透過此次的交流工作坊,儘管是由工藝角度出發,卻也是帶給設計系學生在材質與設計關係重新梳理的機會。」
親手觸碰材料才真正開始理解它的第一步!
工作坊的內容除了安排天然材質結合當代科技產品化的過程分享、生質材料的新運用以及生物藝術的內容外,為全面啟動學員的腦力活動從觀點建立開始邁入材料探索的新領域,CAMEL. 實驗室擬定國際知名材質設計實驗室專家名單,包含荷蘭 Material Experience Lab 主持人 Elvin Karana 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筧康明(Yasuaki Kakehi)教授實驗室及卓彥廷工作室(Yen Ting Cho Studio)等,並在委託團隊協助下,克服疫情期間國際移動困境,以線上與實體同步下跨海完成國際交流工作坊。
蠶絲試驗的腦力激盪過程。(Photo Credit:鄭舜哲)
從一開始的理解材料、創造對材料的願景、翻玩材料,參與的學員循序漸進透過不同的材質試驗與蠶絲互動,不論是物理性或是化學變化,試圖找到天然材料不為人知的新樣貌,例如將平面繭以火烤方式上色達到漸層的染色效果、觀察蠶絲的密度與通透性以各種不同的染色方式歸納出二象限的染色技法—「量化科學&人爲藝術」,也有學員以時間作為控制變因,將蠶絲透過茶葉染出不同濃淡,並以光源強調其色澤、透光性及紋理,試圖將蠶的生命輪迴以及循環材料的意念透過作品表現出來,甚至有學員發現蠶絲的膠原蛋白或許能取代蠟染裡的蠟作為染色的輔助材質等,三天的密集工作坊不是一個階段的結束,而是為蠶絲材料的運用可能開啟了另一扇窗。
「量化科學&人爲藝術」二象限的染色技法,創作者:許巧妮、張慈恩、羅怡婷、徐珮寧、楊舒云。(Photo Credit:徐聖凱)
烤過的平面繭以編織方式製作試片,創作者:莊凌一、蔡明儒、蘇敬堯。(Photo Credit:徐聖凱)
延續魚鱗廢料材質試樣基礎的再進化
CAMEL. 實驗室為持續深化理解已完成開門的材質,自去年底的階段性 5 組成果發表後,即不斷在如何延續材料演化上咀嚼,並在尋求專家協助下,藉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李建佑助理教授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研究專長,以去年廢棄魚鱗材質試驗樣本基礎,將漁業的第一批廢棄物「魚鱗」提升到「數位製造」的新階段,導入 3D 列印的製造工法來提升魚鱗素材在工藝上可發揮與運用程度。
數位運算的紋理及魚鱗3D列印的交融,創作者楊皓程。(Photo Credit:楊薇霖)
將數位運算運用於魚鱗列印中。(Photo Credit:鄭舜哲)
而為了進一步驗證廢棄魚鱗材料在材料來源取得的廣適性,由委託團隊擴大場域執行田野調查,探訪了枋寮龍膽石斑以及嘉義臺灣鯛的在地產業漁民,了解不同魚種所在地對於漁業廢棄物的處理以及運用,並借鏡陶瓷及水泥漿體列印製造工序經驗,透過各種材料成分比例的嘗試以及數位運算的參數結構設計,將廢棄魚鱗漿體以機器手臂以及 3D 列印機進行材料的立體成形。
魚鱗氨基酸含量比例排列的 3D 圓餅模型,創作者吳梓寧。(Photo Credit:楊薇霖)
魚鱗工作坊列印過程。(Photo Credit:鄭舜哲)
生物材質X數位製造 工藝進化再展開
進化是為了更強化,為了驗證廢棄魚鱗材料在工藝的可用性,由CAMEL.實驗室以魚鱗 3D 列印為名,工藝中心為基地,發起今年度地 2 場次國際交流工作坊,透過三天的工作坊,由一群對生物材質及數位製造有興趣來自不同藝術、設計以及其他領域的學員們,在工作坊專家講師引導下,練習參數設計軟體操作,親手將由廢棄魚鱗所打成的漿體材料,以 3D 列印成型進行創作的輸出,包含嘗試將數位運算的紋理表現在列印作品上、轉化魚鱗的抗 UV 基因圖譜在參數的數據運用,試圖將魚鱗的內在資訊透過魚鱗 3D 列印表達、嘗試保留因為新材料不穩定性的坍塌列印過程,以傳達生物材質列印的缺陷美。
創作者吳梓寧。(Photo Credit:楊薇霖)
創作者楊皓程。(Photo Credit:楊薇霖)
從 CAMEL. 實驗室走出到工藝材質自造現場,工藝中心以國家文化發展的宏觀視野,長遠地在籌畫未來臺灣工藝產業整體環境的提升,包含知識內容與人文涵養上的並進,用產業的文化經濟實力,形成臺灣在地工藝產業的國際勢力。
編輯/張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