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活風格 Lifestyle

宜蘭,好山好水好生活

從早吃到晚,從這攤到那攤,跟著美食節目指南邊吃邊玩外,你確定滿足了口腹之慾就甘願打道回府了嗎?國家藝術基金會從去年 6 月發起了「藝集棒專案」,文化旅遊是當中的推廣重點之一,目標讓旅人行走一個又一個的在地故事,在旅程中找回對土地的尊重。這一天,我們穿過雪隧,隨著宜蘭居民的腳步,慢慢遊。
 龜山島
每當蘭陽的孩子搭火車出外
當他從右手邊的車窗望見你時
總是分不清空氣中的哀愁
到底是你的,或是他的

這是羅東作家黃春明筆下自宜蘭向北旅行的浪漫。

而這是礁溪攝影家吳燦興從觀景窗後凝視的龜山島。

 
2006 年,蘭陽的孩子有了雪隧,北迴鐵路和九彎十八拐這昔日兩大交通經驗,被速度至上的穿山隧道晾在一邊。「來去宜蘭玩」對越來越多西半邊的大人小孩來說已是輕鬆寫意機動便利,每逢假日,雪隧塞車,羅東夜市塞人。從台北往南,穿出幽閉昏暗隧道的那一霎那,山、稻田、壓低的天際線頓入眼簾,不需路標指示,端靠一時無法直視的明亮開闊,你可以非常肯定,宜蘭到了。

蘭陽平原上的人們依賴著手邊的山和水生活著。好比在清代船隻進入頭城烏石港時,靠著龜山島和港域內的三塊黑色礁石判斷入港方向。而今日,烏石港上長出了蘭陽博物館,卻仍保當年具有導航作用的大礁石,蘭陽博物館傾斜 30 度的造型,呼應北關海岸的單面山地形,與昔日海港和始終佇立的山共生。又好比冬山河整治計畫後的親水公園,讓宜蘭重新看待「發展」的可能,截彎取直後的空間成了兼具滯洪作用的公園,空間不僅僅是單一的建設,更連結人、環境與他們的生活。
 


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是蘭陽博物館的核心精神。(Credit:蘭陽博物館) 
 

因為接近水和天,讓人更用心思考生活在其中的姿態。在宜蘭生活多年,作品散落宜蘭各處的建築師黃聲遠,認為建築在宜蘭並非張牙舞爪地強調炫目的設計,更該思考「留白」的可能,讓在地生活的人們填滿這些大小空隙。而這種任個體自由生長的思維也在是享譽國際的蘭陽舞蹈團創辦人秘克琳神父(Fr.Gian Carlo Michelini)的理念,神父不讓孩子跟著「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制式口號學舞,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跟著音樂律動的本能。


1983 年蘭陽舞蹈團第 5 次出國,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合影。(Credit:財團法人天主教蘭陽青年會)
 
2008 年「津梅棧道」攀上了原有的慶和橋,用最輕巧的鐵網、鐵柱、木頭等建材連接宜蘭河兩岸,居民形容行走其中的經驗:「我覺得這座棧道不像是橋,倒是很像我小時候祖父輩趁著水位較低時牽著牛群穿過何的灘地到對岸的那種記憶。」過往時空不復存在,但宜蘭人盡可能地留下生活裡不與環境分割的感受。如果你也嚮往這種生活態度,不妨搭上國藝會費心統籌的藝集棒文化旅遊列車,循著在地深耕的住民,親身體感更多瀰漫在蘭陽的空間故事。

編輯/林宛縈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