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本聚焦「家庭生活」的雜誌《Homework 家庭號》將出刊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需要做的功課,上一輩父母鮮少討論家務事,而育兒又似乎總有某種既定標籤或指南,但你是不是也希望在親子關係之間有點不同的火花,當生活開始以孩子為重心時,也能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一起有趣呢?
其實與孩子的生活可以有更多可能。台灣第一本以「家庭生活」設計的雜誌《Homework》,以「家庭作業」為名,探討屬於家的議題,期望能與新世代的父母,重新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關心屬於親子生活的想像。
但最有趣的是,《Homework》就是一項「正在寫」的作業,所以你在裡頭找不到標準答案!但卻可以透過各個真實家庭的故事、多種爸媽與孩子都喜歡又自在的活動與提案,發現不一樣的親子生活,甚至是重新感知自己的內在關係。
首波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將在 3/31 上刊,目前更有在信義誠品的搶先開箱展覽,一起來看看你能在這本全新家庭生活書拾獲什麼!
台灣第一本以「家庭生活」設計的雜誌《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以「吃」為題,看見養成家庭的中心思想。(Photo Credit:Homework)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以吃為題,品嚐家的模樣。在挑食、偏食或是不吃的難題中,看見餐桌是磨合彼此成為家人的開始;並透過家庭成員的各自表述,來說說吃食昇華為味覺記憶,在食慾裡埋藏著彼此交互的食育,而口味作為一種隱性的傳承,明確標示彼此為一家人。
首刊將包含 3 則深入家庭訪問 (一窺各領域父母,經營家的獨特哲學)、4 堂家庭實作課(重新與孩子一起學習,已經長大卻還不太會的人生)、1 份藝文清單(橫跨購物、音樂與閱讀,父母以藝文為半徑,仍保有生活的餘裕)、7 道一定吃的家常食譜(經家庭實測,不用收剩飯的好吃保證)、1 段愉悅的閱讀時光(大幅寫真與插畫,翻讀畫冊般的享受),帶你看見「家」也可以這樣子。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 主題家庭故事(Photo Credit:Homework)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 主題家庭故事(Photo Credit:Homework)
特色 2:以「看見差異」為編輯守則!多種視角專欄分享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專欄- 做母親・做父親 |Misaki Kawai & Justin Waldron(Photo Credit:Homework)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喜歡吃飯三部曲 - 吃快一點!慢一點?(Photo Credit:Homework)
《Homework》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料理俱樂部 - 邀請小孩參與大人的 me time(Photo Credit:Hom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