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歷其境的迷幻視覺饗宴!BIG為丹麥樂團WhoMadeWho打造世界巡迴舞台,銀色充氣球體擴延音樂情感
隨著數位科技演進,正在加速改寫展演視聽體驗,像是今年 9 月開幕,位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巨型球體劇場 MSG Sphere 以世界最大 LED 螢幕、沉浸音響等打造 4D 環境效果,突破全世界對於演唱會、電影院的既定框架。
始終保持開放精神、想像力無遠弗屆的 Bjarke Ingels Group(BIG)建築師事務所,近期參與同樣來自丹麥的三人樂團 WhoMadeWho 全球巡演舞台設計,融入 2016 年、2018 年曾打造的充氣藝術概念,打造宛如懸浮空中的充氣球體,儘管各國表演場地大小不一,透過結合 3D 全息投影與 AI 人工智慧等技術,依舊為台下樂迷創造身歷其境、迷幻沉浸的震撼體驗。
始終保持開放精神、想像力無遠弗屆的 Bjarke Ingels Group(BIG)建築師事務所,近期參與同樣來自丹麥的三人樂團 WhoMadeWho 全球巡演舞台設計,融入 2016 年、2018 年曾打造的充氣藝術概念,打造宛如懸浮空中的充氣球體,儘管各國表演場地大小不一,透過結合 3D 全息投影與 AI 人工智慧等技術,依舊為台下樂迷創造身歷其境、迷幻沉浸的震撼體驗。
丹麥三人電子樂團 WhoMadeWho 成軍 20 年來,以不拘一式的風格混融多種曲風元素,端出充滿幽默感、奇異而瘋狂的音樂,近五年則比以往更朝電子音樂的方式前進,且少了些古怪,多了些深層情感,自由流動於世界各地,與聽眾融合在一起,並持續與帶來啟發的創作者和藝術家合作。


丹麥三人樂團WhoMadeWho。(Photo Credit:WhoMadeWho)

BIG為丹麥樂團WhoMadeWho世界巡迴舞台設計銀色充氣球體。(Photo Credit:WhoMadeWho)
在今年 11 月展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中,WhoMadeWho 將陸續走過伊斯坦堡、聖地牙哥、紐約、倫敦、洛杉磯、巴黎、墨西哥土倫等城市,最終站於 2024 年 4 月回到家鄉哥本哈根。此趟 WhoMadeWho 攜手 BIG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公司 Flora & faunavisions、EyeMix Studio 共同創造無與倫比的五感沉浸效果。


(Photo Credit:WhoMadeWho)

(Photo Credit:WhoMadeWho)
雙方緣分可追溯至 2018 年在內華達州黑石沙漠舉行的火人祭(Burning Man festival),當 WhoMadeWho 陷入一場沙塵暴而尋求庇護時,偶然遇到 BIG 的建築師 Jakob Lange,彼此同為丹麥人在患難中互相幫助而建立友誼,也開啟了本次巡演舞台設計的合作契機。
WhoMadeWho 為了在 Live 現場帶來有別以往的欣賞體驗,過去曾在埃及努比亞山谷(Nubian Valley)依崖鑿建的阿布辛貝巨型神廟前,以法老像為背景進行表演;本次世界巡迴則為了結合視覺擴大前衛音樂之作的渲染力,透過新科技打造身歷其境的舞台效果。

WhoMadeWho 為了在 Live 現場帶來有別以往的欣賞體驗,過去曾在埃及努比亞山谷(Nubian Valley)依崖鑿建的阿布辛貝巨型神廟前,以法老像為背景進行表演;本次世界巡迴則為了結合視覺擴大前衛音樂之作的渲染力,透過新科技打造身歷其境的舞台效果。

(Photo Credit:Michael Poselski/offbrandproject)

(Photo Credit:Michael Poselski/offbrandproject)
巡迴演出邀請 BIG 操刀舞台設計,BIG 參考過去曾為火人祭打造的充氣鏡面球體THE ORB,以地球表面積的 1/500,000 設計,讓直徑 80 英尺的巨球優雅地漂浮於內華達州上空;另一例則是 BIG 在丹麥 CHART 藝術博覽會與羅斯基勒音樂節(Roskilde Festival)亮相的 SKUM(丹麥語意指泡沫),是一座如同充氣城堡般充滿玩心的泡泡作品。


THE ORB。(Photo Credit:BIG Ideas)

BIG為火人祭設計的THE ORB。(Photo Credit:BIG Ideas)

SKUM。(Photo Credit:CHART art fair、Photography by Jesper Palermo)
「我們為 WhoMadeWho 設計的舞台汲取過往在充氣創作上的經驗,如 SKUM 和 THE ORB,透過充氣球體成為 3D 全息投影的畫布,讓音樂體驗提升層次。」BIG表示,舞台上透過視覺擴延 WhoMadeWho 的音樂世界觀與奇觀,樂團三人將站在 LED 螢幕前彷彿小型太空船的空間裡帶來表演,而舞台頂部有一巨大銀色球體,將燈光與影像細膩融合,並隨著巡迴場館有所調整,進一步加強樂團希望以電子音樂傳遞的深層情感。


(Photo Credit:Michael Poselski/offbrandpro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