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一次飽覽超過50位國際藝術家精彩作品!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9周年《去罢,野草》特展搶先看

如果你也熱愛當代藝術,這一檔展覽請務必收下!即將於本週末(2月11日)率先揭開藏家預覽,並於2月18日正式登場的《去罢,野草Wild Grass - Bluerider ART 九周年特展》,首度集結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旗下,荷、德、法等19個地區、超過50位藝術家與時代共振、風格多元的精彩作品。
為迎接藝廊九周年,今年2月中 Bluerider ART將於「台北.仁愛」與2021年開幕的「上海.外灘」雙館同步推出《去罢,野草九周年特展》,之所以將展覽取為「去罢,野草」,主要因為 Bluerider ART於2021年跨足上海,今年則籌備插旗倫敦,因此在9周年之際,希望能記取騎士的浪漫加上野草不死基因的精神,持續邁進。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去罢,野草》展出超過50位藝術家(詳見文末)、120件當代藝術作品,展場以媒材與色彩上的相互平衡為依據編排作品,讓觀者能以更直觀的方式感受作品。展出作品跨越繪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多種媒介,參展藝術家活躍在國際藝術創作的前沿,觀者可近距離感受國際當代藝術的豐富面向和活躍脈動。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Bluerider ART創辦人王薇薇亦表示,「藝術不太需要邏輯,它是一個跳躍性的思考,可以穿過去、又能穿回來。因此在展場,一面牆上可能會出現六七位藝術家的作品,但我們刻意不放作品標籤,希望大家能先以直覺的方式去觀看,再找自己喜歡的作品去深入瞭解。」
 
接下來,MOT TIMES 特別精選其中六位值得關注的亮點藝術家作品,一起來瞧瞧吧!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1 荷蘭當代極簡藝術家Reinoud Oudshoorn作品
 
荷蘭當代極簡藝術家Reinoud Oudshoorn ,向來以構築空間的極簡雕塑著稱,擅於使用鐵、鋼材、毛玻璃、木質作為創作材質,並以數學的方式計算線條與視角,將他手繪的草稿製成雕塑。他主張「雕塑應創造比作品本身更大的空間」,「消失點」是每件作品的開端,而交會時所產生的另一個想像空間,就是一個精神空間。因此透過毛玻璃我們將感受到無限的遐想與可能性。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2 德國藝術家Christiane Grimm 作品
 
來自德國的藝術家 Christiane Grimm其創作被稱為「不插電的動態光影」,多年來她持續實驗研究光線、色彩、空間,與特殊玻璃、壓克力等材質的特性結合,透過金屬、有機玻璃、古董玻璃、壓克力或紙本繪畫等媒材,她有系統、精確的處理分層感知色彩,因此她的作品會隨光線、觀看位置的不同,產生有趣的變化,有時沉靜柔和,有時強烈多彩,每每觀看都令人著迷。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3 挪威藝術家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作品
 
來自挪威的藝術家卡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承續北歐憂鬱冷冽氣質,卻擅於跳脫典型挪威式極簡風格。她長期以織品為做為媒材進行創作,主要探討當人們面對社會所帶來的規範與期待,每個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
 
一如展場中出現的作品「General people」,猶如社會群體的縮影,以整齊劃一的小衣服排成一方矩形,但其中暗藏某幾個小衣服的方向與多數不同,當觀者發現時,就像是場隱形的社會實驗(有些人甚至會在展場內直接動手調整那些方向不一的小衣服),去探究當下社會集體的限制、期待、秩序與孤立議題。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4 德國藝術家Philipp Donald Göbel作品
 
德國藝術家Philipp Donald Göbel早期作品以具象為主,後來發現到純粹的繪畫已不再足以表達自我,近期則在「解構」、「重組」舊作品的過程中,創造全新而不尋常的創作模式。在展場中現身的作品〈Untitled〉,便是他以舊作,在畫框上奮力跳躍、踩踏直到畫框破裂所形成的樣態,再以噴漆等媒材透過抽象的方式詮釋而成。有時他甚至會鋸開、燒毀、折碎作品再重新塑型。這些破壞後的重生,意味著藝術家的轉變,也為藝術帶入另一種形式和審美狀態。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5 瑞士錄像雕塑藝術家 Marck作品
 
來自瑞士的錄像雕塑藝術家 Marck 其作品多以社會縮影為題材,藉由性別、文化、種族等不同框架下的限制為靈感,以獨創的錄像雕塑手法,巧妙述說當代女性的困境。無論是囚游於一只箱體的無限掙扎,抑或是被不斷吸吐的香煙迷霧包圍等細膩又生動的畫面,皆能引發當代的共鳴,並擴張觀者的感官體驗。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06 美國銀針筆藝術家 Carol Prusa作品
 
受到文藝復興圓頂教堂繪畫的啟發,美國銀針筆藝術家Carol Prusa 始埋首銀針筆繪畫研究,她以機械紋理低調洗練的灰階,展現自成一格的創作風格。她利用銀製金屬筆尖在物體表面重複地刻劃紋路,經氧化即會呈現出細緻迷人的刻痕圖案,早期多以半弧形體為主,後期則逐漸展現360度球體功力,並以大型裝置為主。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Photo Credit: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
 
《去罢,野草Wild Grass - Bluerider ART 九周年特展》

展期:2023.2.18-2023.4.16
地點: 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
時間:週二至週六 9am - 6pm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 10F
☞ 藏家預覽「台北.仁愛」開幕酒會:2023年2月11日2pm – 6pm
 
關於Bluerider ART
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空間自2013年在台北創立,以俄國前衛藝術家、抽象藝術奠基人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發起的「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為名,延續以不同風格形式,共同表現康定斯基藝術的精神性主張,如今代理合作國際藝術家累積已超過50位,並不斷透過藝術作品的展覽呈現當下時代真實的聲音。
 
展出藝術家名單
威利・希伯(Willi Siber)、雷諾・奧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里埃拉・伊・阿拉貢(Riera i Aragó)、曹吉岡、卡蘿・普魯莎(Carol Prusa)、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巴勃羅・萊昂納多・馬丁內斯(Pablo Leonardo Martínez)、尼克・維西(Nick Veasey)、德爾克・薩爾茲(Dirk Salz)、布萊恩・伊達(Bryan Ida)、馬克(Marck)、卡蘿・傑斯特(Caro Jost)、帕斯卡爾・多比斯(Pascal Dombis)、彼得・克勞斯科夫(Peter Krauskopf)、菲利普・唐納德・戈貝爾(Philipp Donald Göbel)、法蘭克・邁爾(Frank Maier)、漢斯・卡特(Hans Kotter)、安妮特・辛斯邁斯特(Annett Zinsmeister)、斯芬・杜爾(Sven Drühl)、西瑞・菲茲(Thierry Feuz)、弗朗索瓦・邦內爾(François Bonnel)、蘇珊娜・庫恩(Susanne Kühn)、特奧・聖荷西(Teo San Jose)、阿慕黛娜・品塔多(Almudena Pintado)、安格拉・格萊札(Angela Glajcar)、貝納特・奧拉貝里亞(Beñat Olaberria)、艾美・凡・溫克(Amy Van Winkle)、克里斯多福・尼曼(Christoph Niemann)、葛雷戈・埃達爾(Gregor Eldarb)、艾克瑟・安克拉姆(Axel Anklam)、林定義、溫迪・魏斯契爾(Wendy Wischer)、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Ruprecht von Kaufmann)、沃夫岡・福拉德(Wolfgang Flad)、坦佳・羅切邁爾(Tanja Rochelmeyer)、強納森・保羅(Desire Obtain Cherish)、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楊・克拉(Jan Kaláb)、伊莎貝拉・科胡貝兒(Isabella Kohlhuber)、潔西卡・德里克(Jessica Drenk)、凌・波兒(Rine Boyer)、史蒂芬・帕博丘(Štefan Papčo)、珍娜・華生(Janna Watson)、拉米羅・史密斯・埃斯特拉達(Ramiro Smith Estrada)、迪倫・馬汀尼茲(Dylan Martinez)、張惠文、提姆・弗萊瓦德(Tim Freiwald)、阿德里安・沃爾德(Adrian Wald)、NONOTAK studio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