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時尚 Fashion
LACE by Jenny Wu全球首家實體店登台!純白空間體驗珠寶曲線,以3D列印形塑細膩數位工藝 LACE by Jenny Wu全球首家實體店登台!純白空間體驗珠寶曲線,以3D列印形塑細膩數位工藝

LACE by Jenny Wu全球首家實體店登台!純白空間體驗珠寶曲線,以3D列印形塑細膩數位工藝

由台裔美籍建築師 Jenny Wu 吳嘉華創立的珠寶品牌 LACE by Jenny Wu,自 2014 年開始以創新思維顛覆珠寶業界傳統模式,譬如導入 3D 列印製作結合細緻慢工藝,以官方網站作為主要銷售平台(僅在洛杉磯設立一間私人展示空間)等新穎作法。創立 10 年之際,Jenny Wu 在今年返台期間逛遊新開幕的大直 NOKE 忠泰樂生活,便選擇在台灣開設全球首間實體概念店,將這些接軌科技、風格獨具的創新工藝之美直接呈現於顧客眼前,即日起盛大開幕。

LACE by Jenny Wu創辦人Jenny Wu吳嘉華,遊走建築、藝術與珠寶領域,經常帶來風格獨具的設計。(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發揮材質優勢,打造極致的數位工藝

 
從建築視角跨足珠寶領域,對創辦人 Jenny Wu 來說,在思考上並無二致。自從 2004 年與丈夫 Dwayne Oyler 在洛杉磯創立 Oyler Wu Collaborative 建築聯合事務所,開啟設計生涯以來,Jenny 在藝術、設計和建築等不同領域不斷交叉運行,想要、需要什麼就喜歡親自動手做,便開始嘗試運用 3D 列印技術製作雕塑感項鍊,並於 2013 年前往邁阿密參加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時隨身配戴,意外引起好評回饋,甚至有人想要向她購買。

LACE by Jenny Wu主打運用3D列印製作首飾,小規模生產為設計師的創意,以3D列印製作剩餘的粉末都可以投入下一次製作,減少浪費。(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回洛杉磯後,Jenny Wu 耗費一年探索如何運用 3D 列印製作高端珠寶,並於 2014 年正式創立 LACE by Jenny Wu,如同其建築哲學 —— 將材料視為設計的一部分,並運用匠心獨運的設計思維將其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做到一般首飾製作過程所不能及的層次。

Jenny Wu將手背起伏、手勢變化視為地形,戒指則順應而為,一只戒指可以從不同方向戴上,且不同戒指之間可以互相搭配。(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基於長年在建築界累積的 3D 列印技術經驗,LACE by Jenny Wu 成為一個完全使用 3D 列印的創新珠寶品牌,主打尼龍、不鏽鋼和貴金屬等材質立體列印的珠寶款式,每一件作品都由 Jenny Wu 從手繪草圖確立基礎概念設計,再由團隊運用 3D 建模軟體進行細部雕塑,經過數次 3D 列印打樣模型來回琢磨設計之後,創造出與人體美感諧和的傑作;幾年之間,便以創新思維與前衛設計獲得美國高發行量報紙《洛杉磯時報》、知名商業雜誌《富比士》報導之外,也受到全球設計師、設計愛好者,甚至好萊塢巨星們青睞,2017 年品牌頗負盛名的 Catena 項鍊,被 LACMA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收購作為永久典藏。
 
(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如互動式博物館,輕鬆試戴感受珠寶曲線

 
首間 LACE by Jenny Wu 實體門市就在台灣,「我們想把品牌對於建築與珠寶的個人風格展現出來!」談及空間設計,Jenny Wu 讓櫃體以白色作為主要基調,除了自己獨鍾,也將 NOKE 商場的挑高設計、其他品牌的店面設計等各方面元素加入思考,最後選擇呈現出明亮有機的氛圍,白色櫃體鑲嵌櫻桃木、灰色不織布,俐落冷冽中散發溫暖,巧妙呼應了不落窠臼、持續破框的動態思維。

櫃體以白色作為主要基調散發明亮感受。(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使用 3D 列印建築模型作為珠寶展示台。(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現場特別設計兩座如建築地形的3D列印「try on tables」。(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團隊從「互動式的博物館體驗」為出發點延伸,使用 3D 列印建築模型作為珠寶展示台,在一棟一棟純白色建築之間,錯落放置別出心裁的 LACE 設計珠寶,一旁矗立著宛如街燈般的小燈照明,讓來訪顧客細細品味如藝術品般的數位工藝。此外,現場亦特別設計兩座如建築地形的 3D 列印「try on tables」,讓顧客輕鬆試戴各類珠寶商品,從戒指、項鍊到耳環,柔和的曲線設計,延伸自品牌首飾線條感,與展示商品相互輝映,亦呼應了長年熟稔於「線、面、體」之間對話的設計思考。

在一棟一棟純白色迷你建築之間,錯落放置別出心裁的 LACE 設計首飾。(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線條彼此編織纏繞,珠寶就是身上的建築

 
取名 LACE(蕾絲),起源於 Oyler Wu Collaborative 一直以來著迷的設計語彙——線條,不難發現 LACE by Jenny Wu 的珠寶們擁有自由無拘的線條感,如同 Jenny Wu 所分享:「我們格外注重線條,就像蕾絲依樣彼此編織纏繞。」在她手上有一只長年配戴的經典款 Amare Ring 鉑金戒指,「看起來像略微鬆散的繩結(knot),最終交織成完整的一體,從側面看則有點像是石頭的輪廓,依循不同觀看角度而有不同面貌,並且能與其他戒指無縫疊合配戴,是我們仔細構思之後的系列。」

身兼建築師與珠寶設計師的Jenny Wu,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都關注可以簡單也可以多變的「線條」這項設計語彙。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Jenny Wu長年配戴Amare Ring 系列的鉑金戒指,最新設計的Velum 316不鏽鋼戒指如帷幔般的自然垂褶,大膽而細膩。(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Amare Diamond Ring。(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Amare Diamond Ring。(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品牌創立至今, Jenny Wu 也觀察到:「有些顧客喜歡一點點 special 就夠了,所以我設計了涵蓋從低調質感到突顯個人風格的系列之作,有時候只想要身上帶有些一些亮點,選帶簡約的戒指都很好。」
 
讓品牌打響知名度的珠寶,絕對不能不提項鍊系列「雕鑄華光 LACE TPU Collection」,採用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SLS),這種工藝透過逐層固化粉末材料,使得項鍊可以一次完成列印,無需添加支撐結構,甚至可以實現航空航太科技的高精度與複雜度。

TPU Catena項鍊。(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由於無需模具製作,運用小規模快速製造的技術,可以更完美地製造客製化產品,為設計師的創意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之外, Jenny Wu 說:「每一次 3D 列印製作剩餘的粉末都可以投入下一次製作,完全沒有浪費,與一般製作過程中剩餘的邊角料只能丟棄的作法不同。」同時,也透過不追隨流行趨勢的設計取向、適宜的定價策略,讓大家購藏珠寶時能帶著珍惜的心情長久使用。

(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另一款 Jenny Wu 特別推薦的是 Velum 316 不鏽鋼戒指,像帷幔般的自然垂褶,來自 3D 列印噴墨燒結技術(BJT),使用噴墨頭逐層噴灑粉末材料,並在每一層上噴上黏結劑、層層交疊,形成最終的 3D 立體形貌,噴墨頭的高解析度能表現出精緻細節。

Velum 316不鏽鋼戒指。(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Jenny Wu 表示:「我們在設計戒指時,為了避免尺寸太大、笨重影響日常動作,所以加入了 architecture on Jewelry、architecture on body 的概念,將手背起伏、手勢變化視為地形,戒指則順應而為,一只戒指可以從不同方向戴上,且不同戒指之間可以互相搭配。」仔細欣賞戒指,從正面如雕刻般的皺摺向兩側延伸,並由面逐漸轉變為線型,漸成圓環包覆手指,是一款大膽而細膩的大師級作品。

(Photo Credit:LACE by Jenny Wu)
 
 
LACE by Jenny Wu 台北概念店
 
地址|NOKE 忠泰樂生活1樓(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