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活風格 Lifestyle

【台南老屋專題】老屋再生的藝文空間

一座有深度的城市,能夠讓人每次的前往都有不同的體驗。發現城市的最大樂趣,是發現散佈在生活中每個角落層層相疊的身世,聽見過去人們低沈而緩慢的生命運轉聲。漫步在老城市台南的老房子中,你能感覺一種隱隱飄散的溫暖,那是經過歷史烘培後的氣味。
 
這次,就跟隨藝文工作者米媽的腳步,在一窪蔓延在混凝土中的現代建築外表下,發現城市昔日的馨香與覆蓋著重重過往的老靈魂吧!
老房子,是經營者的靈魂,面對生活的熱忱以精巧的思惟付出態度,將元素融入生活中。當老房子不再斑駁,擁有新世代的活力熱血,變身為咖啡館、藝文空間,便再次開啟新生命。人們對生活是嚮往與憧憬,老房的再生提供的不是奢華,不是絢麗,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溫暖。
 
進入其中,無處不在的創意及懷舊感,讓人無比驚豔,也有著一種神祕的暖意。在老房的尋覓中迷路、源源不絕的創意降臨,還有精實生活的庶民文化,像似說著人們為著更好的生活環境奮鬥,而這些無以計算的擇善固執,造就了一處特色的樂土。

在府城走訪老房再生的藝文空間,透過人文與藝術融合的發展脈絡中,有各式饒富趣味的收穫。在這些綿長的歷史捲軸裡,就讓我們放慢步調吧,從都市發展變遷與建築的變幻展開這部神祕的府城歷史之書,透過藝文工作者找出過往與當下的呼應與對話。比如友愛街的加力畫廊、孔廟園區的K's Art 當代藝術空間,以及如時光迴廊的神農街。

InART 加力畫廊,凋零老屋的美學盛開

InART 加力畫廊是 50 幾年歷史的老房子,曾經是外科醫院、信用合作社,也曾作為小劇場用途,從海安路轉進友愛街,隱藏在南台大戲院、遊樂場間。因友愛街商圈沒落,閒置多年。透過重新規劃,成為再利用的空間,搖身一變為處處有驚喜的藝術展覽空間。

這裡沒有醒目絢麗的招牌,但輕輕推開褐色的木板門,會發現此處的開放空間有著些微的復古,結合著藝術與人文的氣息。
加力畫廊是一座有著相當歷史的水泥建築,空間內部以簡約的灰與白為基調;曾作為小劇場用途的空間野給予保留,提供藝術品最好的揮灑舞台。
 
它給予一種沈靜、自在的味道。如果你問,空間的定義該隨什麼而改變?它理當隨著人們的行為活動改變。展覽空間利用原先傳統建築的特殊建築語彙,與前衛的當代藝術對話,激發出衝突的趣味。你能夠在舒緩的參觀節奏中,充分感受到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除了展覽空間,加力畫廊的角落一隅,也隨著生活的累積,讓空間的表情隨著光線而流暢、舒適。展示空間的佈局回歸到觀賞藝術的喜悅,是很值得紀念的經驗。另外,此處除了展覽,也放置了印刷出版書籍。加力畫廊有著文人墨客的文字累積,也成為文史工作者研究時究的史料的依據。

藝術的奇想之家,K's Art當代藝術空間

K's Art 當代藝術空間座落在台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與文化底蘊的區域──孔廟文化園區對面的巷弄內。是一棟民國50、60年代的三層樓平房,2009 年任教於藝術大學造型研究所的顧世勇教授將它改造為藝術家的展覽空間,讓當代作品跟老東西對話,產生有趣的衝突與對比。

K's art 當代藝術空間改建後仍保有建築物原有的建築元素。空間內有許多具有時間性的老舊物品,從建築元素與材料來看老房子的生命痕跡,可窺見 50、60 年代台灣的常民建築中所使用的語彙。它沒有使用太多現代的裝潢材料,而是保留當時台灣的常民住的風格與喜好,用它們自己的存在向每個人訴說那個時代的故事。

因著台灣多雨的氣候,K's art 外牆使用的 6 分寸 3 馬賽克磁磚是耐用的建材。不強調建築材料的珍貴或華麗,而是樸實地對構法、工法與材料的運用。入口庭院的八角形的紅鋼磚,則是民國 60 年代流行的建材。從建材看到場景轉換成特殊年代的重要標記,傳達這個空間與周遭環境的關係與自身位置。

神農街的老房再生藝文空間

而最早進駐神農街的老屋改造,是位於神農街上的 57 藝術工作室。當初,為了推廣藝術展覽,透過徵件的方式,集結更多有想法的藝術家進駐神農街,而建立了這個展覽作品的平台,與民眾分享。街屋是形塑老街氛圍最重要的構成元素之一,這些被名為街屋的店屋,是具有店鋪及住家兩種功能住宅。

另外,神農老街裡的一棟廢棄的街屋──76藝文空間,原建於清朝末年,由喜好藝術的藝文工作承租,著手改建為當代藝術展覽的藝文空間與黑蝸牛工作室。藉由原本街屋的狹長形制的格局,讓荒廢老屋重新擁有一個新的生命力。黑蝸牛工作室由於天井中常有黑蝸牛出現,故命名為黑蝸牛牛,空間內的建築紋理與斷垣殘壁,夾雜著老樹的橫枝有種特別的美感。

藝術就是異數

談到這裡,或許你已經明白,古蹟常具有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予人強烈的歷史文物觀感,而老屋再生所帶出的故事,讓民眾重新看見常民生活的切片,是大時代裡的小人物所經歷的真實人生。特別是老屋再生的手法,喜歡刻意保存建築物被使用過的痕跡,是對建築生命歷程的尊重。每個階段的細微改變,猶如人們生命的年歲,是生命過程的忠實紀錄,也強化了老屋的時光質感。

過去呈現藝術家作品的場域,與新一代藝文工作者對於作品呈現場域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多了一份人與環境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模式。在這樣的氛圍中,隨外在世界的變遷與改變時間帶給人們的眼光,而有不同的理解。但在這個變動的時代,被保存下來之老房不僅是建築軀殼,讓老建築活化的保存方式適時的匯入了社會的關心及維修,對建築生命週期的關懷,也使再循環也帶有濃厚的環保概念。

社區文化的再生藝文空間與地方的互動

此外,許多藝文人士積極參與街區、建築的再生改造,將經濟發展的腳步放緩,反思過去的發展模式,藉用歷史質素在空間中進行新的創造。讓後人也能看到老建築、舊街區的魅力。除了維護了當地的文化風貌,也給地方經濟帶來旺盛的生機。
 
上月底甫開幕的 B.B ART 由加力畫廊杜昭賢經營,
將老屋結合咖啡館與藝廊,讓民眾更能在日常生活中親近藝術。(Photo credit:
B.B. ART)


藝術家在老房再生的藝文空間工作,利用原來的時代因素和特色空間進行活動。裝修只是對空間進行改變,新的生活與生產,透過藝文工作者將老建築重新進行調整,挖掘出新的價值。以推動藝術為主旨,特殊的藝廊空間營造出歷史紋理與當代藝術並置的趣味性,伴隨著台南古都與老房子特有的步調與思維,為藝術提供一個多面向的空間,在有故事的老房子裡,隨時代一同邁進。

老屋的再利用是與周遭環境、社區的對話,透過老屋再生帶出社區營造、節能環保等更多議題發展的可能性。老環境改造包含著情感因素,是凝聚近代歷史的集體記憶,問題不單純是建築範疇的,也是社會學問題。
 
透過老宅新生的努力,讓我們看見美學的生活無須定位在博物館與美術館,也無須是旅遊書的必訪古蹟名單。為了改善社區生活環境,藝文工作者投入於地方的再生工作,藝文空間創造出許多話題性與藝術能量兼具的有趣展覽,以最易近人的姿態給予民眾藝術洗禮,同時也關心地方居民的感受,努力保存地方特色。老房可以因而達成其再生之契機,與民眾生活結合創造新的意義。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